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初级】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8.【初级】三字经: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00:00
06:53

《三字经》中涉及不少日用常识,比如: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让我们认识了中国最普通的六种家养动物。

 

家养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成的。动物学家结合考古发掘的遗迹、古文字的资料以及古书中的记载,对中国动物的驯化史作了全面的研究。在最常见的这六畜之中,马的家化比牛羊等大动物要晚。东北地区的居民把马家化,一是做拉车的工具,二是做肉食的来源。现在人吃马肉肯定不是普遍行为,但在古代马跟牛羊一样也是主要的肉食来源,以至于古人有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叫食马肉而不食马肝,未为不知马味,意思是仅吃马肉,不吃马肝,你已经知道马肉的味道了,通常我们用这话来告诫人们不要猎奇,而要用更多的力量,来抓住主要的东西。比如你学古诗,我肯定劝你主要要多读李白、杜甫这些有定评的历史上名家名篇。至于现代及风行一时的那些写旧诗的作家的作品,我至少不建议你投入太多的精力,这就可以叫食马肉不食马肝,未为不知马味。

 

牛被驯化被家养的历史则有一万年左右。牛分黄牛、水牛、牦牛等不同种类。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传说中的炎帝部落就是驯养牛的氏族,以牛作为图腾,司马迁的《史记》里说炎帝人身牛首,就是说他是用牛头或牛角来用作头上的装饰的。

 

羊分绵羊、山羊,一些学者认为山羊被驯化早于绵羊,绵羊的被驯化则早于猪。中国人养羊的历史也在八千年以前了。

 

鸡的被驯化、被家养要早于鸭、早于鹅,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考古遗址中都发现了鸡的骨头,而且遍布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云南等多个地区。

 

犬也就是狗的驯化也很早,有些学者认为家狗的祖先起源于狼,这还有不同的意见。在旧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狗的化石。中国东北以前有个少数民族叫犬戎,犬就是狗,他们是有名的养狗的氏族。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荀子在他书中说:北海也就是北方蒙古、东北地区那一带有马有狗,都被中原的人拿来驯化拿来家养了,狗不仅可用来看家,更可用来狩猎,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了。

 

最后要说的是豕,就是猪。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动物就是猪,不过那是野猪,野猪经过六七千年的驯化饲养,才成为现在的中国家猪。

 

这六种最基本的,或者说与人关系最密切的六畜,在中国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中就都有了。在中国最早的古诗集《诗经》最古老的著作之一《墨子》中也都有了。中国人对这些动物既充分利用,又深入研究。汉代人就已经写了《相六畜》这样的书,相就是的相,这里是看的意思,观察、考察的意思,就是怎么样通过颜色、体貌等来分解这六畜的优劣,后来的人也不断地写出新的看各种家畜的书,比如相马经、相牛经之类。而传说从东汉神医华佗开始中国人就已经娴熟掌握了对马牛猪乃至鸡的阉割术,动物尤其是像马牛猪这样的动物,在被驯化后还保留了一定的野性,性情暴烈,尤其到了发情的季节,还会狂奔,会争斗,甚至会伤人。阉割之后性情温和,极少争斗,而在北魏大农学家贾思勰写的名著《齐民要术》里头,还记载着阉割后的牛羊猪鸡生长更迅速,肉质更肥美。也提高了经济效益。而最近学者们把有名的中国古书做成电子版,编制成《中华经典数据库》,字数共有七亿多,而经检索统计,马牛羊鸡犬豕这六畜出现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鸭鹅猫等其他的动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云卷云舒清风明月

    讲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