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下:“永垂不朽”的人生还会有意义吗?
一. 引子
在西方文化中有一个象征,那就是“达摩克利斯之剑”。
达摩克里斯是僭主狄奥尼索斯二世的朝臣。他很会拍马屁,奉承狄奥尼索斯二世说:您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狄奥尼索斯二世听了之后说:要么就让达摩克里斯当一天国王,你来感受一下我当国王的滋味如何?
达摩克里斯很高心,欣然接受。于是,他换上了国王的衣服,还带上了王冠。在这里一天里,他发号施令,还享用美食和美女。直到晚宴的时候,他偶然抬头,猛然发现,自己的头上用马鬃悬了一把剑。剑锋正对自己的头颅,闪着冷冷的光。他当时就对美女和美食失去了兴趣,赶紧请求狄奥尼索斯二世放过他,逃出了王宫。
一般的解读认为,达摩克利斯之剑说明,国王是不好当的,要随时面对各种阴谋诡计,暗杀政变。
但也有解读认为,其实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意涵更深。它是在说,其实不仅是国王,我们每个人都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它随时会掉下来,那就是随时可能袭来的死亡。
我们现代人似乎不会经常思考有关死亡的问题,好像那是一件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事情,是别人的事情。但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却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概念,那就是“向死而生”。
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我们今天就要继续阅读《存在与时间》。
今天的课程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概括地介绍一下马丁·海德格尔的生平。
然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也就是人的一个基本处境——被抛,究竟是指什么?
紧接着,我来看一下此在的几种心境,怕、烦和畏。来看看它们意味着什么?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存在与时间》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向死而生。
二. 海德格尔其人
马丁·海德格尔出生在德国西南部的一个小城市梅斯基尔希(messkirch)。
1889年9月26日,海德格尔出生在这个小镇里。当时镇上人口只有两千不到。
这是德国西南部巴登州的一个小地方。当地民风淳朴,以农业为主,是天主教传统深厚的地区。
海德格尔的家庭世代都是体力劳动者。他的祖父是鞋匠,父亲是一个箍(gū)桶匠,就是做木桶的,还在教堂干杂活。
海德格尔14岁从小学毕业之后,因为天资出众,获得了当地教会的资助。这样,他才能继续上中学。
1909年,海德格尔中学毕业,进入弗莱堡大学。不过他当时的打算是,当一名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这也是当时穷人家的孩子,接受教育的唯一可能。但是,后来因为身体的原因,海德格尔没有能够成为一名神父。
这段时间的阅读,使得他接触到了胡塞尔的作品。胡塞尔对海德格尔的影响是巨大的。正是胡塞尔的《逻辑研究》,使得海德格尔最终决定放弃了神学,而献身于哲学事业了。
1914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顺利通过了大学教授资格考试。他成功留在了弗莱堡大学担任讲师。就在这个时候,胡塞尔恰好来到弗莱堡大学担任教授。 海德格尔担任了胡塞尔的助手。
1923年,海德格尔去了山城马堡。在那里,海德格尔和一个年轻的女学生汉娜·阿伦特,发生了一场师生恋。阿伦特爱上了自己的老师,而那个时候海德格尔已经结婚了。
这在当时和现在,都是不能被接受的。
但阿伦特绝不是等闲之辈,后来她也成为了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
关于这个阿伦特,我们在未来的课程里,会读到她的一本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1928年,胡塞尔从弗莱堡大学退休的时候,推荐海德格尔接替他的职位。于是海德格尔重返弗莱堡,此后几乎没有离开过那里。
三. 被抛的此在
此在是被抛进世界的。被抛在德语中是Geworfenheit,词根是werfen,就是“扔”。Geworfen就是它的第二分词,带有被动的含义。英语翻译为throwness。
被抛这个词汇,十分有深意。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如果你没有感受过失重,但一定在生活里感受到被抛。这里当然不是指被遗弃,而是说,好像一块被扔出去的石头一样。它的初始状态不是自己的决定的。
被抛其实是一种人生中不得不面对的情景。海德格尔把这种情景叫做此在的处身情景befindlichkeit。被抛意味着,人的出生不是自己选择的。还有你的父母、家庭、先天的身体条件等等,都不是自己选择的。而如何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却是可以有所选择的。
所以,海德格尔用筹划Entwurf,来表示此在能够主动地应对自己的处境。geworfen和Entwurf的词根都是werfen,这里海德格尔似乎又在玩一个构词游戏。但是,他实际上在说,虽然被抛和筹划,看上去是对立的。但是本质上,它们是此外的处身情景的两个方面。
这里就涉及到本真(Eigentlichkeit)和非本真(Uneigentlichkeit)的关联了。
