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讲,我和你聊了佛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以及佛陀所觉悟到的佛法对自我和世界的基本认识。在上一讲的最后,我和你说,在佛陀看来,我们每一个人所亲历的生命在本质上都是“苦”的。“一切皆苦”是佛陀的人生观。
只要你在生活着,“苦”就是如影随形,不可摆脱的。可如果生活只是“苦”,努力地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又何在呢?对此,佛给出的答案是,生活不可能完全摆脱苦,但正是在摆脱苦的过程中,也就是在“离苦得乐”的修行中,生命的意义才会呈现,真实不虚的智慧才能够获得。
在这一讲,我就和你聊一聊,佛所说的“苦”,以及与“苦”共生并超越“苦”的路径与方法。
生活之“苦”的根本原因:我们是被欲望支配的存在
在上一讲,我和你聊到,当一个人觉悟之后,意识到了“无我”,因此就不会对自己生活和生命中的各种事物和关系有所执着。
但是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觉悟是多么难的事情啊!我们大部分人都执着地追求着生活与生命中的各种事物,倾尽全力地维系着各种关系,尽各种义务和责任,都只是为了能够让“我”的生活维持稳固、持久、不变。
但是,我们的生活经验又再再告诉我们,我们所努力维持的这种稳固、持久、不变的表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而不断变化,甚至消亡。我们对此所有的努力终将烟消云散。为了不让我们的努力白费,我们又必须进行新的努力,如此循环往复。最终,我们发现,为了维系我们在表象世界的“舒适”和“荣光”,我们不能够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状态,我们必须不断地创造新的条件和新的状态,只有通过“新”的事物和“新”的条件,我们才能够把“旧”的事物和条件维系住。比如在收入上达到一定水平后,又需要不断去操心新的事务,花心思维持人情社交,才能维持住这个物质条件。
由此,就形成了一种“永不满足”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在这种“永不满足”的心理和精神状态下,欲望被无止境地创造,在一个欲望还没有满足之前,新的欲望又出现了。我们始终处于不满足、不完满、不自在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苦”。所以,佛教所说的“苦”,不能单从“苦难”的角度去理解。用一个比较贴切的比喻,“苦”就是我们的生活出现了“病变”,这个病无药可医,即便是死亡,也只是了解了此世之苦,从轮回的视角来看,依然没有能够摆脱生活之苦。佛陀认为,这就是“苦”的根本原因。
要消解生活中的这种苦,个体必须放弃我的意识,中止自己的欲望。一旦欲望中止并消灭,我们的生活就将不再受苦困扰,我们将跳出轮回,实现自由。这就是“涅槃”。涅槃是所有生活之苦的终点,也是生活的病变被治愈后的状态。
但是,这只是少数人能够达成的状态,大部分人仍然会在尘世的轮回中遭遇苦。那么,我们大体上会在生活在遭遇哪些“苦”呢?或者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哪些“病变”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品质呢?佛陀的回答是:八苦。
八苦:生活之苦的基本形态
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以及五蕴炽盛苦。这八苦既涵盖了人生的不同阶段,也涉及了不同的生命状态和不同的精神处境。应该说,基本囊括了人生之苦的所有类型。但是,要对生活的本质之苦这个问题进行更深入地分析,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地阐明这“八苦”。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八苦中,最原初也是最根本的“苦”,是“生”苦。因为按照佛陀的认知,每一次的“生”都意味着个体初入或再入轮回,所有的苦都是伴随着“生”这个现象的。所以,如果要克服生命和生活中的苦,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尽可能地把自己“生”的次数,也就是入轮回的次数减少。因此,在小乘佛教中,阿罗汉是佛陀得法弟子修证最高的境界,阿罗汉要成佛,如果勇猛精进的话,一次轮回即可成佛。而如果有所懈怠的话,最多要经历七次轮回。在这个意义上,即便阿罗汉也难免生之苦。
伴随着生之苦的,是老、病和死三种型态的苦。这三种型态的苦是针对的“生”而言的,也就是说,与这三种型态的苦相比,“生”是正面的,老、病、死都是“生”的负面型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假如生也是“苦”的话,老、病、死三种苦反而是对这种“苦”的一种减缓。因此,八苦不是纯粹的苦,而是“苦”的类型学组合。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只体会到一种苦,也不只是体会到几种苦的组合。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某种苦的出现并不一定就是加重了我们对苦的感受。很有可能是,一种苦的出现对于另一种苦来说意味着对这种苦的体验的遗忘、减缓甚至消解。
我们再看所谓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三种是基于情绪、欲望的精神之苦。此种苦是对“生”之苦的强化,换句话说,正由于这三种苦,“生”这个原本为世俗社会所欢喜的现象变得愈发令人畏惧了。
