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为什么说“下”是战胜一切的武器?
大家好!我是张其成。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明人是不喜欢低处而喜欢高处,不喜欢下而喜欢上。不重视也不研究低下的作用,甚至将低下当做不好的东西,造出一些贬义词,比如“下流”“下作”“下贱”。老子却恰好相反,他特别重视低下,他发现低下的作用是巨大的。《道德经》第六十一章详细做了描述,这一章的主题就是“下”,通篇在说一个“下”字。我先读一下:
“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一句:“大国者下流。”是指大国居于江河下流。“下流”现在是个贬义词,其实它的本义就是河流的下游。大家观察一下江河的上游和下游有什么区别?江河是不是有无数溪流慢慢汇聚而成?越到下游河水越宽,最后汇入大海。所以江河最下游是什么地方?不就是大海吗?大海包容万物,承载万物,当然比上流的小河小川宽广而有包容力、承载力。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就在于不拒绝任何一条细小的溪流。先秦李斯说过“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泰山因为不拒绝每一粒土壤,所以才能成就它的雄伟高大。大海因为不拒绝每一条细小的河流,所以能成就它的广阔深邃。一个大国就像大海一样也要不舍弃任何一个百姓。所以河上公说:“大国,天下士民之所交会。”
老子解释说:“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大国处于天下的雌性位置,又是天下交汇的地方。“牝”就是雌性。大国处在下游,下游就是天下的雌性、阴性的地方,也是天下万物交汇的地方。古人看风水,好风水就是在聚气的地方,在阴阳之气交汇之处,这里是生命力最强的地方。老子用“牝”来比喻“道”,比如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说明大国居在下游是符合道的,处在下游是是最安全的,也是最具有生命力的。
老子接着说:“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雌性总是凭虚静战胜雄性,因为虚静处在下位。就人而言,女人比男人活得久,女人的平均寿命超过男人,女人的耐力肯定比男人强,就是因为她比男人柔弱,柔弱胜刚强。所以人的衰老,首先是阳气先衰老。阳气衰在前,阴气衰在后。就一个国家而言,要成就一个大国需要柔弱虚静,要以静制动,并甘居下位。
与江河一泻千里相比,大海是相对静止的。动为阳,静为阴。阴能胜阳,静能制动。这里老子又用了一对反义词——“牝”和“牡”。在第六章中,老子提到“道”就是“谷神”,又叫“玄牝”。“牝”是雌性生殖器,“牡”是雄性生殖器。这两个字的字形就是雌、雄生殖器的形状。指雌性和雄性。“牝”是虚的,“牡”是实的;“牝”是静的,“牡”是动的;“牝”为阴,“牡”为阳;“牝”谦下,“牡”高上。两者相互交合,产生万物。两者比较,又是“牝”能胜“牡”。显然老子描述的是母系社会的状况,可当时老子所处的社会早已是父系社会,他看到父系社会的种种弊端。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争强好胜、尔虞我诈,造成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灾祸不断,所以十分痛心,希望回到母系社会居下、不争、阴柔、虚静的状态中去。
.老子说:“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所以大国用谦下态度对待小国,就能取信于小国;小国用谦下态度对待大国,就能取信于大国。“国”在马王堆帛书甲本中写作“邦”。“下”在这里是个动词,表示谦下地对待。如果一个大国不是强取豪夺,而是以卑下的态度来对待小国,那小国就会信任大国,依附大国。比如春秋时期的齐国是个大国,当年齐桓公采纳管仲提出的亲近邻国、帮扶弱小的建议,对待临近小国的态度温和,通过会盟稳定了大国的地位,维护了区域和平和谐。如果一个小国能以谦下卑下的态度来对待大国,那就一定能取信于大国。比如春秋时期宋国是个小国,宋襄公通过仁义获得大国的认可和支持。他在齐桓公去世后帮助齐国平定内乱,后邀请齐孝公、楚成王会盟,最终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见“下”不仅仅对大国而言,而且对小国也很适用。“下”的作用还在于可以使大国和小国“各得所欲”,各得所愿。
所以老子说:“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因此有的是靠谦下来取信,有的是靠谦下被取信。“或”就是有的。“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取”是取得信任。两句就差一个虚词,一个是“以”,一个是“而”;“以”偏主动,“而”偏被动。“或下以取”是用谦下来得到别的国家的信任,“或下而取”是靠谦下而被别的国家信任。但基本意思是一样的,只要谦虚居下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可以取信于别人,都可以被别人所信任。
老子最后说:“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大国不过是想聚养人,小国不过是想事奉人。两者可以各自满足愿望,大国应该谦下。这里说出了大国和小国的目的,大国的目的只是想“兼畜人”就是聚拢、聚养小国的国土、人民和财产,做法有两种,一种就是用武力侵略小国,必然会带来战争和灾难,带来人民和财产的减少;另一种做法是谦下地对待小国,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就归顺大国了,既不会有战争和灾难,又收服了小国的民心。小国的目的是要保存自己的国土、财产和人民,做法也是两种,一种是用武力与大国抗争,另一种是谦下地对待大国,取得大国的信任,依附于大国,“入事人”,事奉大国之人。这样也能保存自己。可见“下”才是战胜一切的武器。当然“下”是老子对大国和小国同时要求的,但凡有一个做不到,就会有战争,有灾难。
如果大国和小国都能做到“下”,那么“夫两者各得其所欲。”无论是大国还是小国都能满足了自己的欲望,各得所愿,各取所需。但从实际情况看,“小国以下大国”是容易的,但“大国以下小国”则是困难的,所以老子最后强调“大者宜为下”。当今世界,美国无疑是大国,可它哪里愿意为下,它要成为世界的警察,对其他国家指手画脚,它不是以谦下的态度来的而是带着傲慢带着武器来的,结果遭到大家的指责,其他国家并没有“入事”它,它也没有“兼畜”别人,更没有“取小国”,取得小国的信任和支持,就是因为它不愿“下”,只愿“上”的缘故。
当然“下”不仅是对一个国家而言的,也是对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一个人而言的。每一个人都应采用“下”的态度。这是中国人一贯的思想,从《易经》开始,后来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主张谦下。好多人问我《易经》中哪一个卦最好?谦卦最好。除了谦卦,其他任何卦的六条爻辞中都有吉有凶,只有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六根爻都吉的,就是因为谦下、虚心啊。我在喜马拉雅《张其成讲易经》解释谦卦时重点解释过《彖传》:“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大家有兴趣可以听一听。古往今来,凡是仁人志士、高人伟人们都主张谦下、虚心,《尚书·大禹谟》说:“谦受益,满招损。”杜甫说:“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王阳明说:“谦虚其心,宏大其量。”郑板桥说:“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曾国藩说:“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毛泽东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谦下”是一个人的美德,那么一个人的美言美行又是什么呢?请听下一讲。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