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妙法门(一卷)
隋·智顗说
天台大师,于都下瓦官寺,略出此法门。
「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迳,故释迦初诣道树,跏趺坐草,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此,万行开发,降魔成道。当知,佛为物轨,示迹若斯,三乘正士,岂不同游此路[1]?
所言「六」者,即是数法;约数明禅,故言「六」也。如佛,或约一数辩禅,所谓「一行三昧[2]」。或约二数,谓「一、止;二、观。」或约三数,谓「三三昧[3]」。或约四数,所谓「四禅」。或约五数,谓「五门禅[4]」。或约六数,谓「六妙门」。或约七数,谓「七依定[5]」。或约八数,谓「八背舍」。或约九数,谓「九次第定」。或约十数,谓「十禅支[6]」。如是等,乃至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诸三昧门,悉是约「数」,说诸禅也。虽数有多少,穷其法相,莫不悉相收摄;以众生机悟不同,故有增减之数,分别利物。今言「六」者,即是约数法,而标章也。
「妙」者,其意乃多,若论正意,即是灭谛涅槃,故灭四行中,言灭、止、妙、离。涅槃,非断非常,有而难契,无而易得,故言「妙」也。
六法能通,故名为「门」。门虽有六,会妙不殊,故经言[7],「泥洹真法宝,众生从种种门入。」此则通释六妙门之大意也。
「六妙门」大意有十:第一、历别对诸禅六妙门;第二、次第相生六妙门;第三、随便宜六妙门;第四、随对治六妙门;第五、相摄六妙门;第六、通别六妙门;第七、旋转六妙门;第八、观心六妙门; 第九、圆观六妙门;第十、证相六妙门。
[1]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悉达太子)既历深山,到幽闲处,见贝多树,四望清净。自念:我已弃家,在此山泽,不宜复饰发,如凡人意,以有栉梳,汤沐之念,则失净戒、正定、慧、解、度知见意,非道之纯,污清净行。当作沙门,如菩萨法。天神奉剃刀,须发自堕。天受而去,菩萨即拾槀草,以用布地。正基坐,叉手闭目,一心誓言:使吾于此肌骨枯腐,不得佛,终不起。天神进食,一不肯受。天令左右,自生麻米,日食一麻一米,以续精气。端坐六年,形体羸瘦,皮骨相连,玄清靖漠,寂默一心,内思安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游志三四,出十二门。无分散意,神通微妙,弃欲恶法,无复五盖,不受五欲,众恶自灭,念计分明,思想无为。譬如健人,得胜怨家,意以清净,成一禅行。心自开解,却情欲意,无恶可改,不复计视,念思已灭,譬如山顶之泉,水自中出,盈流于外,溪谷雨潦,无缘得入,恬惔守一,欣然不移,成二禅行。又弃喜意,唯见无淫,外诸好恶,一不得入,内亦不起,心正身安,譬如莲华,根在水中,华合未开,根茎枝叶,润渍水中,以净见真,成三禅行。弃苦乐意,无忧喜想,心不依善,亦不附恶,正在其中,如人沐浴洁净,覆以鲜好白氎,中外俱净,表里无垢,喘息自灭,寂然无变,成四禅行。譬如陶家,和埴调柔,中无沙砾,在作何器,精进开发,无所不能。以得定意,不舍大悲,智慧方便,究畅要妙,通三十七道品之行,所谓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念、五根、五力、七觉、八道,周而复始,无复瑕秽。意在三向:一惟向空,念灭不散,无操无舍;二向无想,心定不起,好恶不思;三向不愿,不乐三界,不复生苦。便得三:一离贪欲,二离嗔恚,三离愚痴,无复挂碍。
于是第六化应声天,天上魔王,见菩萨清净无欲,精思不懈,心中烦毒,饮食不甘,伎乐不御。念是道成,必大胜我。欲及其未作佛,当坏其道意。魔子萨陀,前谏父曰:菩萨行净,三界无比,以得自然神通,众梵诸天亿百,皆往礼侍;此非天王,所当沮坏;无为兴恶,自亏福也。魔王不听,召三玉女,一名欲妃,二名悦彼,三名快观,使行坏菩萨意。三女皆被罗縠之衣,服天名香,璎珞、珠宝,极为妖冶、巧媚之辞,欲乱其意。菩萨心净,如琉璃珠,不可得污。三女复白曰:仁德至重,诸天所敬,应有供养,故天献我。我等好洁,年在盛时,天女端正,莫有殊我者,愿得晨起、夜寐,供侍左右。
菩萨答曰:汝宿有福,受得天身,不惟无常,而作妖媚。形体虽好,而心不端,譬如画瓶,中盛臭毒,将以自坏,有何等奇?福难久居,淫恶不善,自亡其本,死即当堕,三恶道中,受鸟兽形,欲脱致难。汝辈,乱人正意,非清净种,革囊盛屎,而来何为?去!吾不用汝。其三玉女,化成老母,不能自复。魔王益忿,更召诸鬼神,合得一亿八千万众,皆使变为师子、熊罴、虎兕、象龙、牛马、犬豕、猴猿之形,不可称言。虫头人体,蚖蛇之身,鼋龟之首,而六目,或一颈而多头,齿牙爪距,担山吐火,雷电四绕,擭持戈矛。菩萨慈心,不惊不怖,一毛不动,光颜益好,鬼兵退散,不能得近。…
[2]梁·扶南三藏·曼陀罗仙译《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文殊师利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
佛言:『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当先闻般若波罗蜜,如说修学,然后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缘,不退不坏,不思议,无碍无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无量诸佛功德无二,不思议佛法等无分别,皆乘一如,成最正觉,悉具无量功德、无量辩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阿难所闻佛法,得念总持辩才智慧,于声闻中虽为最胜,犹住量数则有限碍。若得一行三昧,诸经法门,一一分别,皆悉了知决定无碍,昼夜常说智慧辩才终不断绝。若比,阿难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念:「我当云何逮得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