最终,“生”之苦的终极形态呈现出来,那就是“五蕴炽盛苦”。“五蕴炽盛”意味着,我们对色、受、想、行、识因缘聚合所产生的“我”,有着一种异乎寻常的坚持和执着,意识不到“诸行无常”这个基本的佛理,不能够坦然面对世间的一切皆在刹那间流变,也不能接受没有常住与长存之人与事的道理。最终受困于五蕴,终不得自由。
八苦只有佛可避免,即便是阿罗汉,也要经受八苦。对于普罗大众而言,即便修佛,也是无法摆脱八苦的。因此,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与八苦共存,并最终超越八苦的修行方法,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此,佛陀给出了可行的方案。这个方案就是八正道。
八正道的再解释:与苦共存并超越苦的路径与方法
针对八苦,佛陀提出了八正道的修行路径。对于这个修行路径,佛教的各个宗派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共同尊奉的,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刚才是从八苦内部关系的角度,对它们加以理解,相应地对于八正道,我们也需要对它们做分类考察,这样才有助于我们清晰地理解超越与克服“苦”的路径。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不是你进行了八正道的修行,你就真的能够离苦得乐,进入涅槃境界。大部分情况下,我们所有人终极一世或几世都不可能进入涅槃境界。那我们普通人为什么还要了解八正道呢?因为,八正道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个修行法门,我们能够缓解“苦”对于我们生活的侵扰,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与“苦”共存共生,将“苦”转换为激发我们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正向力量。
按照佛陀的教导,八正道分别是: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中的八种修行方式并不是同等的,而是层层递进的。具体来说,八正道分为三个层次:外在的道德约束层次、内在的精神修炼层次和圆满的智慧层次。
外在的道德约束层次主要包括正语、正业和正命,简单地说,就是在话语上、行为上、维持生命的方式上不作恶。通过这三个道德原则的不断实践,无论是僧人群体还是在家居士,其实都能够达到佛陀所说的远离罪恶,行善并且净化自己心灵的状态。这就会在我们自己的周遭构造起保护机制,通过这个保护机制,我们可以缓解“苦”对日常生活的侵扰。
内在的精神修炼层次,主要包括正精进、正念和正定,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禅修、瑜伽基本类似。这种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身心的高度和谐与统一,让我们不受外在世界与自身贪欲的诱惑。在这个阶段,除了“生苦”和“五蕴炽盛”苦外,基本上实现了对其他类型苦的脱离。
而在圆满的智慧,也就是般若智慧的领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正见、正思维,这是修行的最终成果。佛陀所谓的正见、正思维,是修行者最终在知识、思维的层次上,意识到了万事万物都不存在“自性”,就是它们都不具备持久性,是不断变化的,这才是真实的“存在”。这些真实的存在状态,就是“真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旦拥有了这个般若智慧,我们每一个人就能够在自己真实的世界中,体验到各种生活形态的真理性,它是纯粹的“现实”。我们对于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偶然性都能够加以接纳,并把它视为是最为本真的生活。这不过是说,在般若的智慧中,苦不再是涅槃所要逃离的对象,而是般若所要理解,并试图与之共存,进而超越的对象。在这个层次,“生”不是“苦”,“五蕴炽盛”也不是“苦”。
聊到这里,我想你应该明白,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日常的修行能够在外在的道德约束层次做到完美就很困难,更不用说内在的精神修炼层次和般若智慧的层次了。因此,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苦依然是不可避免的,对此,我们必须欣然接受。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毫无作为。通过八正道的修行,我们可以在不同维度和不同深度上去理解、应对并克服我们所经历的“苦”。
从这个视角来看,“离苦得乐”不是一个结果,而是我们不断与“苦”遭遇、对抗、接纳、共存并最终超越的过程。作为一个人,我们始终处于“离苦”的过程中,以佛法为修行指引,就是始终以佛法所教导的理想生活去审视和指引“离苦”的实践。
这就是佛教在生活的层面所教给我们的修行智慧。
如果说,一切皆苦是佛教的人生观,那么佛教的世界观是什么呢?我们在下一讲会和你详细聊一聊。
老师,在前面几讲,您提到过佛教是在社会心理层面对社会病症的“疗愈者”,感觉佛教还是有很强的社会和政治面向。但是如果佛学始终强调的个人层面的修行,无论是外在的道德约束,还是内在的精神精神修炼,亦或是最终在知识、思维层次上达到“真如”,似乎都是把“苦”内化到人本身,让人自己去消化和解决。那么佛教的这种“生活的本质是苦”的人生观,如何能够和它的社会政治面向相结合,有无对社会病症批判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