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在与时间》
作者:(德)海德格尔 著
推荐译本:陈嘉映 王庆节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上:tobe or not to be?
一. 引子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a question.
我们知道,这是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出现在该剧的第三幕第一场中。
这是整部《哈姆雷特》的一个枢纽点:我们知道,哈姆雷特的叔叔克劳狄斯,谋害了他的父亲,篡夺了王位。克劳狄斯还娶了哈姆雷特的母亲;这个时候,哈姆雷特的父亲托梦告诉他,是克劳狄斯害死了自己。所以,哈姆雷特王子,想要为自己的父亲复仇。
但是,他依然犹豫不决,在寻找复仇的意义。所以发出了这样一个千古之问:tobe, or not to be?That is a question.
一般对这句话的翻译是: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一个问题。这句话的翻译似乎已经约定俗成了,却是一种文学上转译。
如果直接来看这句话,它的字面意思是:存在,还是不存在,那是一个问题。从哲学的角度来看,tobe 被翻译为“存在”是更为妥帖的。
对“存在”的追问,被西方哲学看做是所有一切问题的根本。
今天我们就要来阅读20世纪的一本哲学名著:《存在与时间》。它对存在问题的发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少来者的。
这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存在与时间》也因为难读,而闻名于世。
我在以前的课程里说过:康德是饶舌歌手,尼采是重金属摇滚,而海德格尔呢?他绝对是电子音乐中的新世纪之王。
今天的课程有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首先,我们来概括介绍一下马丁·海德格尔的思想特征。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存在与时间》这本书的成书背景。
紧接着,我来介绍一下,西方语言中的存在的特殊性。
之后呢,我来着重分析一下,海德格尔为什么要讨论存在问题,讨论存在的难处,以及他对存在的理解。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人的一个界定,也就是“在世存在”。
二. 海德格尔其人
在一次介绍亚里士多德的讲座中,马丁·海德格尔对他的评价就是:亚里士多德出生、工作、去世。没有其他多余的句子。
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总结海德格尔的一生。他出生,思考,死亡。海德格尔就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学者。关乎海德格尔的生平,我将在下一次课程详细介绍。
今天先来看看位哲学家的一些思想特征。海德格尔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小镇青年,身上带有农民家庭的质朴。事实上,除了在1923年到1928年,海德格尔在马堡工作这段时间之外,他一直在德国西南部的弗莱堡和托特瑙堡附近生活。
他一辈子的爱好,就是在乡间或者林间小道上散步。所以他后来写作的哲学书籍中,充满了大地、田野、树林和林中路那样的比喻。或者也可以说,海德格尔一定是非常讨厌大城市的。所以,他宁愿一个人隐居在自己的世界中。他也写下过“人诗意地栖居”这样的句子。
三. 《存在与时间》
《存在与时间》出版于1927年。这段时间对于德国来说是特别特别动荡的。一战之后和二战之前的短暂和平,德国出现了魏玛共和国的民主政府。但是,动荡的时局,似乎没有影响海德格尔深入思考人类最为根本的哲学问题。甚至可以说,时局为他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素材。
在1927年《存在与时间》发表之前,海德格尔事实上在德国哲学界就已经享有一定的声誉了。根据海德格尔学生的的回忆,当时海德格尔的名字,像“秘密国王”一样传遍了德国。在他周围聚集了一批学生。但是,海德格尔细喜欢孤独的思考,一个人思考问题。
海德格尔是在托特瑙堡山上自己的小木屋里,写出《存在与时间》的。这个小木屋位于半山腰,远离城镇,也远离任何人。按照其他学者的回忆,这个小木屋是海德格尔利用空闲时间,一块木板一块木板,亲手建起来的。而且,每当海德格尔空闲的时候,他就愿意一个人去小木屋思考和劳动。
《存在与时间》的大部分手稿,就是海德格尔在这个小木屋里写的。他的很多讲课底稿,也是在那里写出来的。这个小屋在海德格尔死后,按照他自己的意愿而被封存了,但一直在那里,矗立在山坡上。
在海德格尔出版《存在与时间》之前的差不多10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任何发表。这本书还是在马堡大学哲学系主任的催促下才写出来的。
他一定对海德格尔说过,你还相当哲学教授吗?如果想当哲学教授,总不能什么都不发表吧?