佛言:『菩萨摩诃萨,当念一行三昧,常勤精进而不懈怠,如是次第渐渐修学,则能得入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作证,除谤正法不信、恶业重罪障者所不能入。复次,文殊师利,譬如有人得摩尼珠示其珠师,珠师答言:「此是无价真摩尼宝。」即求师言:「为我治磨,勿失光色。」珠师治已,随其磨时,珠色光明,映彻表里。文殊师利,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修学一行三昧,不可思议功德无量名称,随修学时知诸法相,明达无碍,功德增长,亦复如是。文殊师利,譬如日轮光明遍满,无有减相,若得一行三昧,悉能具足一切功德,无有缺少,亦复如是,照明佛法,如日轮光。文殊师利,我所说法皆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若善男子、善女人得是一行三昧者,其所演说,亦是一味,离味、解脱味、寂灭味,随顺正法,无错谬相。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得是一行三昧,皆悉满足助道之法,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不见法界,有分别相,及以一相,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相,不可思议,是菩提中,亦无得佛,如是知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以如是因,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
佛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何以故?不思议界,不以因得,不以非因得。若善男子、善女人,闻如是说,不生懈怠,当知是人,已于先佛,种诸善根。是故,比丘、比丘尼,闻说是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惊怖,即是从佛出家。若优婆塞、优婆夷,得闻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心不惊怖,即是成就真归依处。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不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不修佛乘。譬如大地,一切药木皆依地生长。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一切善根皆依般若波罗蜜而得增长,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相违背。」
[3]《大智度论》卷第二十八,释初品中六神通:诸三昧门者,三昧有二种:声闻法中三昧,摩诃衍法中三昧。声闻法中三昧者,所谓三三昧。
复次,三三昧: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复有三三昧:有觉有观,无觉有观,无觉无观。…
[4]大禅师·佛陀蜜多撰,宋·昙摩蜜多译《五门禅经要用法》:坐禅之要法有五门:一者安般,二不净,三慈心,四观缘,五念佛。安般、不净二门观缘。此三门有内外境界,念佛、慈心缘外境界。所以五门者,随众生病,若乱心多者,教以安般;若贪爱多者,教以不净;若嗔恚多者,教以慈心;若著我多者,教以因缘;若心没者,教以念佛。
[5]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卷第十五,七三昧品第一百六十二:论者言,有七依,依初禅得漏尽,乃至依无所有处得漏尽。依,名因。此七处,得圣智慧。如说摄心,能生实智。有人但得禅定,谓之为足,是故佛言,此非足也。应依此定,更求胜法。谓尽诸漏,故说为依。问曰:云何依此禅定,得尽诸漏?答曰:佛说行者,随以何相、何缘入初禅,是行者不复忆念是相、是缘,但观初禅中,所有诸色,若受、想、行、识,如病、如痈、如箭痛恼,无常、苦、空、无我,如是观时,心生厌离,解脱诸漏;乃至无所有处,亦如是。但三空处,无色可观。行者见欲界愦乱,初禅寂灭,然后乃得,是故佛言,勿念初禅寂灭乐相。但观初禅五阴,八种过患。余依,亦尔。问曰:欲界何故,不说依耶?答曰:须尸摩经中说,除七依,更有得圣道处,故知欲界亦有。问曰:有人言,依初禅边未到地,得阿罗汉果,是事云何?答曰:不然。若未到地有依,是则有过。若能得未到地,何故不入初禅?是故不然。问曰:非想非非想处,何故不说依耶?答曰:彼中不了,定多慧少,故不说有依。七想定,即七依也。问曰:佛何故说七依,名七想定?答曰:外道无真智,故但依止想。一切依止,皆为想所污,不为解脱,故名想定。圣人能破坏想,但依此定,直取漏尽,故名为依。如说行者,观此诸法,如病、如痈等,非想非非想处,亦以想不了,故不说想定。
[6]从初禅至四禅,有十八法,去掉名称相同的支分,余有十支。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卷上:初禅有五支:一、觉支,二、观支,三、喜支,四、乐支,五、一心支。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为「觉」。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
二、观支。细心分别,名为「观」。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
