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的中心思想是劝学,勉励少儿努力学习,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又讲道理,又讲故事,称得上是循循善诱,其中举了一个晚学而有成的例子,这就是: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父子都是文学家,而且父亲跟两个儿子都是杰出的文学家的家族,最著名的,一是三国时的曹操跟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二是北宋时的苏洵跟他的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轼,也就是苏东坡,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伟大文学家,以前人讲古文写的特别好的,从唐代文豪韩愈,柳宗元数下来有唐宋八大家,其中三家就是三苏,他们一家三口,差不多就要分去半壁江山了,而苏洵在少年时代不喜欢学问,不过他的不喜欢学问,当然不是说他不识字。他很早就读书,十八九岁还参加过科举考试,没有成功,他就不愿意再埋头书斋,而喜欢遍访名山大川,他是四川眉山人,四川,是个好山好水太多的地方,他后来写诗说:“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这里的奇迹,是非同一般的景色,意思是他少年时代沉迷山川美景,整天骑在马上,东游西逛,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极目看天下,太喜欢宇宙的浩瀚,自然的博大了。
十九岁,苏洵结婚,取了一位姓程的,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太太,她很不喜欢丈夫整天游荡而不学习,在太太的一再督促下,苏洵二十五岁开始又读书来准备科举考试,到二十七岁更是大为发愤,跟所有以前一起游山玩水的朋友全都断绝了往来,关门读书。二十七岁,搁到现在,差不多都是一个人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年纪了。而相较现代人来说,古人的平均寿命比较短,比如苏洵,就只活了58岁,所以二十七岁,就是绝对的大龄了,苏洵发愤以后,用功读书,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没考中,他索性把他以前写的为应试而准备的几百篇文章全都烧了,不再为求功名去应试。而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学问当中,有七八年的时间,每天端坐,从早到晚的读书,所读的书,遍及政治、哲学、经济、军事、历史、文学等领域,获得了广博的知识,养成了高超的见识,因此他的文章得到了当时的文坛领袖,后来和他们父子三人一起名列唐宋八大家的大文豪欧阳修的高度赞赏,从而一举成名天下知。苏洵,差不多是跟两个儿子同时成名的,而他二十七岁开始发愤的事迹,在宋代就已成为广为流传的佳话。
古人比喻说:“少年好学,就像旭日东升,中年好学,就像烈日正午高照;老年好学,就像手拿蜡烛夜游。”只要愿意学习,不管早晚,都是好事。但是烛光再亮也比不过太阳,我们绝不能因为有像苏洵那样晚学而成功的例子,就拿来做自己偷懒的借口,做自己少年不学的借口。现代医学证明,一个人20岁以前的脑细胞是最健全,最活跃的,也是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苏洵二十七岁开始发愤,但一来他以前本来就用过功,有基础;二来苏家几代名人辈出,他的遗传基因也不一定是你所具备的,所以《三字经》接着告诫我们: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他老而知悔,我们都应该及早努力。少年人都自我珍惜,成年乃至老年人都不自暴自弃,人人都从小学到老,知识越丰富,人生更充实,我们才能更无愧于“人”这个称号。
老师,这个背景音乐真的很烦人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还是始发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