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 乡村全面振兴新台阶·乡村治理篇三

5-14 乡村全面振兴新台阶·乡村治理篇三

00:00
05:22

乡村全面振兴新台阶·乡村治理篇三

安置点上开起村民协商会



半月谈记者 王紫轩 胡伟杰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新春时节,积石山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展开。为了让重建规划切合群众所急所盼,一场场村民协商会在安置点上开办起来。在石塬镇宋家沟村,半月谈记者现场聆听了一场问与答。


一大早,石塬镇宋家沟村震后安置点外挤满村民。石塬镇党委书记李自蛟简单开场:“重建就要启动了,今天,我向大伙讲方案,大伙向我提意见。”


“各家房屋受损情况不一样,重建不能搞一刀切。”人群中,72岁的何正龙率先发言,说出大多数村民的担忧。


“这个放心。”李自蛟娓娓道来,“重建规划大体分集中安置和原址重建。家里房子在滑坡隐患点上的要集中安置,全县初步遴选了13个大的集中安置点和34个小的集中安置点,公布后选好上报就行。”


“我家不在滑坡点上,能不搬吗?”老人名叫石尕四辈,家里耕地多,搬迁意愿不高。


“可以选择原址重建,政府补贴一部分钱,自己建或者政府帮你建。”李自蛟说,“维修加固的资金没有重建的多,会安排一部分补助,要和村里尽早提出来。”目前,一些补助细则还未定下来,李自蛟等乡镇和村组干部根据国家现有标准予以解答,方便大家统筹考虑。


“大家有问题尽管提。”李自蛟知道,帮群众理顺心结,是协商会的重头戏。一时间,人们纷纷举手。村民石相才犯难地说:“我家得搬迁,但我除了打工还要种地,不想搬太远。”在宋家沟,多数人以种地、养牛羊为生,他们有着同样的顾虑。


李自蛟说:“为了方便大家生产生活,集中安置分大规模安置和小规模安置,前者设施齐全、交通方便,学校、卫生院、污水厂有配套;后者离原来的村子近,种地、养殖方便,大家要自己斟酌。”


面对大家故土难离的情绪,李自蛟劝道:“咱们这儿山大沟深,搬到更发达的地方,生活不愁;大安置点会有产业配套,就业不愁;子孙能享受更便捷的教育、医疗资源,未来不愁,大家要算好这三笔账。”


在李自蛟看来,协商大会有天然优势,本村人聚在一起,能更好地敞开心扉,在短时间内集中反映真实诉求。“协商也是沟通,干群关系更亲密了,村民各抒己见、参与村级事务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李自蛟说,1月中旬以来,石塬镇陆续举行9场协商议事会,疑惑一排解,重建家园的热情就燃起来了。


石塬镇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积福说,“全村开大会”是当地老传统,脱贫攻坚以来,运行机制更加成熟。现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两次大会,既宣讲政策,也与村民沟通修路、建设高标准农田等事宜。


“每次开会,家家都积极派代表参与。”宋家沟村村民王居明告诉半月谈记者,“现在村子发展快了,大家都想了解新政策、新风向,尽力养好牛羊、种好地;同时也想借着开会,给村里招商引资、基础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的工作提提建议。”

积石山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杨玉峰说,村民协商会作为群众说事议事的重要阵地,以村、安置点或村民小组为单位适时召开。基层干部在会上宣讲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回答群众疑问,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为推动各项工作凝聚起强大合力。这无疑是一种值得总结推广的乡村治理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临夏开放大学副校长董彩云:村民协商会是发展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有效形式,村干部与村民常聚在村头唠家常,不仅使村民自由表达意愿和诉求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也紧密了干群关系。村民还在群策群力参与村级事务的过程中,树立起主人翁意识。未来,基层工作者可以进一步探索因地制宜、朴实高效的协商模式,在凝聚村民共识中,推进乡村治理工作提质增效。


支部学习、时政教育,就用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更多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详情,尽在主页橱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