怎样的生活才是本真的呢?海德格尔把非本真的存在称为“沉沦”。这里的沉沦并没有什么消极的含义。
沉沦具体意味着什么呢?海德格尔说,沉沦意味着两重含义:
第一,此在将自己理解为具有一定性质的实体;
第二,此在进入了一个公众的世界,而不是一个自己的、私人的世界。
也就是说,此在把自己混同与他人的世界。这样此在就会沉溺于闲谈、好奇和两可之中。
沉沦意味着一种不去存在的形式,但是它是和本真存在一样真实的。海德格尔甚至认为,此在只有进过了非本真的状态,才能到达本真状态。而且在到达了本真状态之后,他依然会回到非本真状态。所以,被抛和筹划是此在的一体两面,难解难分。
四. 此在的心境
此在在世界之中带有很多情绪,或者说是心境。
大家一定要注意哦,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讲的情绪和心境,不是我们通常说的心理上的情绪,例如开心或者忧伤。这里的情绪,在德语中是Stimmung,指的是此在对待世界的生存论方式。心理上的情绪,人是可以自我调节的。
例如,你在看一部很无聊的电视剧,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换台,或者干脆关掉电视机,干点别的事情。但是,海德格尔所说的情绪,或者心境是此在无法逃避的。这里的情绪不是指向任何具体对象的,而是指向世界本身的。就好比,夜深人静的时候,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一个人发呆。但是,即便是在发呆,你依然会在想着什么,试图和世界发生一些联系。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讲述了此在的几种基本——情绪,例如怕、烦和畏。我们就分别看看,海德格尔所说这几种情绪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来看怕,怕在德语中是Furcht,字面的意思是害怕,担心。
怕是很常见的。有的人害怕失业,有的人害怕蛇,有的人害怕考试。怕是可以找到具体对象和原因的。但是,还有一种更为根本的,没有对象的怕,那就是“畏”,畏惧的畏。
德语是angst,也有中文翻译为“焦虑”。此在的根本畏是无。这里的无,指的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意义。例如一个人如果天天都在加班,没有一个人休息独处的时间,即便他职位很高或者赚到很多前,但一切都会变得毫无意义。
换句话说,恰恰是有这种畏,才能把此在带到他自己的本真状态之前。
海德格尔认为,畏综合了三个要素:
第一,畏将此在展现为一种能在。也就是展现了此在的可能性,潜能。
第二,畏要将被抛入世界的此在展开。
此在始终是一个过程,它已经开始,但还没有终结,是有待实现的。
第三,此在在对世界的依赖中展开自身。
我们再来看“烦”,在德语中是Sorge。它有两重含义,一个含义是关心、担忧,另一个照料,关照。
海德格尔认为,一个人即便没有任何烦心的事情,例如他衣食无忧,没有什么紧迫的事情,但是他依然会有烦着的。他一定是心有所虑的。反过来说,一个人有了烦,才会和世界发生关系,才会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烦体现了此在的整体性。这里整体性具有三重含义:
首先,此在先于自身;
其次,此在已经在世界中;
最后,此在不得不与世界中的实体共在。
这些都意味着,一方面此在可以超越自身,使得自己能够自由存在。但是另一方面,此在可以随时沉沦,放弃自由的存在。
五. 向死而生
此在是先于自身的。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这意味着,此在时刻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之所以是可能性,也就是尚未实现的。然而,在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中,有一种终极的可能性,那就是死亡。
死亡之所以被认为是终极的可能性。那是因为死亡会终结一切其他可能性。死亡就是一把随时可以掉下来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所以,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把死亡叫做一种“悬欠”状态。
悬在那里,还欠着的事情。所有人都欠着一死。
对海德格尔来说,只有人类明白死亡的意义。动物和植物都仅仅会消亡而已。每个人都是被死亡所包围的。
虽然我们知道,如果你生活在某个地方,当地的医疗条件和健康水准大概会告诉你,你的寿命预期大概是多少年,例如上海是83岁。但是,虽然我们一直想逃避死亡,但是死亡却随时可能来临。这意味着,此在一直处在垂死状态中。死亡弥漫,贯穿在人的整个生命之中。
此在实际上面对的是死亡的可能性,以及对这种可能性的理解,而不是真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死亡。海德格尔有时候,并没有直接用死亡这个词,而是更多地用虚无nichts,英语中的nothing。
死亡对我们来说,有一点很特别:虽然我在有生之年有目睹或者经历很多别人的死亡。但是,唯一真正有意义的是我自己的死亡。自己的死亡才是无法逃避的问题。
反过来,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死亡的话,生活的意义又是如何建立起来呢?海德格尔会认为,恰恰是因为,此在有死亡,所以意义问题才会出现。
如果你可以永垂不朽,一直活下去了,当然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会不会因此而陷入虚无呢?假设一个人可以永久地存在下去,他的脑力和体力也不会衰竭。那么他的生命就是无休止的。在无休止的生命中,人为什么还要做什么事情呢?
