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怎么了”,男孩偷窥女厕家长不该护犊子 | 新京报快评

“看看怎么了”,男孩偷窥女厕家长不该护犊子 | 新京报快评

00:00
03:26

“我孩子又没有摸着碰着你,看看你怎么了?”很难想象这是一位母亲在得知自己孩子在女厕偷窥后,对当事人的态度。

据奔流新闻报道,近日,河南一网友发视频称,其女朋友在河南宝丰县万象天街一火锅店卫生间被一小男孩偷窥,之后他找到男孩母亲希望其教育孩子,不料这位母亲在视频证据面前不仅没有任何歉意,而且语出惊人。

擅自闯入女厕,偷看别人隐私,这种偷窥行为已涉嫌违法。即便法律不宜对未成年人亮剑,其监护人也有责任予以教育宣导,让孩子明确是非边界。此事中,家长的态度和惊人言论,不仅冒犯了被偷窥者,其对孩子错误行为的袒护,也传递了一种很不健康的价值观。

孩子在成长期,难免有些出格举动。他们是非意识不强,善恶之间的取舍往往容易凭一时兴起。这时,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有责任起到“划线”的作用,哪些行为是不可碰触的红线,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都需要家长在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为孩子的选择“把关”。

其实,孩子每次犯错,都是在给家长提醒,其在成长中还面临哪些问题、又产生了哪些亟待廓清的认知迷雾。家长本应重视这些孩子犯“小错”的机会,并及时纠偏,匡正其成长之路。

但在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在面对孩子犯错这件事上,家长很容易出现两种倾向。要么对孩子求全责备,哪怕犯点小错都要上纲上线,唯恐“一着不慎满盘输”;要么就睁只眼闭只眼,无论多大的错,反正在外人面前不能吃亏。

此次爆出的家长,多少就怀着这般心态。在报道中,该家长先是态度蛮横且大声嚷嚷,男孩则称,进去后俯身是为了找玩具。后在视频证据面前,家长就有了“看看你怎么了”的奇葩言论。

如果说,在事实不清时,家长有“护犊心理”,尚可理解,待到视频已经证实的情况下,家长却试图掩盖事情的严重性,仍然振振有词,就说不过去了。

此事受害最深的,恐怕不是被偷窥者,而是孩子。可以看到,家长的袒护在孩子那已经“奏效”,小小年纪就公然将其有意偷窥说成是在找玩具,而孩子的说辞,显然受了家长“态度蛮横”的影响。

家长自以为在呵护孩子免受“伤害”,殊不知,在其言传身教中,孩子已经学会借势演戏。这种不直面问题、不解决问题,一味站队偏袒的行为,正是一个一个“熊孩子”产生的祸首。

因为涉及未成年人,被偷窥者没有报警,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其中反映的某些家长的教育心态,以及对孩子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值得警醒和反思。无论如何,家教不该这么教,孩子更不能这么惯着。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