三、喜支。欣庆之心,名为「喜」。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获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为「乐」。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踊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安快,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一,故名曰「一心」。行者初证禅时,乃即著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之散;若受喜、乐心,自然与定法一,故名一心支。
二禅有四支:一、内净支,二、喜支,三、乐支,四、一心支。
一、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净,故名内净支也。
二、喜支。欣庆之心,名之为「喜」。行者初得「内净」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为喜支。
三、乐支。怡悦之心,名之为「乐」。行者喜踊之情既息,则恬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为乐支也。
四、一心支。心与定法一,谓之「一心」。行者受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停不动,故名为一心支。
三禅有五支:一、舍支,二、念支,三、慧支,四、乐支,五、一心支。
一、舍支。离喜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著;心著则禅坏,故须行「舍」。
二、念支。念名「爱念」,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息,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
三、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遍身;若非善巧之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
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之为「乐」。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受乐安快。三禅之乐,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五、一心支。心与定法一,名曰「一心」。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一,澄渟不动,名一心支。
四禅四支:一、不苦不乐支,二、舍支,三、念支,四、一心支。
一、不苦不乐支。中庸之心,不苦不乐。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
二、舍支。离「乐」不悔,此心名「舍」。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
三、念清净支。「念」者,爱念也。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念自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心与定法一,名「一心支」。行者既得四禅舍俱之定,「舍」念将息,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
何故此四禅中,独名不动定也?初禅觉观动,二禅喜所动,三禅乐所动;是四禅中,先离忧喜,今复除苦乐,故名真定也。三界胜定,无复过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则因此定,发真无漏。有漏外道,无慧方便[6],入此定时,不坏身色,直灭其心,入无想定,谓为涅槃;是为邪倒,非涅槃也。
从初禅至四禅,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从四禅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7]诃梨跋摩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成实论》卷第二十,四十四智品第二百一:
问曰:经中说四十四智,谓老死智、老死集智、老死灭智、老死灭道智,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名色、识、行,亦如是。何故说此?答曰:泥洹是真法宝,以种种门入。有以五阴门入,或观界、入,因缘、诸谛如是等门,皆至泥洹。何以知之?如经中说,王处城中,有双使来,从一门入,到已向王,说其事实,语已还去,诸门亦尔。此中,王喻行者,诸门谓观阴、界、入等,双使如止观,说其事实,谓通达空。是诸使,虽从诸门入,皆到一处。如是虽观阴、界、入等,诸门方便,皆入泥洹。如罗睺罗说,于独屏处,思惟法时,知如是法,皆随顺趣向,称赞泥洹。又,佛于赞法中说,是法能灭诸烦恼火,故名为灭。能令行者,心得安隐,故名安隐。能令行者,到正遍知,故名为至。如是等义,皆赞泥洹。又,梵行名八圣道;八圣道中,正智为上;是正智果,所谓泥洹。又,佛所说教,皆为泥洹。故知五阴等门,皆至泥洹。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