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全面振兴新台阶·乡村治理篇一
“热心肠”涌出来
半月谈记者 李力可
“素华大姐,你家里的插座都老化了,我们给你换一个新的插线板,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用电。”冷玉华是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和林村有名的热心肠,作为村里乡风文明协会的负责人,每周她都要和协会会员一同到村里的独居高龄老人家中走访。
和林村是典型的郊区农业村,村里年轻人在外工作、定居的较多,9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有6名。每次走访,冷玉华都会把老人们的需求写进“民情日记本”,为他们解决生活难题。“村里的事能互相帮上一点,大家感情就深一分。”冷玉华说。
“群众对基层治理的参与度和支持度,是影响治理成效的最大因素。”在和林村党委书记黄秀看来,通过情感联系引导群众参与本村事务,是激发乡村治理的有效途径。
从2016年起,在和林村党委指导下,区人大代表干昌蓉联合3名党员,成立了以村里妇女为主要成员的“巾帼志愿者”团队。“我们的初衷是通过房前屋后的一件件小事,引领乡风转变。”干昌蓉说。
多年来,从发动村民打扫庭院,到邀请物业公司指导家庭整理收纳,再到垃圾分类,干昌蓉带领58名成员,激发了村民参与创建、争相比拼的热情,和林村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除了“巾帼志愿者”团队,和林村村民还成立了以村里老人为主的乡风文明协会,通过“民情日记本”收集和反馈村民诉求、化解村民矛盾;以中青年男性村民为主的利群服务队则“包干”了清掏水渠、疏导交通等村里的“苦活”“累活”。
“村里3个志愿者服务队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利群服务队队长彭建根是一名电工,每到节假日,他都和队员们一起回到村里帮忙。“去年底,我们帮村里残疾村民王易平维修了房屋,排除了安全隐患,巾帼志愿者们则帮着买了床单被套、收拾了屋子,让他能过个舒心年。”彭建根说。
如何激发村民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推动文明乡风建设?黄秀认为,党组织是关键。和林村党委发挥“一核多元”核心引领作用,发动院落自治管委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志愿者服务队、村级群团组织、驻村高校资源等共同参与乡村治理,形成了多元共治模式。
和林村还延伸划分小微网格33个,制定和林村村规民约21条,由老党员带动离退休干部、老体协成员以每周“敲门行动”为抓手,发挥成员经验和威望优势,入户倾听群众心声,做好民情日记。
“以党组织为核心,以情感为纽带,和林村形成了良好的风气、和谐的氛围,为村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内生动力。”万春镇党委书记田平说。
发展是乡村的最大诉求。农民有了收入,就会更加坚定跟党走。和林村发动院落自治管委会,由党员带头担任院落长,协调全村诉求,实现统筹发展。乡村建设上,和林村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导向,通过统规自建和连片租赁模式,实现农用地、建设用地、闲置物业等资源向村集体组织集中,推动村级产业建设“支部主导、村民自治、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近年来,和林村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黄秀说,2023年和林村获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2万元。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君:乡村只有实现有效治理,才能为产业发展和规划建设搭建坚实基础。要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调动全体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观能动性。从和林村的案例来看,无论是志愿服务还是产业发展,都离不开村民的积极参与。镇村干部应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动群众,把农村的乡情纽带升级为治理机制,转化为治理实效。
支部学习、时政教育,就用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更多半月谈基层党建学习系统详情,尽在主页橱窗。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