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乡村全面振兴新台阶·乡村建设篇三 短短几年,短板变示范

5-11 乡村全面振兴新台阶·乡村建设篇三 短短几年,短板变示范

00:00
05:08

乡村全面振兴新台阶·乡村建设篇三

短短几年,短板变示范



半月谈记者  姚子云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县,是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基础设施短板严重影响了乡村发展和村民获得感。为走出县域乡村发展困境,横峰县定下目标“全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通过破解人、地、财三大难题,短短几年内横峰县乡村便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心齐,焕生机


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横峰县注重全面发动党员群众,解决“谁来干”的问题。莲荷乡丁家村夏阳组村民理事会会长游高云最先拆除自家围墙,使建设中遇到的阻力减小,难题迎刃而解。“什么事我们自己冲在前,给村民带个好头,大家也就能理解支持了。”游高云说。


横峰县持续优化体制机制,建立“支部生活日”制度,推行党建“1+1”、党员“1+N”模式,探索 1 名支委联系帮带 1 名入党积极分子,1 名党员帮带引领 N 名群众机制,发动党员群众参与村庄建设管理。建立“1+4”乡村治理新模式,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组建理事会、促进会、监督委员会、互助会“四会”组织,为群众参与家乡建设搭建平台,把村里的事交给村民办,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大大提高。

土地活,增幸福


在横峰县姚家乡七甲村“忠义杨家”,村中有个将近800平方米的忠勇广场,可供村民休闲娱乐。七甲村支部副书记杨西福说,这里曾被3栋空心房和1栋废旧礼堂“占据”着,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村里拆废建新,让村民多了一个好去处。


横峰县强化土地综合整治,解决“地在哪”的问题。通过村民理事会,群众自己组织拆除危旧房、围墙,把村庄格局打开。通过“造地复垦”,将腾出的存量土地用于增减挂钩,既解决了耕地碎片化、村庄建设无序化、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也盘活了农村建设用地,获得了一定收入,让村庄道路、休闲健身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规划得以落地。


“苏家塘在落实宅改新政中按照‘一户一宅’的要求,每户只保留一处住房,拆除整治的宅基地划归村集体所有,村里利用这些空地打造菜园、果园、花园。再加上原来如同蜘蛛网一般的乡村电网也都被整齐归置,村庄自然看起来舒心,住起来顺心。”百家村支部书记林志福说。


资金足,展新颜


“乡村建设要真刀真枪地干,就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光靠农村农民自身力量远远不够。”横峰县委书记潘琍说。


为解决“钱从哪里来”问题,横峰县坚持“六个一点”资金筹措机制:向上争取一点、政策融资一点、财政配套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力争市场企业投入一点。3年筹措各类资金 11.4 亿元。


有了人、地、财三方面保障,曾经的贫困县横峰在江西率先完成25户以上自然村“七改三网”等基础设施改造工作,实现了100%自然村干道和入户道硬化、100%农户喝上干净水、100%农户住房安全、100%村庄通电通广播通网络。


平坦宽阔的“四好农村路”、优美怡人的村庄环境,使得横峰县的秀美乡村迅速出圈。横峰县先后获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节约集约用地两项国务院督查激励,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并入选全国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参与采写:余琳)


全国人大代表、上饶市市长邱向军: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瓶颈。横峰县紧紧咬住“全域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这一目标,从优化制度设计、强化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等方面入手,有效破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地、财”三大难题,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秀美乡村建设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如今横峰县的农村既承载着满满的乡愁,又充满了生机活力,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开心、越过越幸福。


支部学习、时政教育,就用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更多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详情,尽在主页橱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