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提要:
一、竞争就是要把对手置于迷宫之中
1、心有迷宫,身就在迷宫里
2、心在迷宫时,会不断做出错误的判断
二、阳明心学中的著名比喻——把心比作镜子
1、古人用镜,需常磨
2、佛学中的“镜”
3、阳明心学中的“镜”
三、佛教道教和阳明心学的关系
1、儒释道的三位一体
2、《心经》是阳明心学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
3、把心理解为镜,《心经》就非常好理解
4、《庄子》与心经的联系
5、如是观照:镜子的本质是空
6、苏东坡: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四、阳明心学:磨镜与格物
1、镜子分明镜和昏镜,昏镜需磨
2、人心也需要擦拭恢复如初,是为格物
3、理解明镜之喻,才能理解阳明的格物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吴伯凡。
我们前面讲到阳明如何在战局处于明显的劣势,也就是自己处于劣势的那一方的时候,如何用了短短的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反败为胜,奇迹般地平定了朱宸濠叛乱,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王阳明如何让对手处在迷宫里头。
打仗就是要让对手处在迷宫里头,迷宫不是在身之外,而是在心里。当你的心中有一个迷宫的时候,你就身处在迷宫里。把对手置于迷宫当中的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手的心处在一种迷宫的状态。人处在迷宫时,一个持续的状态,那就是每一步都好像是解决之道,每一步又都是让自己陷入到更大的困境当中,扰乱对手的心智,让对手的心智处在日益加深的迷乱当中。
表面上这一场竞争的开始,王阳明是处在不对称竞争当中的劣势的那一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王阳明又处在一个不对称竞争当中的优势的这一方,这个优势体现在哪里呢?就是他的高维的视角,而这种高维的视角就来自于他的不动心。他拥有一个高配的心智,而对手的心智是低配的。所以这个战争其实是两个并行的故事,一方面是现实的开战,另一方面是心智的开战。对于朱宸濠来说,他就是从迷幻走向迷幻,从慌乱走向更大的慌乱。这就涉及到关于阳明心学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就是幻象对于心的遮蔽损害,阳明心学里头充满着各种的隐喻。
前面我们看到阳明用稻谷到精米的过程,来比喻与心的惟精惟一的状态,如何让心达到惟精惟一的状态?用隐喻来说明一个原理,隐喻是一种相当有效的表达手段。正如孟子说的,我们要让别人明白道理,我们必须要用喻,喻这个词,第一个意思,就是明白,第二个意思就是比喻,就是要用一个对方熟悉的场景示例来说明,让对方明白他尚不熟悉的场景和事实。
阳明心学中用了很多的比喻。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他使用的其中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把心比作镜子。镜子是有明镜和昏镜之比。但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古人使用的镜子跟我们今天的镜子还不太一样。今天我们使用的镜子比较初级,都是玻璃做的镜子,当然我们还有各种镜头。
古人用的镜子是铜镜,镜子的镜是一个金字旁。我们知道铜是很容易被氧化的,铜的表面的光滑程度远不及玻璃镜子,铜镜还原实物的能力远不及我们今天的镜子。在古代有专门的一个职业,就是磨镜师,这些磨镜师就像磨刀匠一样,定期的帮别人去磨镜子,这里头除了使用物理的方法,也就是磨制的方法之外,还要使用化学的方法,在铜镜的表面涂上某种化学物质,去掉铜镜表面由于产生化学反应而导致的镜面的污损,所以一面铜镜时间久了,它会有磨损,它会有污损,它会蒙上灰尘,所以要实时的擦拭。
很多的我们在古代文献里头常常看到用拭镜磨镜之类的动作来比喻,就是修心的功夫。在佛教里头我们可能都听说过禅宗的那个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染尘埃。反过来说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不管怎么样,他们使用的比喻都是镜子。
而王阳明也使用了这个镜子的比喻。他是这样说的,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圣人的心就是一面绝对的明镜,而没有任何的污损。但是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到此已是识得仁体矣。
圣人之心是明镜,但常人之心就是昏镜。有时候甚至说得更明白,说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故圣人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但我们通常是这样的,弘一法师说“思不足则多虑”,我们心老是在动,老是在考虑问题,已经被各种的污物所遮盖驳蚀,表面凹凸不平,拿着这样一面镜子,你去照物的时候,你当然不能够对原物进行清晰的还原,但是我们总觉得是自己照的不好,我们很少去想这个镜子本身的问题。
阳明的高徒,阳明最钟爱的学生徐爱,徐爱说得更明白,心就是镜子。心犹镜也,圣人心如明镜,常人心如昏镜,先生之格物如磨镜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尝废照。经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其实磨镜也可以说磨镜不误照镜功。
关于镜子的比喻,把心比为镜子,这不是王阳明的原创,它来自于哪里呢?它来自于佛教的经典《心经》。
这里头我们先说一说佛教和王阳明的关系,以后还会谈到。王阳明曾经有一个比喻说,圣人之学,当然其实也是指他自己的学问,那就如同是一个三开间的房子,中间是堂屋,旁边是两间房,东房和西房。堂屋是什么呢?是儒家的圣人之所,这两间房一间是佛家的,一间是道家的,但是很多人采取那种排斥的态度,把左边的那间房,也就是佛家的那间房,把左边的那间房划出去,说这是佛家的,我们不要。把右边的那间房划出去,说这是道家的,我们不要。
