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提要:
一、镜子是最具哲学色彩的还原设备
1、镜子的还原思维和叙事方式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
二、《红楼梦》的还原思维
1、《红楼梦》,梦里繁华一场空
2、《石头记》,温柔富贵乡终回青埂峰下
3、《情僧录》,情到僧,有情到无情
4、《风月宝鉴》,美女变白骨
5、《金陵十二钗》,无论金玉皆是石头
三、心是意义的黑洞,是本质的终极的还原
四、事物的三个维度:有无,好坏,多少
1、《心经》在三个维度上进行了清零
2、空无:终极的平等
五、着相与不着相
1、如何不着相:在具体的事物上练心
六、龙场悟道
1、终极还原的能力
2、大无畏和大欢喜
七、狂者气派:处之泰然、不动于心的状态
1、《泛海》处之泰然不动于心的强烈的自由感
2、阳明心学:将有化为无的能力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吴伯凡。
前面我们讲到佛教《心经》的核心隐喻是镜子。《心经》里头没有一个字提到镜子,但是它几乎所有的每个字都是在说镜子。
照见五蕴皆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就是镜子。当然这个镜子只是一个比喻,它比喻心是真实的状态,本真的状态就是镜子。而五蕴皆空,五蕴就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总和。色受想行识,这叫五蕴。色就是可见的世界,这是客观世界。受想行识就是所有的这些我们内心的,我们的心理活动,这叫主观世界。
当你把这个五蕴放在像镜子一样的心面前的时候,它都是空的,因为你看上去好像是真真切切,但是一无所有,所以我们说镜子是一种最具哲学色彩的还原设备,它能够就是将所有的东西还原。
镜子的特点是一方面是映现,什么东西在镜子面前它就映照出来了,这就是它的射的那一面,就是有形的那一面,同时它又是还原,就是照见的所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东西它都是空的,这种还原的思维和叙事方式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文化。
我们先不说王阳明,我们说《红楼梦》,代表中国最高文学成就的《红楼梦》,它用的就是这样一种还原的思维和叙事方式,那种还原让某物现出本来的样子。某物看起来是好的,但是还原到最后它就是空的,从好到了。
我们知道《红楼梦》有五个书名,《红楼梦》只是其中之一,另外四个分别是《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我们知道,这个梦也是一个还原,就是你梦里的繁华,醒来空,好一个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香,不过是一场梦而已。用书中的话说就是,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一种还原的思维。
除《红楼梦》之外,另外四个名字也体现着还原的思维方式和叙事方式,其中一个名字叫《情僧录》,僧是无情世界,情是有情世界,《情僧录》就是由情到僧,就是有情世间回归到无情世间。小说最后的结局是贾宝玉从有情世间回归到无情世间,从一个多情公子变成一个和尚。
《石头记》也是一种还原思维,贾宝玉本来是大荒山无稽山下的一块石头,然后在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走了一遭以后,回头试想真无趣。最后又回到了青埂峰下,又变成了一块石头,所以它叫《石头记》,也是一种还原。
《金陵十二钗》钗是金属,是金子做的,金是出于石头的,不管是玉还是金,本质上都是来自于石头,而金陵它有一个名称叫石头城,这个城市就是个石头城,无论是金还是玉,最终它还是回归于石头。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最后这个名字,《风月宝鉴》这个名字,一种人将美女还原为白骨,也就是骷髅的工具。
这就是《红楼梦》里头的还原的思维和叙事方式,它的五个书名的底色都是空,它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照见五蕴皆空。
