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挑衅,大国无奈?面对立陶宛的频繁针对,我们该如何以牙还牙?

小国挑衅,大国无奈?面对立陶宛的频繁针对,我们该如何以牙还牙?

00:00
09:35

立陶宛,一个令人咬牙切齿的小国。

西汉年间,名将陈汤在率军击败北匈奴郅支单于后,在给汉元帝的上书中写下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之语,不仅彰显了大汉帝国的强盛,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言。

当时的大汉帝国国势如日中天,虽然始终保持着怀柔以远的大国气量,但对侵犯大汉帝国利益的跳梁小丑,即便远在天边也绝不姑息。

事实证明,一味的道德教化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注定只能是一厢情愿,“刚柔并济”才是和平共处的最佳模式。

作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刚柔并济的思想也自然一脉相承。而立陶宛,就是一个需要刚柔并济的小国。

在这个世界上,喜欢我们的国家很多,不喜欢我们的国家也不少,毕竟你无论如何做,都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像立陶宛这样能让我们怒发冲冠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2021年8月10日,中国外交部公开宣布,决定召回中国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政府召回中国大使。关于此事件原因,中国外交部指出:立陶宛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交涉、晓以利害,宣布允许宝岛当局设立“代表处”。

在中国的外交辞令中,最严厉的外交警告是“勿谓言之不预”,这句起源于清康熙41年(1702年)上谕《训饬士子文》中的话,直白意思是“不要说事先没警告过你”,是我国对敌人下达的最后通牒,一般用于战争开始前,比如对印战争、对苏战争和对越战争,深刻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刚柔并济的特征。

而今,没有白纸黑字措辞严厉的警告,中国直接要求立陶宛互撤大使,明显比“勿谓言之不预”的只说不做更能提现我们怒不可遏的态度。

虽然没有断交,但互撤大使本身已经意味着两国关系走到了悬崖边缘,是否断交只在须臾之间。要知道,我国最近一次召回驻外大使还是1995年,因为美国政府允许LDH访美,中方召回了时任驻美大使李道豫。

而我国之所以对立陶宛痛下杀手,在外界看来根本原因在于立陶宛和26年前的美国一样,严重侵犯甚至践踏了我们的核心利益,已直接影响到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

而立陶宛方面似乎并没有寝食难安,相反还有点儿志得意满。在得知中国召回大使的举动后,立陶宛只是在外交部官网发表了“已获知中国召回驻当地大使的决定,并对中国的这一举动表示遗憾”的声明,并且重申“本着一个中国原则,立陶宛决心像欧盟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寻求与湾岛建立互利关系”。

口是心非如此,睁眼说瞎话的本事,确实是得了西方某些国家的真传。

都说坏人不可怕,无知的蠢人最可怕,当前的立陶宛明显属于此类。和台岛保持联系本不是稀奇事,毕竟经贸往来人所共知,但以政府名义,允许台岛设置“代表处”,严重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就必然是作茧自缚了。而且在遭到中国强力反制后,仍然“不改其志”地在作死的边缘继续试探,就非常令人匪夷所思了。

立陶宛真的准备好承受后果了吗?静夜史认为并没有,某种程度上说,立陶宛骨子的“反骨”,比不上现实中的“无奈”。

虽然波罗的海三国在地理划分上属于东欧,但在人文地理上却和北欧更为接近,而北欧一直以来都是反华的重灾区。中国作为黄种人大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时间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创造了震撼世界的成就。然而,今天的世界仍然是西方白人主导,他们自然不愿意看到中国挑战其主导地位。再加上工业体系完善且强大的中国号称“发达国家粉碎机”,一步步断送着西方国家以技术垄断的剪刀差继续对发展中国家敲骨吸髓的局面,所以不仅是美国和北欧,整个欧盟甚至所有发达国家也都逐渐站到了我们的对立面。

立陶宛虽然1990年才摆脱苏联,经济发展发达不足小康有余,但毕竟身在欧盟大家庭,中国的发展直接导致了欧盟的尴尬局面,尤其是减少了欧盟的资金支援,所以立陶宛有“义务”为了自己的钱包坚持反华。

