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金句
点击保存图片,分享今日课程金句到朋友圈第30集 杜甫:触摸山河的第一诗人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我们继续讲课。昨天讲到在李白遭受危难的时候,杜甫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这就要讲一讲李白与杜甫的友情了。
李白和杜甫相遇是公元744年。李白和杜甫相差了11岁,很多年前我曾经对这个年龄产生过疑惑,因为从小读唐诗的时候,一直觉得杜甫比李白年长,李白英姿勃发、充满天真,而杜甫则温良恭俭有长者之风。由此可见,艺术风格所投射的生命基调会兑换成不同的年龄形象,而真实的年龄与这种诗歌的年龄形象有重大差别。
李白与杜甫相遇的时候有一种特殊的感觉,李白当时已经名满天下,而杜甫还只是崭露头角。杜甫早就熟读过李白的很多诗,一见真人全然着迷。李白见到杜甫的时候也眼睛一亮,他历来不太懂得识人,经常上当受骗,但如果让他来识别一个诗人却错不了。他要杜甫吟诵几首自己写的诗,听了以后立即惊叹。当然,他不能预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将与他一起共享中国诗坛的王者之尊,而永远无人敢于觊觎。
他们最早是在洛阳认识的,再次见面的地方在今天河南省开封市的东南部,旧名叫做陈留。见面以后,他们曾与几个朋友一起,骑马到商丘以北一个大泽湿地打猎,过后李白与杜甫的交集非常亲密,甚至于到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也就是说,醉了盖同一条被子睡觉,白天还手拉着手同行。
但是对于友情,我前面讲了,好像杜甫更为专注。杜甫写过很多怀念李白的诗,而李白却写的不多,这里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风格,却一点不影响他们在友情领域里边同样高贵。对于他们的友情,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说:
这是大鹏和鸿雁的相遇。分别之后,鸿雁还在为这次相遇高吟低唱,而大鹏则已经悠游于山南海北,无牵无挂。差别如此之大,但他们都是长空伟翼、九天骄影。
流浪的杜甫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回到李白在安史之乱中遭难后,杜甫对他的思念。那么处于思念中的杜甫,自己的处境又怎么样呢?也不好,只不过麻烦比李白小一点。安史之乱爆发的时候,杜甫刚做了个小官,他不在长安,很快又回来了。长安城被叛军攻陷以后,唐玄宗逃到四川去了,新皇帝李亨在遥远的甘肃灵武即位,准备反攻,就是攻打叛军安禄山。
杜甫想,自己的官职虽小、灵武这个地方虽远,但也要赶去参与皇帝的平叛。他把家人安置在陕西富县的羌村,自己则与一些人投入到了漫漫的荒原,准备步行到甘肃,那可是太远太远了。但是他们很快被叛军的马队追上了,押回长安当作俘虏,囚禁了起来。
杜甫在囚禁八个月之后,有一天在草木的掩映下又逃了出去。这时候他听说皇帝已经从灵武到了凤翔,那就近的多了。他很快找到了朝廷和皇帝,皇帝见到这位大诗人,脚穿麻鞋,衣衫褴褛,有点感动,就留在身边做谏官,叫做“左拾遗”。
所谓谏官也就是提意见的官。没想到,杜甫卷入了房党事件,所谓房党是指一个姓房的高官——房琯的党羽。这个房琯在唐玄宗和新皇帝交接的过程当中立了大功,但是有人向新皇帝挑拨,说他更忠于老皇帝,这就碰到了新皇帝内心的死穴。正好房琯进攻长安失败,这就遭到了贬斥。
于是杜甫站出来了,杜甫上书说,房琯这个人是自己奋斗出来的,现在已经成了很好的高官,很有大臣的体面,希望皇帝从大处着眼。皇帝一听很生气,觉得杜甫就是房党。下令治罪“交三司推问”。在当时那么紧张的局势当中,皇帝下令“交三司推问”,肯定是凶多吉少。
杜甫在这件事情上的遭遇与司马迁几乎一样,也就是为别人讲话而遭罪。这想起来实在是让人不能不后怕,想到在朝廷的集权之下,中国文化有可能在顷刻之间失去《史记》、失去杜甫,只不过有时也会出现偶然因素,让这种悲剧稍稍停步。
杜甫那天遇到的偶然因素是,有人提醒皇上杜甫的职务是谏官,也就是专门用来提意见的。皇帝一想也对,那就放过了,却再也不再信任杜甫。后来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到华州一看,什么也干不了,就带着家属到甘肃去投靠一个远方亲戚,但在那又过不下去,只得回来到处流浪。在成都草堂住的时间比较长,后来又继续流浪。
