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当员工变得沉默,公司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75.当员工变得沉默,公司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00:00
06:35

75.当员工都变得沉默,公司离垮台也就不远了


要点:


今天我要分享的话题是:言路畅通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多么重要,如果员工变得沉默了,那公司离垮台也就不远了。主要观点来自《哈佛商业评论》2017年10月的一篇文章,作者是大卫·麦克斯菲尔德,是《纽约时报》的畅销书作者,也是研究公司业绩方面的顶尖专家。


文章首先分析了导致人们沉默的五种常见情形,挑剔的同事,战略性失误,懒惰不称职的同事,虐待型老板,以及管理层混乱。其实在我看来,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领导者。如果领导者属于以下这种人,这个单位就必定是没有人发言提意见的。

1.独断专行。

2.自以为是。

3.爱听小报告。


这样的人,自以为聪明,不仅别人都不如他,而且别人都不如“臭皮匠”,而他,则赛过诸葛亮。当然就听不进意见了。而且,由于喜欢听小报告,就导致员工不仅不敢当着他的面发言,也不敢当着单位的同事发言,因为怕万一被报告上去了呢?爱打小报告的人,一定是与爱听小报告的领导配对的,因为有了需求才有供给嘛。


当员工变得沉默之后,员工的行为会有什么变化呢?作者对1025名管理者和员工的调查结果显示,员工会选择以下“退而求其次”的办法:


有78%的人会选择向别人抱怨。

有66%的人会选择做些不必要的工作。

有50%的人会感到愤怒。


这些是针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所做的调查,而我认为,员工还会有以下办法:


1.消极怠工。

2.隐瞒不报。比如本文作者的调查就表明,护士在发现病人有危险后有90%没有及时告诉医生,有93%的员工表示公司里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但要么不愿意说,要么没有机会和途径说。

3.幸灾乐祸。


那怎么办呢?作者说:“幸运的是,沉默的文化是可以改变的。”


既然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领导者,那“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走出这一困局,还是需要从领导者身上着手。作者花了上千小时对意见表达进行研究后,给领导者提出了4条建议,或者说是4项策略:


1.反向思维。既然多数人不开口是因为怕承担风险,那你就要大家承担不开口的风险。

2.调整情绪。领导者自己首先要有良好的情绪,这样才能让别人敢于表达意见和观点。如果你一听到不同意见就反驳,就发怒,那人家还怎么开口呢?

3.让别人感到安全。要先安抚对方,强调善意和尊重。当别人感到受尊重,相信你的善意之后,才可能开口。

4.邀请对话。作为领导者,要主动邀请员工来沟通、交流,鼓励他们说出不同意见。在对话过程中,领导者不仅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要善于倾听。


作者说,如果领导者能够做到这几点,员工就会踊跃发言,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寻求更好的解决办法。不仅如此,员工在这样的单位,还会更快乐,更投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3090326

    老师的声音好有力量

  • 听友76659123

    每天听老师的课,成为我的必修课了,我很受益,感恩老师

  • 听友72377413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课程

  • 平安就是好好活着

    胡说清谈 回复 @平安就是好好活着:

  • 听友74040973

    怎么与老师取得联系

  • 听友76481931

    祝老师的课程灿烂如花.....

  • 听友75892275

    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呵呵

  • 听友62958293

    棒棒的!

  • 听友64258015

    对老师之仰慕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 听友75725226

    听老师的课,反复的听,太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