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1---(1)不见诸侯

滕文公1---(1)不见诸侯

00:00
14:13
《孟子》滕文公下①-1 不见诸侯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接下来这一讲,孟子与弟子陈代之间的对话。通过陈代提问的形式,讲述了其中的一个道理,而这个道理,在我们生活当中,是很常见的。陈代同样是代表了,大多数人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看上去,似乎是正确的,但是每个人的衡量标准,却各不相同。那我们看看,陈代所提出的问题。
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陈代问孟子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不见诸侯,宜若小然’这里的不见诸侯,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孟子要主动的去拜见诸侯。但是孟子到每一个地方,并不会主动的去拜见诸侯。而是需要诸侯对孟子有所召见,想要去听他的王道,想要去听他关于德政,关于仁政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在这种情况下,孟子才会去相见,否则孟子是不会主动去拜见诸侯的。
所以陈代有此一问。说老师您不主动去拜见诸侯,‘宜若小然’是不是有点小气了。是不是我们应该不拘小节,要主动的去拜见诸侯呢?陈代的想法是,想要去主动出击。显然陈代是没有真正理解,孟子心中的想法。我们看陈代的想法是什么,他认为孟子,我们来到每个诸侯国,不就是想要谋一份差事吗?不是想找一个事情做,去可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吗? 我们为什么不主动出击,主动去做这件事情。如果主动去做了,是不是会产生,更好的一种结果。
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如果我们主动去见诸侯,可能一旦碰到一位贤君,他可以称王于天下。‘小则以霸’即使他没有那么大的贤德,但是如果他想称霸于诸侯之间,可以任用孟子,也就是任用老师您。大的可以去称王,小的可以去称霸,这不是很好的事情嘛。所以我们看这里,陈代对于孟子的能力,是非常认同的。认为自己的老师,碰到大的贤君,可以辅助他称王于天下。即使没有那么贤德的君主,他想要称霸于诸侯的,任用孟子,也完全可以。这是对老师的认同,但是他不理解孟子心中到底在想什么。
我们学习了孟子的思维,到今天我们去想一想,孟子仅仅是想找个差事去做吗?他真的只是想要去辅佐,某一位君王去称王于天下,或者是称霸于天下吗?显然不是的。孟子有自己的原则,守自己的礼法,他的原则性很强,他也并不是想要去从政,或者想要去做官。他只想去推行这种王道的思想,只想去推行这种仁政,只想让每个人都守仁义之道,不要从利的角度出发,去想如何治理天下。每个经商的人,也不要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去经商,而是要从仁义的角度。
所以孟子更愿意推行他自己的思想,但是这件事情,具体是不是我来做,我能得到什么样的位置,在孟子的心中并不重要。所以他的志向,并不是要为了做一件事情,也不是为了真正的要辅助谁,而他只是想推行自己的思想。所以陈代他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自己的老师。所以他认为应该主动的出击,应该主动的去拜见诸侯,不要拘那些小节。那么陈代以为的小节,也就是孟子恪守的原则,他所守的礼法。在陈代那里,他认为是小节,并且引用了一句话,来说明自己这番话的正确性。
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引用了《志》。《志》我们之前提到过,是每个地方用来记事的载体。记录了哪一个国家,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里陈代引用《志》当中的一句话,‘枉尺而直寻’枉指的是弯曲,也就是委屈的意思;尺指的是一尺;这里的寻指的是八尺。我们再来看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我们可以委屈一尺,而得到八尺。
宜若可为也。这不是可以去做的事情吗。那在陈代的眼中认为,我们不要去恪守原则,不要去守那么多的礼法和规矩,这是枉尺。但是我们可以得到八尺,这叫直寻。我们可以辅助一些诸侯,他想要去称霸于天下的,这不是八尺吗?也就是我们受了一点点委屈,我们主动的去做这件事情,我们会得到的更多。所以这件事情值得一试,想一想我们在生活当中,有很多时候都会有陈代的这种想法,我们先抛出几个问题,大家共同来思考。
