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赢不如单打独斗?为何和京津协调发展后,河北经济反而落后了?

合作共赢不如单打独斗?为何和京津协调发展后,河北经济反而落后了?

00:00
04:37

作为中国三大城市圈之一,京津冀知名度最高,然而发展却最为尴尬。因为相比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京津冀无论是协同程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显得相形见绌。

而之所以出现如此尴尬的情况,静夜史认为直接原因在于河北省拖了后腿。是的,如果单拿出来京津两个直辖市和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中前两名城市做对比,京津是丝毫不落下风的。然而当河北加入进来,京津冀就立刻被长三角和珠三角甩出十万八千里。

那么,为何河北的发展会如此不尽人意呢?按理说河北地形地貌最全,区位优势明显,该有的资源基本没啥缺陷,然而河北的经济却越来越难堪。比如2000年,河北的人均GDP达到国内平均水平的87.6%,然而仅仅过了20多年,尤其是经过了10多年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不仅整个京津冀城市圈的经济总量的比例从9.47%下降到8.29%,河北的人均GDP更是跌落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6.6%。

那么,为啥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静夜史认为整个问题一言难尽。如果非要找出原因,静夜史认为至少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是河北的区位,从京津冀三省版图可以看出,京津二市位于河北腹地,占据了河北省最优越的位置。

因为京津的自立门户,河北的省会只能退而求其次。而因为唐山太偏,以及战备的需要,最终河北省省会定在石家庄。但问题是,京津自立门户,却是搬不走的邻居,石家庄虽然是河北省省会,却不得不面临着省会职能被京津代劳尤其是北京代劳的尴尬。

比如北京有最好的教育、医疗和企业,决定了能对河北省形成剧烈的虹吸效应,形成令人瞠目结舌的“环京贫困带”。留给石家庄辐射和带动,也就是虹吸的地区,只剩下冀中南的邯郸、邢台和衡水。省会经济腹地狭小,实力就不可能强,河北省就不可能有凝聚力,所以今日河北省存在感的弱,绝非偶然。

而除了被京津尤其是北京虹吸,河北头上的另一个紧箍咒就是环保。作为祖国的胸膛,河北省的首要职能就是北京的护城河,除了资源紧着北京供应,为北京提供安全保护,更重要的是,为了北京的空气清新,河北不得不在环保领域重拳出击。这让作为工业大省的河北省遭遇了灭顶之灾。

今天的很多人,善于利用马克思注意矛盾论原理,笃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因素,将河北省的经济滑坡归咎于主政人的不作为甚至是乱作为,亦或者鼠目寸光,这对于河北省7000万老百姓而言是极其不公平的。以环保为例,砍掉大量的传统产能,让老百姓失去收入,只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这样的结果是失业的老百姓想要的吗?河北最大的尴尬就在于,它被京津疯狂虹吸,还没有自己的自主权。在京津冀中,河北省的付出是最多的,地位也是最低的。

因为从定都北京,尤其是将北京从河北省内独立出来的那一刻开始,河北就承担起供应北京吃喝,保护北京安全,随时为北京赴汤蹈火的责任。说难听点,河北省,就是为北京服务的。这样一个省份,天生就不可能以经济发展为先,否则一个发达的河北省出现,北京还怎么居高临下地强取豪夺。正是一个半死不活的河北,才符合北京的根本利益。所以,河北省经济不行,根源不在于河北省自身。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