而由于立陶宛数百年来和俄罗斯藕断丝连的尴尬关系,所以立陶宛反俄之心始终矢志不移。而当前的俄罗斯,为了全力对抗西方国家的围追堵截,选择和东方巨龙背对背拥抱,这让立陶宛更加“恨屋及乌”。

当然,即便是数百年的反华传统,亦或是恨屋及乌的现实选择,立陶宛的“变性”都是近几年的事情。

话说1991年苏联解体前后,我国就在9月承认了这个新国家的存在,随后国际社会波谲云诡,中立关系虽然谈不上亲密无间,最起码也是相安无事,毕竟没有领土争端,更没有核心利益的对抗。

但问题是,西方国家在不断绞杀,俄罗斯的反抗也在加码,夹在中间的立陶宛自然是如此多艰。

而除了美俄对抗的激化,中美交锋也是火花四溅,这让立陶宛更加如坐针毡。毕竟无论对哪个大国而言,立陶宛都是一只可有可无的“破碗”,除了自己没人把它当回事。所以为了生存,它必须深谙“墙头草,随风倒”的精神,紧抱大国大腿不放手。

虽然在2004年陆续加入了北约和欧盟,但欧盟长期貌合神离,尤其是英国远走高飞后,为了止损不得不再度匍匐在美国的牛仔裤下,所以立陶宛的大哥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

但就像我认识拜登,但拜登即便清醒也不知道我姓甚名谁一样,除了英日韩等叫得上名字的小喽啰,立陶宛连擦鞋都要预约。所以,对于立陶宛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存在感,比如以反华作为投名状,毕竟叫得越欢,越容易被中国打残,而这样的忠心也必然能尽收美国眼底,让美国善心大发,从而保证立陶宛的外部环境更加安全。

所以从2019年2月立陶宛国安局在年度报告中声称东方某国对该国造成“安全威胁”,开始,中立两国的关系就不再“中立”。

2021年1月,立陶宛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机场使用中国生产的行李安全检测设备;2月,立陶宛叫嚣要退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机制;3月,立陶宛曾宣布年底前要在湾岛设立“经济代表处”;5月20日,立陶宛议会对新疆指手画脚;5月22日,立陶宛外长兰斯伯格斯宣布退出“17+1”合作机制,呼吁欧盟27个成员国一致对外;7月,同意湾岛在立陶宛设立“代表处”......

可以说,人口280多万人且国土面积仅6.53万平方公里的立陶宛,虽然国家不大但能量不小,而这也最终导致了中国的强力反击。

一直以来,作为名副其实的大国,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始终相当复杂,虽然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依然有很多不和。而对于很多小国,我们则一直报以相当的耐心,但却无意间纵容了它们的放纵,比如立陶宛。

对于立陶宛而言,反华能争取美国支援,而且相当安全,毕竟我们不会漂洋过海地给它来上一拳,所以它们才会上蹿下跳嚣张到没边。所以,我们不能“不以恶小而为之”,对于小国立陶宛,我们也要一视同仁地进行清算。就像救不起来的女学生一样,只有将惩罚机制落到实处,让忘恩负义的“人”感受到切实的肉疼,才能杜绝好人难做的事情发生。

只有让立陶宛付出巨大代价,才能真正让其明白触碰我们底线的严重性。

今天的我们,面对的不仅是立陶宛一个小国,还有很多蠢蠢欲动的小喽啰,如果不能有效克制立陶宛,未来必将面临更加被动的局面。

而且,虽然立陶宛人微言轻,但在欧盟内部好歹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着投下神圣一票的权利,所以立陶宛理论上有拉欧盟下水的可能,而这必然对一带一路倡议产生更加严重的冲击。

所以作为有底线的大国,我们不仅要给立陶宛一视同仁的平等,更要给它刚柔并济的态度。而我们通过立陶宛这个敢以下犯上的跳梁小丑,更加明白祖国九九归一,真的不能再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