他不可能向任何机构领取任何薪俸、生活,只能找熟人接济,又经常有很多天没有吃的。他患有严重的肺病、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后来耳朵也聋了,连牙齿还掉了一半。公元770年冬天,他病死在洞庭湖的一条船上。那年他58岁。
难忘的杜甫地图
这个始终在战乱和饥饿中逃命的可怜的流浪汉,居然是一个世界级的顶峰诗人。我曾经在著作当中一再地论述杜甫,听听我读几段:
在流浪的过程当中,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地观看、细细地倾听、长长地叹息、默默地流泪,但他既无钱又无力,能给的帮助只是那些关心的笔墨,但是他一关心奇迹就发生了。
因为天下的苦难只要受到了关心,就不再是彻底的苦难。杜甫第一次告诉人们,苦难的存在的方位和形态,因此他成了中国文化史上最完整的同情语法的创建者。后来的中国文人面对苦难时表达的种种同情,至少有一半与他有关。中国文化因杜甫而增添了善的成分。
当然作为一个诗人,他又把善融化成了美。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然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这是我以前写的一段话。杜甫不能不让我们深深感叹,中国文化在生命力最旺盛的时代,居然付出了那么多具体生命的凄楚的代价。这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感受,就是中国文化太不容易了。
我说过,用感同身受的笔触触摸过辽阔土地的诗人,杜甫堪称第一。他流浪的地方多、流浪的路线长,构成了一幅饱含深情、让人难忘的杜甫地图。进入这份杜甫地图的山河,永远也不应该忘记他。同时这个地图又是整个中国地图的缩影,他的目光、眼泪、抒发、呼唤、描写、想象也属于整个中国,因此哪儿都不应该忘记他。
他是什么地方人?很多人会说四川成都,那是因为杜甫草堂在那里。应该感谢历代成都民众保护了草堂,让这位四处漂泊的诗人有了一个落脚的纪念地。其实要说祖籍是在湖北襄阳,但祖父已经搬迁到了河南的巩县,因此一般都说他是巩县人。但他的心里家乡,分布在中国很多地方,凡是熟读杜诗的文人随口就能举出一大堆。
我真希望他深深的私人的足迹,能够被今人用诗化的方式好好的来纪念。只要他到过的地方,最好都能够立下一座一座石碑,这不仅仅为他,更是为了让中国的土地留存更多本来已经存在的事情。
诗意居住,这是西方哲学家的理想,在中国却可以展开得更加饱满。除了诗化的自然环境之外,还可以让诗本身出来作证。而诗人则是世界等级的高峰。我想那些能够刻在山岩间的李白、杜甫、王维的诗作,本身就是美景。
在欧洲比较早开发的国家,总会把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那些居所和行迹尽可能地标注出来,间以显示这个地方的文化深度,以及后人对这种文化深度的尊重。 更夸张的是,后来欧美不少地方甚至于把海明威这样的现代作家逗留过半天、喝过一杯咖啡的地方,也记录下来,标示得清清楚楚。而各国的游客也都当做一件大事,争相摄影。
我们中国历史悠久、名家众多,当然不必做的那么琐碎,却也不能不做。海明威在那些咖啡馆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话,而杜甫却在那么多地方留下了如此美好的诗篇。因此,我希望让李白、杜甫的诗从课本走向旷野,从诗集走向山水,然后让旷野和山水重新唤醒在千年之后,唤醒在他们美好的笔墨里,其实这也是对后代的一种美学唤醒。
我对余老师和喜马拉雅有个建议:每周对评选优秀学员的评选,除了笔记,希望还能多样化一点。比如课后的评论,如果说听课是输入,那么课后评论则是输出,课堂笔记是小众的属于自己的,而课后评论则是经过思考内化以后,于其他学员的一种交流和分享,比之于小众的笔记更能活跃热烈学习气氛,让学员之间互相弥补知识的不足,引发思考,那才是学习的真正意义。我说这些完全没有认为笔记不重要,反而我很佩服那些记笔记的同学。
Call_aspade_aspade 回复 @1503046jrsb: 是也!有质量的输入促成有质量的思考与输出,形成共鸣!余老师所言所写基于践行博闻慎思,文采精妙又不失朴道至简,充满真善美!推荐余老师的《泥步修行》,受益无比!