1927年,《存在与时间》首先发表在胡塞尔主编的《现象学年鉴》第八卷上。后来又出版了单行本。该书扉页上写着:献给埃德蒙德·胡塞尔,致以友情和敬意。
《存在与时间》原本计划写作两部分:
第一部分根据时间性来分析此在。计划有三篇。
第二部分按照时间状态,来分析存在者的历史。
这个部分原来计划也有三篇,分别讨论康德、笛卡尔和亚里士多德。 但是最后发表的,只有第一部分的第一和第二篇。所以说,《存在与时间》是一本不完整的著作。
第一部分的第三篇没有发表,那是因为海德格尔认为,他没有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述。也可能是他当时没有时间,没有时间解决所有的问题。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大家: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毫无疑问是上个世纪最为难读的德语哲学著作。
很多德国人翻开《存在与时间》也读不明白,海德格尔究竟在说些什么。因为他创造了很多词语的全新用法。所以,要搞懂《存在与时间》,就要明白海德格尔不用哲学史上常用的概念,而要用全新的词的道理。甚至有人说,海德格尔写的都是诗,而不是传统的哲学。
四. 存在问题
《存在与时间》的一开头,海德格尔就说,他写这本书的根本目的,就是讨论存在的意义。不过,在进入《存在与时间》的文本之前,我先要来对“存在”这个词做一些说明。
“存在”这个词在德语中是Sein,它是中性的,加上冠词就是dasSein。“存在”在英语中的名词是being。动词是be。中国的学者在翻译《存在与时间》的时候,提出了很多完全不一样的翻译。
有的人认为,存在应该翻译为“是”,是不是的“是”。有的人认为,存在应该翻译为“在”,在不在的在。当然现在通行的翻译是“存在”。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翻译呢?那是因为,汉语中不存在Sein和being的对应词。我们用英语为例来说明一下。
英语当中的be在具体使用的时候,根据时态和人称,会有各种变化。例如I am,you are,he was, they were。中文中“是”后边一定要加一个词,例如“我是某某某”,或是“这个苹果是红色”的。也就是说中文里的“存在”,只能做系动词。
但是,英语和德语中就不一样的,i am之后可以不加任何词,就表示我存在。
同样you are表示你存在。语法上就说,be是可以单独做谓语的。
所以,在西方哲学的历史中,所谓的本体论的终极问题,就是讨论“存在”。
五. 存在与存在者
在西方历史上有不少哲学家讨论过存在问题。但是,海德格尔从一开始就和别人的谈法很不一样。
他总结了三种以往对存在问题的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存在是最普遍的概念。但这也意味着,存在是哲学史上讨论最不清楚的概念;
第二种看法认为,存在是无法定义的。
第三种看法认为,存在是自明的概念。
因为,在进行任何讨论的时候都要涉及存在的概念,所以就不用对它进行再进一步思考了。
海德格尔就提出,存在Sein和存在者das Seinende是不一样的。存在本身不是任何特殊的存在者。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很多特殊的存在者。例如一个杯子、一辆车、一棵树、一片云。但是我们要看到,存在本身不是某一类的抽象的共性,也不是存在者的一种属性。
我们好像面对一种困境:一方面不能离开存在者来谈存在;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从任何具体的存在者来谈存在,都没法彻底地把握存在者。
所以,海德格尔的思路就是从人这种特殊的存在者,作为一个切入点来谈存在。当然,在《存在与时间》里,海德格尔把人称为“此在”,德语叫做Dasein。
da在德语里是一个很常用的词,意思是:这里或者那里。dasein就是在那里、在这里的存在。
为什么要以人,也就是此在,作为切入点来谈存在呢?
海德格尔认为,人不同于其他任何存在者。人对存在是有所领悟的。换句话说,人是在他自己的存在中和存在本身打交道的。反过来说,人恰恰是因为对存在有所领悟,人才成为了人,人才存在。
人的特殊性在于,人会追问存在,也就是提出关于存在的问题。海德格尔将人的这种存在称为“生存”Existenz。海德格尔认为,现代人根本问题在于,我们遗忘了存在。或者说,我们只是在极少的场合中,才会想到存在的问题。例如,像哈姆雷特那样的提出对存在的终极追问。
在这里我们明显看到了海德格尔和胡塞尔的相似之处:那就是要在生活世界中,用现象学的方式来理解人。但也是在这里,海德格尔和胡塞尔分道扬镳了。
因为,在胡塞尔那里,人的大部分意义在先验主体当中。这个先验主体是没有世界的。
这里就要提到,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根本规定了:那就是“在世存在”。
六. “在世存在”
海德格尔晚年的时候,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过:他说,思想的事业来自于“在世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在世存在”的德语是In-der-welt-sein。
它字面意思,就是在世界中的存在,简称为“在世存在”。
海德格尔认为,人生活在世界上。这一点支配着一切存在者的意义。10
这不是说,人是为了死亡而活,而是说,人要把自己的生命当作是目的。人也不是为了特定的结果而思考,人就是一种思考的存在。所以海德格尔说:人这个存在者可以在自身的存在中显示自己。
上面说过,海德格尔创造了很多新词汇来代替传统哲学中的概念。这些词原本在德语中就有了,但是海德格尔赋予了它们全新的哲学含义。例如,他不用人,或者主体,也没有用意识。而是用了此在Dasein。
这个词说明,人一开始就是与存在有关系的。此在对自身的存在已经有了某种领悟。但是要注意到此在的一个特点:此在不是固定的,也不是已经完成了的,而是有待实现的。有待实现,就是德语中的zu sein,英语中的to be。
这恰恰是哈姆雷特之问的核心,to be or not to be。
海德格尔还说,人不仅存在,而且不得不存在。换句话说,此外被赋予了存在的使命。这就是人的生存(existenz)。
而海德格尔通过考察提出,existence 的词源是ek-sisitere.意思是“站出来”。
人能够进行选择,而且不得不进行选择,因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或者说,此在向来都是自己规定自己的。
用海德格尔自己的话来说:此在总是作为它的可能性而存在的。这个是思想后来被法国哲学家萨特接受。我们阅读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时候,会来详细介绍。
此在进行选择,有两个结果:一个是实现其本真状态;Eigentlickheit.