圣人用心若镜,应而不藏,就是把心当作镜子一样,任何外在的现象你都能够去映照它,但是绝不让它们滞留在心中,或者说在那个你这种现象的还原,达到本质的还原,现象的还原就是映照它的所谓的形形色色的样子,这是一种现象上的还原,最终是本质的还原,无论是镜中月还是水中花,它都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说它是镜子,像镜子一样的心就是一种意义的黑洞。它是一种本质的、终极的还原。
关于世界上的事物,我们有三个维度,一个是有与无,第二是好与坏,第三个是多与少。
那这三个维度上《心经》说它都是给它清零,不生不灭,所谓不生不灭就是说看上去有,它其实是无,不垢不净,就是它的好坏,在这三个维度上对它进行清零。心就是作为这样一种终极还原的设备和意义黑洞,最后达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它就最终达到了一种无上正等正觉。
就是首先它是至高无上的一种终极的,所有的东西都是相等的,都是终极的平等。然后正觉就是从这种迷梦当中醒过来,叫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个音译,它的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终极的,一切都是平等的。而且是能够从迷梦当中醒来,就是梦里的五彩缤纷,生和灭、垢和净、增和减它都是相等的,等于什么?等于零,等于空无。
我是什么时候理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有一个机缘,就是我很多年前我就去参加朋友的父亲的葬礼,陪他一起去取他父亲的骨灰盒,这个骨灰盒上一个纸条,每个骨灰盒上都有这么两行字,叫永恒的宁静,最终的平等。说的是死亡,但是我想到的是一种空无,这不是悲观,消极、厌世,这里必须得说明,我这里说的不是悲观、厌世、绝望,而是了解了这样一个概念,终极的平等和空无。
我们说了这么多,说的都是佛教的思想。关于王阳明和佛教之间的关系,而有很多的探讨争议。王阳明先后两次去过安徽的九华山,他的思想与佛教的关系非常的微妙,一方面他的思想有意无意的是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有些地方甚至是相当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还有时不时的回避他的思想与佛教的渊源。
当他谈到佛教的思想的时候,常常是以一种批判的立场和口吻在谈起佛教,比如说他说佛教不着相,但是佛教做和尚本身就是着相,他只是在说佛教看似强调不着相,但是经常着相,也在具体的事物上练心,而不是对于那种刻板的佛像的方式去练心。
他这样描述他被贬到农场以后的经历。某之居此,盖瘴疠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而我居之泰然,盖在于我无动于心。就是说他每天跟各种的魑魅魍魉,就是鬼的各种形态,跟他们交游,每天会死三次,而在这样的险恶的环境中,我仍然不动于心,他确实是做到了。很多人被贬谪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哀叹抱怨,而他始终是以一种乐观的心态。
王阳明这个人很有意思,他讲他是个学者,一个士大夫,本人有一个可能大家没想到的爱好,就是他平时特别爱唱歌,不仅自己唱,而且还带着大家一起唱,他讲学的时候讲到最后就是带着这些弟子们,那些来听他演讲的人一块唱歌,有时候唱的那个歌声震天。
还有说到龙场悟道,我们常常会说到一个非常有画面感的情景,那就是王阳明,他有一种终极还原的能力和习惯,在这个他所住的地方,那个地方没有房子,只有一个山洞,一个石洞。
今天那个地方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去贵州修文县,仍然在那个地方,可以去参观,那是一个山洞,非常的简陋,在那个地方居然还有一块石头做的棺材,石棺。刚到那个地方的时候,他一方面非常乐观,同时他有一种决绝的勇气去体验死亡。一般悲观的时候人就有很多禁忌,而他没有,他躺在那个石棺里头沉思:想到此刻我就会离开这个世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他在想如果我现在就死去,在这个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同时他也想,如果圣人处在我的这种境况里头,他像我一样的躺在这个石棺里头,他又是什么反应?