其实圣人之学应该是一个整体,整体正房这个堂屋是儒家的,但是不排斥我们用佛家和道家的,我们把佛家和道家的某些的思想要素模块植入到我们圣人之学里。
所以我们要了解阳明心学,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作为阳明心学的一个模块的佛学,其中佛学的《心经》可以说是阳明心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来源,而圣人之学是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是人身怀着仁爱和温情的对人世、对万物的一种强烈的关爱,这一点是跟佛教不一样的。但是思想的在佛学的一些概念、一些要素,或者说佛学作为一种思想的模块,我们是可以纳入到圣人之学的。
心是什么?比如说心是一面镜子,这就是来自于佛学的一个比喻。我们不妨看看《心经》是怎么说的,《心经》可以说是佛教里头最短的经,它只有二百五六十个字,按照玄奘的这个译本,当你知道它的背后的基本的隐喻是镜子的时候,你就发现好多话就很容易理解了。
首先是观自在菩萨,然后是照见五蕴皆空,然后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是镜子里头的红色,是红色吗?是绿色吗?它是空,镜子里头啥都没有,虽然它会呈现出各种颜色,其实是什么都没有的。镜中月,水中花,说到底镜中无月,镜中无花,所以在镜子中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你表面上看到的镜子当中是有生和灭,有垢和净、有增和减,其实镜子里头啥都没有发生,所以空中无色,其实就是指镜中无色,是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等等。
当我们把心理解为镜的时候,这个《心经》就特别容易理解了。要不然你不知道。好像他是漫无边界的在描述心的状态,只有当你明白所谓的心就是镜的时候,那他的所有的话你就一下子就明白了。
我自己觉得庄子的一句话能够很好的概括《心经》的意思,尽管庄子没读过《心经》啊,所以说道家和佛家有一种深度的底层的契合。有人说佛教之所以能够传入中国,是因为中国的思想里头有一个接口,就是道家,甚至还出现过所谓的老子,西出函谷关之后,到了西天把他的学说传给了一个叫释迦牟尼的人,然后释迦牟尼的思想再传入中国。
当然这只能是传说,但是从这个传说里头你都能反映出一种,我们都能感受到制造这个传说和相信这个传说的人的心目当中,佛教和道家是有相通之处的。
庄子的这句话叫:圣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它的意思就是说真正的高人把心当做镜子来用,就是让心成为一个镜子。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将和迎都是受外物影响的一种方式,当你把任何一个东西放在镜子面前的时候,它不管你是什么东西,它很默然。
有一句话叫如是观照,你把它放在这,你是一个干净的东西,一件肮脏的东西,一件贵重的东西,一件廉价的东西,是一种冷静、客观、漠然的状态,所以它是好像是有所反应,因为你出现了,只要你出现在面前,镜子你就映照出来。但是我绝对不存储在其中的,因为它的本质就是一个空。
我们听说过一种叫销金窟的东西,就是不管你是多少金子,往里头一扔它就没有的,所以镜子类似一种特殊的消解万物的(东西),所有的东西化为无。当然了,镜子的另一方面,因为它本身就是空无的,你出现它面前的时候,它又呈现出你现在的这个样子,又如实的反应了你,好像你真的在那个镜子里头,其实镜子里头是空无一物。所以圣人能胜物而不伤,胜就是包容尽万事万物,但是他从来不会因为这种包容而受到影响。
苏东坡的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它说的还是镜子,一面镜子,凝然不动的,所以万物在它面前呈现出,它就能够终结或者容纳各种的动,所有的东西都在动,在那个镜子里头它能包容所有动的东西,但是它也是了结了各种动的东西,因为本质上镜子里头没有任何东西,所以它的动也是不动的。
空故纳万境,因为它无限的空,所以它的存储量是无穷大,所以整个世界它都可以包容进来,原因是它本质上是空无一物。镜子的特点就是存储量无穷大,又无穷小,纤毫毕现地呈现出万事万物,尤其是各种的动静都能够呈现出来,但它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动静的,万事万物其实是无一事一物。
只有到这种状态,我们说心的本心是不动的,我们多次讲过,王阳明一再强调心是不动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前面,镜子面前的所有在动的东西,它呈现出来,它在动,所以一方面它在动,另一方面它不动,就是它心没有动,它的表层在动。
阳明在阐述他的心学的时候,他用了镜子这个比喻,这样就至少让我们了解到心的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镜子有明镜和昏镜之分,当他是昏镜的时候,表明他已经不再是镜,因为磨损、因为驳蚀而导致它没办法映照出对象。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物理上的磨,通过擦拭,通过去污,让它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就是心的特点。
当我们失去心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格物。你只有理解了镜子,你才能知道王阳明的格物跟别人讲的格物是不一样的。朱熹讲的格物是去研究一个一个的物,而阳明讲的格物就是格掉、去除在心上的那些物欲、那些杂质,就如同是我们磨镜子、擦拭镜子,来让我们恢复到本心。
还有我们了解到的就是心是不动的,尽管它可以映照出万物,万物在它面前它可以随机而动,但它本质上是不动的。你在镜子上看到了各种的变动,各种的变换,但它在镜子是根本没有动的,因为它是空的。
所以当我们在学习阳明心学的时候,如果你有困惑,你不妨回到这个镜子的比喻,你就可能反复的体悟阳明所说的心是什么,他的修心到底意味着什么,他的格物到底是什么意思。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