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原文
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
2、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菜根谭》
二、本期摘要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里面也讲了这么一个道理,真正内心的状态和表现给世界的招牌,未必是一样的。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里面讲:“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这话的意思就是说最完满的东西表面看来反而好像是有残缺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永远不衰竭。最充盈饱满的东西反而内在好像是空虚的一样,但它的作用永不穷尽。最正直的东西好象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像最笨拙一样,最卓越的辨才有的时候好像是不善言词。清静是能克制躁动的,寒冷是能征服暑热的,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菜根谭》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势利纷华,不近者为洁;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繁华,表面上的喧嚣,功名利禄。有人公开的亮出态度,我不喜欢这个东西,躲着它,离它远远的,不接近它。这固然高洁,是我们说的小隐隐于野,远远的离开。
“近之不染者为尤洁”,能接近,跟大家表面上都过得去,但内心有所不染,这才是大隐隐于市,也就是红尘大隐的境界。大概是像苏东坡所说的,“万人如海一身藏”,就在茫茫人海中,表面上的俗礼都可以跟着做,但是内心清静。像王维的晚年,做到上书右丞,白天照样是要上朝做官的,但是晚上回来在辋川别业,经案绳床、焚香读书,这是大隐的境界。这就叫近之而不染,就是心中有一道屏障,不拘表面的俗礼。
外在的这些机械、巧丝,不了解那是一种赤子混沌的天真,当然是高明的;但是了解这一切,但不屑于用,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有所不为。这东西我不是不会,但是我内心的准则让我不去用,这种人是境界最高的。
当然,在今天说这个境界很难,就是了解机巧,但是不用机巧,这是真的智慧。所以,看见不好的东西,外在躲避,只是聪明,身处其中而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叫智慧,做人事的技巧,根本不了解他的人是赤子天真,但了解他,运用利弊,能有所取舍这叫智慧。
大智若愚,苏东坡给孩子写过一首诗,叫做《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东坡自己确实孩子夭折过,他一生也受了很多的聪颖所累的坎坷。他给孩子写的这首诗是真心话,别人都望孩子聪敏。可是他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呀就老坏在聪明上,所以宁愿自己的孩子愚且鲁,能够无灾无难的长。
曾国藩的家书中也说自己孩子们为人不可太过聪明,因为他认为适度聪明就够了。林则徐十不益家训里面也有相同的话,叫“做事乖张,聪明无益”。一个人如果做事不按规则,不守道理,过份乖张的话,聪明可能还越坏事。
什么叫做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弱拙,大辨若讷。内心真实的智慧充盈饱满,才学得会给世界一个台阶,给别人一个面子。
大智若愚的道理,您真的体会到了吗?
于丹老师,之后会把声音文字化出版书吗?想记下的太多,期望将来能买到书。
琅琊榜里的长林王爷就是这样的人
听得我很入迷
请问这个音频有相应的书吗?
于丹老师才华横溢讲的生动形象易懂易吸收谢谢老师
像朝廷作派高低
一个人如果做事不按规则,不守道理,过份乖张的话,聪明可能还越坏事。
这是老师自己体会还是真的是这样呢?我有点迷惑了
感恩
谢谢老师的分享,连着听了三遍,体会到了一些大智若愚的道理了,接下来准备分每段每段的听,直至完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