会想起早年看过的一尊中年杜甫的铜像。忧身愁面,瘦骨嶙峋,双膝跪立在破旧的船头上。一身单薄的灰色长衫卷着人间冷暖,苍茫大地。也会想起那个只有着一桌、一椅、一排简陋书架的草堂,他独坐在荧荧如豆的油灯下,把清心磨进砚墨,把责任凝入笔端,一笔一划地写着国之愿景,民之呼声。“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杜甫做到了。
行者zw 回复 @利乐之源: 说得太好了
感动于李白和杜甫的相遇,如同感动于老子和孔子的相遇,除了难得一遇的思想碰撞外更难得李杜的忘年交,人生能得此一友,当再无遗憾!李白的出走走出了盛唐的英姿勃发,杜甫的飘零描画了大唐的破碎,该是怎样一个大唐,无论盛衰,总能孕育出天才!
听友386628995 回复 @修行的哈士奇: @#
杜甫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既承接着他之前的一切,又开启着他之后的一切。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我会以终生不渝的热情一直关注着李白天使般的矫健身影,但是如果想在哪一个地方坐下来长时间地娓娓谈心,然后商量怎么去救助一些不幸的人,那么,一定找杜甫,没错。《中国文脉.唐诗几男子》
听友107587815 回复 @吾师余秋雨_66: |一一,
幼时,妈吗是我唐诗的启蒙老师。杜甫的《石壕史》,《兵车行》,《卖碳翁》,《丽人行》等都是在母亲的亲自呤诵下教给我。那时不懂事,喜欢,但恒心不坚。只是为了新奇好玩,所以巜石壕吏》记得比较熟。其余都记得不熟了。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却记得非常清楚。因为母亲说杜甫是写出了百姓大众的心声,这两句特别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不公!中学时期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体会到母亲所说的。杜甫写人间疾苦,但他却希望自已独破受苦,而天下寒士尽欢颜。杜甫:第一个用感同身受的笔触触摸过中国辽阔土地的诗人。
一直在成长的若泓凝香 回复 @竹山_bq: 你的母亲太伟大了
确实应该让诗词走向旷野,山水。而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让学生苦苦背诵却不得精髓。
一遍是新鲜,两遍是共振,后面的多遍是久违寻找的宿愿,可能就是作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情怀。大气磅礴,酣畅淋漓,通古论今,这就是武志红老师说的我一直在寻找的你。
壮壮美丽生活 回复 @一池_mm: 一同聆听余秋雨老师和武志红老师,幸福的感觉!
有现代诗人曾说不太想学杜甫,因为他太苦了,是的他的确太苦,苦的让中国人心疼,而他却对苦难却有最多关怀,走向大善,融化成世间最温暖的美
我是一个九岁的小朋友,我很喜欢余秋雨老师的课程。因为余秋雨老师的课程,所以我喜欢上了中国文化。
说杜甫是最伟大、最值得敬佩的诗人,这没错,但不要忘记,他同时这是文人、还是儒者。但杜甫这个时候的儒,已经大大不同于先秦、两汉的儒,彼时的儒,还太在意建功立业、施展抱负,到了杜甫,所有这些都内化了。他把儒,内化为生命,成为一种真切地生命关怀,然后,投入生活。唐代之所以伟大,或许,与儒、道思想的这种转化不无关联。有人说儒者无非是在给权势“帮忙”,其实不是,如果能走进杜甫内心,就会看到他对万事万物、一切众生深沉而炽烈的爱与关怀。尽管,作为一个人,杜甫能做到的事并不多,他也并没有广厦千万间,但,他把这千万广厦安置于人心。李白可爱,杜甫可敬,有了李、杜,中国文化,可爱又可敬。
敏敏敏_ty 回复 @寂寞沙洲冷_: 从杜甫身上提取儒家思想,肯定不会空手而回。古代的中国读书人几乎都是儒家中人。但是,杜甫并没有提出儒学主张,也没有传播儒学思想。他的一首首流浪诗,只是他行走在民间社会的广泛角落时,对人间疾苦的及时的写真照。他本人也深刻体会了疾苦。这确实是生命思考与人文情怀,是人性善良的直接表达。用现在的观点来看,杜甫更应该是人本思维、人道思想的早期“感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