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6P167—172
钱沣到了山东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他明知道 是和坤从中作梗,但又不好直接和和绅冲突,于是就命人在大街上贴出告示,要求商人在规定期限内领取属于自己的银两, 过期没有人认领的就没收充做官银。结果商人们都争先恐后地 前来取银,国泰贪赃枉法的事情终于败露。乾隆大怒,令国泰 等人服法自尽。钱沣大获全胜,朝野震动。一起从中获利的和 坤虽然无奈,也只好吃了个哑巴亏。
钱沣面对浦霖、和坤等小人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和他们当面对质,更 没有慷慨激昂地破口大骂,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使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 决﹣﹣既没有违背自己做人为官的信念,又没有招来横祸,其对《钱氏 家训》中所谓"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的训诫阐释得近乎 完美。
想必没有人愿意和小人打交道。我们想和君子打交道,是因为他们 人品正直、人格高尚;而远离小人则是因为他们人品低下、人格卑贱。
可是小人无处不在,他们是组成庞大社会的一部分,有时候甚至还 是你的司、你的领导,对你的升职和前途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 "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的训诫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小人的种类有很多。有的小人为了充分地显示出自己的高明,喜欢 贬损他人;有的小人对于别人强过自己感到心里很不平衡,喜欢通过造 谣诬蔑而在心理上得到一种病态的平衡;有的小人是出于一种虚荣的心 理和不服气的心理,故意夸大其词;有的小人暗地里使绊子,为的是防 止别人跑到自己前面去。
面对不同的小人,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用恰当的方法来应对。让孩子 知道,与小人相处,讲究的是技巧,切忌与之动气,一旦他们动起气 来,一定会怀恨在心,一旦有机会,他们便变本加厉地实施报复、 打击。
敬而远之,和他们保持距离。如果实在躲不开,可以和小人保持平 淡的表面关系,但千万不要亲密如友,因为小人口蜜腹剑,翻脸无情, 让你措手不及,吃不完兜着走。
吃些小亏也无妨。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可以把小 人的暗算当成修行的功课,让自己从中成长,不必和他们过分计较。
言语谦和,不要得罪小人。孩子们千万不要因为难抑的正义感而激烈地公开揭发小人,他们一旦恼羞成怒,一定会记恨在心,伺机报复, 会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也就是说,怎样避免与小人打交道的答案只有一个:完全不与小人 交往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到不与他交心,坚持不答应、不合作的 原则,保持自己的节操,坚守自己的信念。
第35讲
不附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钱氏家训》有言:"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这句话的意 思是说,我们固然应该亲近那些正人君子,和他们交友,但是也不能因 为他们是君子,就刻意地迎合他们。
每个人都有崇敬的人,可是与这些人交往,也应该保留自我,而不 应该变成附庸,对他们唯命是从。孩子们也应该明白这一点,和人交往 的过程中,尤其是和那些自己尊敬和崇拜的人交往的过程中,要为自己 保留一片天地。
世界上有很多卓有成就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 绩,为他人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尊敬,因此也就 有了大批的追随者和崇拜者。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崇拜或者尊 敬的对象,他们或是在人格上吸引我们,或是在气质上吸引我们,让我 们乐于与他们交往,希冀从他们的身上学到我们所没有的东西。
但是,在与这些我们尊敬的人交往的时候,要懂得一个"度",把 握好了这个度,就是君子之交,是地位对等的心心相印。这个度一旦失 衡,你就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沦为精神上的"奴隶",成为只懂得随身 附和、没有自我思想的空壳。
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尊重师长、尊重成功者的传统,这是无可厚非 的。这些人做出了更多的贡献,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帮助,我们应当尊 敬他们、爱戴他们,应当多与他们交往。但与此同时,我们要有独立思 考的习惯,有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
闻一多先生说:"盲目地听从一切者,他一定是个蠢物。他们的头脑只是别人的跑马场。"伟人往往是高尚伟大的,但他们也是从普通人 中崛起的,他们无非是在我们之前找到了前进的"钥匙",他们不是 神,同样是人,对他们,我们可以尊敬但无须迷信,更不应该为了讨取 他们的欢心而曲意逢迎。否则的话,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自尊。而如 果明知对方错误,还曲意逢迎,则属于谄媚的小人,不但自己毫无人 格,还将祸害他人。宋朝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里说:"从而附和, 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实在是一针见血。
一些孩子常常会陷入一种盲从的困境,不会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 只会跟在别人后面说"是"或者"不是",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 害的。
其实孩子们喜欢顺从别人的意见是很容易理解的。每一个孩子都希 望自己是个受欢迎的人,尤其是希望受到老师的欢迎。在别人都说 "是"的时候说"不"或在别人都说"不"的时候表示同意,对他们来 说都是很为难的事情。
正是因为此,父母更应该加强对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要让他 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对于孩子来说,建立开放性的思考,才能在未来面临事情时,不被 固有思想所囿。
钱玄同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字学和音韵学大师。
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在那里他结识了国学大师章太炎。 章太炎先生早年投身革命,在学术上的造诣也十分深厚。钱玄 同认识他之后,很快就拜他为师,倾心于传统文化的研究。
钱玄同精通文字音韵学,很多见解都很深刻。章太炎和他 之间差不多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钱玄同治学坚持自己的看法, 并不拘泥于古板的"师道"和"家法",这一点当时的人都明 白,章太炎先生也丝毫不以为意。
章太炎先生回国后,长期主持国学讲习会。1935年年末, 负责编撰会刊《制言》的潘景郑先生,希望钱玄同能够写稿 子。钱玄同多年来潜心研究注音字母和"新式标点",这与章 太炎的主张正好相反。
但是钱玄同并没有因为对方曾是自己的老师就曲意逢迎, 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先指 明"白话文虽为馀杭师(指章太炎)摈斥",然后阐明新标点 的好处所在。最后,还是说明自己要坚持使用新标点。
另一位钱氏家族的伟人钱伟长也是以不附和、不盲从而闻 名。钱伟长坚持锐意创新的精神,他常向别人说:要尊重学术 前辈,要推重他们的人格和学术成就,但是不能盲从。他反复 强调"不要去咽别人的唾沫",遇到问题要独辟蹊径,尽力用 新观点、新方法去解决新问题。
与钱伟长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的治学、为人之道讲究一 个"实"字。钱伟长最痛恨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弄虚作假 的人,为人处世从来都是直言不讳、直来直往。虽然因为这个 脾气,钱伟长吃过不少亏,可是他却从来无怨无悔。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