相反,因为此在是有死的,所以此在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非常脆弱的。也可以说,海德格尔一直在试图唤醒我们,去看到自己会死这件事情。从而开始规划自己的存在。
换句话说,我们越是清楚地意识到虚无的可能性,也就约会导向自己本真的存在。所以海德格尔说: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所以,对于此在来说,重要的不是此在会死,而是此在意识到自己会死。
在1961年的一次讲座中,有人问海德格尔:如何认识存在呢?他的回答很简单:花更多的时间呆在坟地里。
1976年5月26日,海德格尔在睡眠中安然离世。
六. 结尾
1933年,海德格尔接受了弗莱堡大学校长的职务。这件事情成为了他一辈子的污点。
希特勒掌权之后,海德格尔被视为德国大学精神的代表。不仅如此,海德格尔还加入了纳粹党。
直到1943年,海德格尔才辞去了弗莱堡大学校长的职位。而到1945年德国战败为止,海德格尔还一直都是一个纳粹党员。很多人都试图为海德格尔辩护,说他并不是一个纳粹分子。他合作是为了保护大学和大学里的知识分子。
但最近出版的一些传记研究发现,海德格尔是一个真诚而幼稚的纳粹分子。我们也没有必要为海德格尔的政治错误而辩护。
二战之后,弗莱堡被法国军队占领。海德格尔被剥夺了大学教授的职位。到51年他的职位才恢复。
据说,二战结束后,有弗莱堡大学的人在街上遇到了海德格尔。当着他的面,问了他一句话:你是从叙拉古回来吗?
了解哲学史的人一定知道,这样的问题带有极大的侮辱性。因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曾前往叙拉古,辅佐僭主迪奥尼索斯,后来居然被卖为奴隶。要不是有好友为他赎身,我们可能就读不到柏拉图的文字了。
所以问海德格尔,君从叙拉古来,毫无疑问是在讽刺他和纳粹合作,就好像是柏拉图想为僭主服务。没有人知道,海德格尔当时是怎么回答的。
海德格尔的学生汉娜·阿伦特认为,海德格尔的错误和柏拉图相似。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但是,人如何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却是值得思考的。
好的,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的内容。:
首先,我们概括地介绍了一下马丁·海德格尔的生平。
然后,我们介绍了一下,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此在也就是人的一个基本处境——被抛。
紧接着,我来看一下,此在的几种心境,怕、畏和烦。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存在与时间》中的一个关键概念:向死而生。
好,现在我想提出本周课程的问题,你的人生中有没有体验过类似达摩克利斯之剑的时刻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打卡,并回答问题。我将在本周日对大家的回答做出点评。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在本周的课程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
小时候溺水,大学失恋,一次来自物理打击,一次来自精神打击,但最终想明白了to be or not to be的意义,有了死亡,才有活着的意义,死了啥都没了。有了死亡才知道时间,精力,趋势,生存背景等等的生存约束,读了大量历史,更是深刻感受到了每一代人,每一个个体各自不同的约束和命运。因此选择勇敢的,努力的活在当下,不太计较得失,与佛系不同的是,一切入世的努力,个人都觉得是必要的,也是自由选择的。另外遵从内心的安排,一切顺应而为。如果外界约束不顺心,几乎都来自于内心的扰动,应努力调整预期,调整心态,调整行为。
最近半年明显感觉自己的精力体力专注力不如过去,这让我有点惊慌失措,还不能接受。早就知道这是必然的,人生前面一小部分时间身体在生长,不出意外的话,后面的大部分时间都要忍受渐渐衰老。我甚至会重新考量那些活的恣意精彩却很早去世的人并没有之前认为的那样令人惋惜,起码在繁花开尽后不必忍受太多。达摩克利斯之劍意味着自己恐惧却不可抗拒的力量。正视死亡后,死亡不会成为威胁。而衰老与疾病却时不时给自己些提醒,引发焦虑。因为那是曾经拥有的活力渐渐逝去,自己却无力改变。以前认为人生总有无限可能,现在终于明白这一生的可能性还是有限的,这也让我开始学会珍惜时间、精力、身边的人。
一段时间里时时思考死亡,又夹杂怀疑论的不确定性,日子一度无法度过,欣喜每次可以在清晨得见天日,现在麻木于这种状态,勉强度日,过度考察的人生真的没法过啊
永生何意?无穷无尽的存在,与无穷无尽虚无何异?
被抛,等同于道家里面说的,生有贤愚贵贱,非其所能也,死有臭腐消灭,亦非其所能。生死都无法掌控,能掌控的只有生到死中间的过程。
我有海德格尔的《林中路》这本书,一直没看,看目录就感觉呃。。会看不懂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正因为它只是一个过程,才要去珍惜当下的此在,有一天剑必然会落下,不管在哪一天落下,能无怨无悔、不怕不烦,想必也算是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存在状态了……
无限接近死亡才可以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郁老师,哲学家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要用思想照亮未来,但是他们的个人生活和大众保持一致。听你讲过卢梭自己的五个孩子都被丢进福利院之后,一直都没法理解。爱弥尔的作者,却没能教育自己的孩子,这不是很奇怪吗?还是说,研究哲学就是一种工作。。有下班的时候。。
复旦郁喆隽 回复 @小葫芦书屋: 我一直认为,哲学家就是普通人中的一员,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一个思想内容和提出该思想的人之间有时候会存在很大的落差。 知行合一、言行合一是一个极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