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会经常讲到:你受点委屈又何妨?你对他低一低头,你就可以得到好一点的工作了。你干嘛那么有原则性,你放一放水呀!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你干嘛那么在乎自己的名声,名声是可以换钱的,难道你不知道吗?你为什么非要去把这个产品做到那么好呢?你降低一点品质,我们的价格就可以下调,这样可以卖出去更多。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多时候会有这种松动的想法。
在陈代看来就是枉尺而直寻,我们降低一点,我们放弃一点原则性。你干嘛把道德看得那么重要,你把道德这一块往下放一放,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你在这件事情上说点谎,又能如何呢。因为你说了谎,我们可以得到更多人的信任,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这叫枉尺而直寻。‘宜可为也’这是可以做的,值得去尝试的。这就是陈代的想法。而陈代,代表了我们生活当中大多数人的想法,或者说在面对选择的很多时候,我们很容易松动,很容易放弃自己固守的原则。但是我们知道,孟子显然是不会放弃的,他的想法显然是不可能有丝毫的动摇的,我们看孟子怎么回答陈代的。我们知道了孟子讲话的方式,他不会直接跟你讲道理,他要先举例子的。举例子,就是因为可以让别人更明白,更加清晰其中的道理,我们看他举了一个什么样的例子。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从前齐景公去田猎。‘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我们先来讲一下虞人,虞人是看管猎场的官吏,是一个小官。君主可能这一年打猎的次数是有限的,并不会很多。那么就有了这样一个官吏,负责看护园林,平时做一些打理的事情,也就是管杂务,做杂事的一个小官。旌指的是旌旗,旌旗是用牦牛的尾,和一些漂亮的羽毛,所装饰出来的旗子。我们听听这个描述,就知道它是很贵重的物品。
在以前是有礼制的,招不同的人是要用不同的旗。比如说招虞人,也就是这里看护猎场的官吏,是用皮帽子招唤的。皮帽子就是打猎的时候所戴的帽子。那也就是戴上皮帽子,虞人就知道君主要去打猎了,所以招虞人,是用皮帽子去招的。另外我们再举几个例子,如果去招百姓,是用这种弯的木质做柄的这样一个旗子。那招士又比百姓更高了一等,招士是用带有铃铛的旗子。这里指的旌旗,是招大夫所用的。所以别人看到不同的旗,就会知道君主想要召见什么样的人。
我们再来看原文,齐景公想要去田猎,用旌旗去招虞人 ,‘不至’这个虞人并没有来。这个时候齐景公‘将杀之’准备把虞人杀掉,因为他不听君命。但是我们看这位虞人,也并没有来,难道他不知道齐景公召见他,如果不来,有可能带来杀身之祸吗?但是他依然没有来,因为他守的是礼法,守的是自己的原则性。我们讲的再向内一点,他守的是自己心中的志向,何为志呢?就是心中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坚守的信念和原则,这样的人都成为有志之士。
志士不忘在沟壑。说这位虞人是有志之士。不忘是什么意思呢?时刻谨记,这位虞人时刻谨记着,自己的信念,原则和方向。他不怕被杀死,甚至扔在沟壑之中。有志之士,是不会怕死的,因为有比死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守礼法,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心中的方向。所以这样的人,是不怕被杀扔在沟壑之中的。
勇士不忘丧其元。元是指的头,脑袋。一个真正的勇士是不怕死,不怕掉脑袋的。孟子讲这位虞人是志士,亦是勇士。他有自己心中的方向,有自己坚守的信念和原则,有自己坚守的礼法,所以不怕死,不怕得罪齐景公。那讲到这里,我们不妨可以去回顾,在我们中华历史上,这样的志士和勇士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就是因为有信念,心中有理想,有仁义,有道德有忠信。所以这样的有志之士,把自己的原则和道德看的,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所以他们不怕死,他们勇于直言,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去赞叹,这样的先辈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回头再来看这位虞人,如果用旌旗招,他去了,是不是同样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祸患。因为旌旗不是招唤你的,而你却来了,是不是同样犯了错误,但是你犯了错误被杀掉,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你犯了错误,即使没有被杀,因此而受惩罚,这是你的错误。但是如果他不至,齐景公把他杀掉了,那是齐景公自己犯错在前,自己不守礼法,在前,而这位虞人并没有错。所以千百年来,有多少有志之士,只要坚定自己做的是正确的,毫不动摇,即使面临着被杀害的危险,也不会动摇。因为并没有犯什么样的错误,可是如果你去了呢,反而是自己有错在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