本真指什么呢?本真永远是和自己有关的。就是忠于自己,成为自己,和做自己的事情。
海德格尔认为,只有本真的此在才是真正的此在。此在选择的另一个结果是,服从预先给予他的选择。这样就实现了他的非本真性uneigentlichkeit。
非本真性是本真性的对立面。非本真性的结果就是“常人”(das Man)。
man是德语中的常用词,是一个第三人称人称代词。 相当于中文里说的“某人”或者“一个人”。常人是没有个性的,没有面目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常人就是他人,别人。常人并是不指某一个特定的人。而是说,模仿大家,跟随人们的一般做法。
在世存在中的“世界”,不是一个物理概念,而是一个生存概念。所以,“在世界之中”不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海德格尔认为,以往的哲学认为,人先要认识,然后再生存。这是有问题的。
其实是反过来,恰恰是因为我们存在于世界中,我们才需要采取认识一种态度。用他自己的术语来说,纯粹的认知必定是以亲熟关系为前提的。此在的世界就是周围世界(Umwelt)。
海德格尔用了现象学的术语,来称呼人在世存在的基本方式,那就是“烦忙”。Besorgen,烦恼的烦,忙碌的忙。
以往哲学,尤其是近代哲学认为,从理论上认识世界,也就是建立起主体对客体的关系,具有绝对的优先地位。但是,按照海德格尔的思路,认识世界,仅仅是人在世存在指烦忙的一种样态。烦忙还有很多其他的模式。
我在下一次课程里会来展开介绍此在的存在论模式。
我们还会接触到很多海德格尔独有的词汇,例如被抛、沉沦、向死存在等等。
七. 结尾
好的,我来总结一下今天的课程的内容。:
首先,我们来概括介绍一下马丁·海德格尔的思想特征。他出生德国西南部,而且一辈子生活在接近大地的农村。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存在与时间》这本书的成书背景。这本出版于1929年,是海德格尔在自己建的小木屋里写成的,但并不是一本完整的著作。
紧接着,我介绍了一下,西方语言中的存在动词的特殊性。
之后呢,我来着重分析一下,海德格尔为什么要讨论存在问题。他想通过人来切入讨论存在,因为人已经对存在有所领悟。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一个界定,也就是“在世存在”。
好,现在我想提出本周课程的问题,哈姆雷特之问to be or not to be, 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打卡,并回答问题。我将在本周日对大家的回答做出点评。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在本周的课程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
To be or not to be 1、像老国王那样仁慈,出现其母与叔叔2、像大臣那样只为权利效忠3、像欧妃莉娅那样天真…复仇以其人之道还之;宽容;苟且偷生……哪一种是活呢?
说明一下哦,不是托梦,是父亲的鬼魂告诉他的
复旦郁喆隽 回复 @听友56949534: 是的,托梦和鬼魂有本质差异。
to be or not to be 对我来说并不与生死相关。臧克家有诗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可能决定我们是to be or not to be的关键就是我们与世界的联系吧,在这天地间留下痕迹,证明我们来过,这即是to be
郁老师,请问文稿为什么没有了?
高中时无意中借校图书馆的海德格尔的书,印象中有好多一元论,二元论等词。似乎还写了读书笔记。真是佩服年轻的自己。
这次的话题感觉很严肃。在讨论人生价值的问题。细细想总让我感到沮丧因为这世上什么是自己真正在乎的东西,什么是被世俗所迫必须在乎的东西,有时候自己都会含混不清。为了真正地活着,又迂回地前进……
存在主义的起点就是搁置,它没有消失,它从具体的生活中被抽离出来。
好难懂
人生无常,不论是世人敬仰的王子还是疯言疯语的痴人,都是真切的敢爱敢恨的哈姆雷特,他活出了自我,永远存在人们心中。对于普罗大众而言,或许平淡的生活就是最真实的。一首好了歌道尽了人生的虚无,而唯有尽心阅历过这一切才可能参悟它。出生,生活,死亡。
欢迎来到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终于不用再继承父亲的遗产了。
妙兒_ 回复 @小葫芦书屋: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