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讲《道德经》丨093:人类最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张其成讲《道德经》丨093:人类最理想的社会是什么样子?

00:00
14:19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世外桃源,桃花源中人与世隔绝,安享耕田劳作的宁静幸福。一千六百多年来始终被人们各种惦记,为人们提供了无比丰厚的情绪价值。感觉愉快舒适的时候就说自己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感觉苦恼悲催的时候就希望躲进桃花源请求庇护。其实,陶渊明的桃花源景象,早在老子《道德经》第80章就清晰地描绘了。“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如今老子和陶渊明早已不在,但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国、桃花源是否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呢?请看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一章老子生动描绘了一幅宁静、悠然的社会乌托邦图象!表达了老子理想的社会结构和理想的国家模式。
开头四字“小国寡民”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少人把“小”和“寡”理解为形容词,意思就是很小的国家很少的人民。比如严遵解释为“国有大小,民有众寡”,王弼解释为“国既小,民又寡”。其实“小国寡民”作为一句话是不能没有动词谓语的,“小”和“寡”都是动词,使动词,“小”就是使……变小,“小国”就是使国家变小,也就是缩小国家面积。“寡”就是使……减少,“寡民”就是使人民稀少,也就是减少人口数量。当时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一心都想着怎样“大国众民”,用武力扩大自己的疆土、侵略别国、俘虏民众、增加人口,老子对这种行为表达强烈的不满和反对。“反者道之动”,所以老子提出回到“小国寡民”的主张。
“小国寡民”有什么好处呢?老子接着说:“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让人民珍重生命而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也不必乘坐;虽然有铠甲兵器,也不用陈列。前两句开头两个“使”字意思是不同的,“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的“使”是连词,即使、纵然的意思。“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的“使”是让的意思。“什伯之器”有多种理解,一种解释是指各种各样的器具(包括兵器),一种是有效率十倍百倍的器具,还有一种解释“什伯”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什伯之器”就是指国家军队。究竟哪一种更合理呢?我们比对一下马王堆帛书本就清楚了,帛书甲本这一句都是“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乙本是“使有十百人器而勿用”,可见“十百之器”就是众人用的各种器具。“使民重死而不远徙”的“徙”是迁徙、迁移的意思。“虽有舟舆,无所乘之”的“舟”就是船,“舆”就是车;“虽有甲兵,无所陈之”的“甲”是铠甲,“兵”是兵器,泛指武器装备。“陈”指陈列,一说同“阵”,即摆列阵势。为什么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有船只车辆也不乘坐、铠甲兵器也不用陈列?很简单,因为没有地方用这些东西,一个国小人少的地方,人民生活简单用不了那么多器具,国土面积小用不上坐车坐船,社会安定用不上武器。在这样的社会里,“民重死而不远徙”,不轻易冒险,看重生命,不愿出兵征战,不朝远方迁徙。
老子进一步提出:“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要让人民再次使用结绳记事的办法。结绳记事是远古时期文字发明之前,人民采用的记事方法,在绳子上打结,绳上的结不同的打法,表达不同的含义,本部落的人一看就明白了。老子主张不用文字,重新回复到远古时代,后来庄子也描述了这种原始生活,称之为“至德之世”(《庄子·胠箧》)。当然在当今社会,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很多人以此认为老子反对一切文明产品,回到原始社会,因而是落后的、消极的、出世的,其实这是对老子的误解。老子追求的是原始社会那种原始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追求的是乡村的宁静、生活的淡泊,没有战争,没有争斗,平等自由,简单自足,人人安居乐业。
老子接着描述了这种生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人觉得吃得甘甜,穿得美好,住得舒服,活得快乐。这四句的头一个字“甘、美、安、乐”都是意动词,“甘其食”就是觉得食物甘甜,“美其服”觉得衣服美丽,“安其居”觉得居住安适,“乐其俗”觉得习俗快乐。说明虽然在现世食物不丰厚、服饰不精美、居处不安适、习俗不安乐的情况下,但只要人人都回归自然淳朴的本性,回到恬淡宁静的社会,那么就会有甘甜、美好、安适、快乐的感觉。河上公解释:“甘其蔬食,不渔食百姓也;美其恶衣,不贵五色;安其茅茨,不好文饰之屋;乐其质朴之俗,不转移也。”这既是一个平和、恬淡、清静的心灵家园、精神世界,又是一个和平、安宁、和谐的“理想国”。《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引用这一段话:“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这是已引用了老子《道德经》的话,说明心理状态是最重要的,是最有益于生命健康的。《论语》记载颜回的生活和心态:“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居住在陋巷,住得不好,吃得不好,但他却觉得特别美,幸福不就是一种感觉吗?如果人人都能这样,相互之间就可以相安无事,而不需要依靠政治、法律来维持。在这样一种社会里,社会秩序、人伦关系、道德习俗都是自然、本真、和谐的。
老子最后说:“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邻国之间互相看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见,但人民直到老死都不相互交往。这就是“小国寡民”,每个国家都很小,实际上就相当于一个个自然村,所以鸡狗的叫声都能相互听得见,但那已经是另外一国了,既然是一个国,就有国境线,不能轻易越过,所以“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人民到老死都不相往来。这里说的并不是村落被封闭、行动不自由,而是减少是非、减少干扰。往来多,是非就多,就会被别人干扰,心灵就不得安宁。老子要建构的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不必往来,因为每个人都自给自足、自足自乐,邻里之间互不打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随着鸡狗的叫声,社会祥和宁静,这才是老子真正追求和向往的理想社会和完美人生。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正是老子“理想国”的生动写照。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环境变化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是人们的烦恼却反而增多、幸福指数反而降低,整个社会充满了戾气,怎样消除现实中的纷扰、争斗?怎样消除人心的烦恼、焦虑、痛苦?我们无法做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心中构建一个“桃花源”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怡然自乐,用陶渊明的诗来说,就是“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自由遨游于天地造化之间,不因长生而欢喜,也不因短寿而悲伤。该结束的时候就结束吧,何必再去考虑那么多闲事呢!我想这或许就是老子替我们后人构建的符合“天道”的“人道”世界吧?
那么究竟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呢?请听下一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