他突然有一种感悟,那就是什么都不可怕,但当你想象你已经死去,然后你马上又感知到你居然没有死去,你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的欢喜,特别的幸运,所以当时他有一种眼前的所有这一些艰难困苦,魑魅魍魉根本不算什么,所以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欢喜,据说他要从石棺里头起来,站在山上大声的呼叫,他要宣泄表达自己内心的那种狂喜。
西方的宗教和哲学讲向死而生,面死而生,王阳明也以他自己的方式,通过直面死亡,通过终极还原而感受到生命的美好,而产生了一种大无畏和大欢喜。
这样一种感受啊,应该说龙场悟道的这种高峰体验,在龙场悟道之前,王阳明也有过类似的高峰体验。他写过一首诗,关于这首诗有不同的传说,比较公认的说法是,当他触犯了刘瑾被打入刑部大牢,那最后被贬到龙场,做一个驿丞。他从北京回杭州,然后到余姚的这一路上,遭到了刘瑾派来的人的追杀。他很勇敢又很巧妙地摆脱了追杀以后,产生了一种少有的强烈的自由和解放的感觉。
他想象自己在惊涛骇浪的海面上架着一叶扁舟,而他内心的感受恰恰又不是身处艰难和险恶之中,所以他写了一首诗,叫泛海,题目是泛舟海上。但是这首诗里展现的情景,又恰恰不是他在惊涛骇浪的海上,而是一种他是想象自己是骑着传说当中的锡杖,就是神仙骑的一种可以飞行的交通工具,锡杖。
“险夷原不滞胸中,恰似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外在的险恶和平静,不停留在胸中,这说的是一种心的状态,你可以马上想到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那种心的状态。险夷原不滞胸中,恰似浮云过太空,不是在惊涛骇浪的海上在挣扎,而是像浮云一样,在广阔无垠的天空当中自由的飞翔。夜静海涛三万里,无比宽阔的海上风平浪静,而如同是在明月之夜,骑着锡杖,伴随着天风在飞翔,就这样一种状态。
从这首诗里头,我们也能感受到什么叫不动心,正是这种处之泰然无动于心的状态,让他感受了一种强烈的自由。王阳明强调说他自己有狂者胸次,他从来不是一个文弱书生,他身上有一种狂者的气派。这个狂者当然不是狂妄,就是一种对出现在眼前的各种的艰难困苦,各种的挑战,处之泰然,这样的一种不动心的状态。因为不动心,所以有一种强烈的自由感,将一切外在的险恶能够像镜子一样的将它还原为空。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阳明关于心的定义,有一种还原思维,能够对眼前的生灭垢净增减有一种清零的能力,或者说让所有的好坏有无多少险夷都有一种将有无化为无的能力,因为这个心不动的时候,或者说心像镜子一样的时候,心就具有了统摄力。
这里我们还是要回到心即理的那个基本命题,就是心就是无,就是不动的状态,无善无恶的状态,不起念的状态才是心的状态,而这种心的状态,一旦动心,你就会被各种的念头摆布,被各种的私欲所挟持,本心就变成毒心,变成了心中贼。
当你的心不动的时候,毒心和心中贼自然就消失,这时候心就回到了理的状态,或者说回到了天心,回到了天理,回到了本心,或者是叫道心。
而一旦动,那你就是人欲,就是人心。所以阳明的心学,的确受到了佛教的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就是一种还原思维,对外在的物,外在的状态,有无好坏,多少险夷,有一种终极还原清零的能力。
在阳明看来,人回到这个状态,就是从人心回归了道心,就是从人欲回归了天理,从盗贼四起的状态回归到一种平静安宁的状态。心一旦回到这个状态的时候,它就是人的状态,仁爱、勇毅。那这种状态恰恰不是佛教所讲的那种寂灭的状态,心如死灰的状态,而恰恰是一种勇毅、豪迈、仁爱,充满着勇气,爱这个世界。就是仁者无敌的状态,这是阳明心学。
总结一下,阳明心学,在阳明眼中,心也是镜子,阳明的心即理的学说,的确是有跟佛教的《心经》以及《金刚经》《坛经》里头贯彻的那样一种不动心,不为眼前的,不为外界的变化、刺激、挑战所困扰,也同时将内心种种的杂质、心中贼、毒心去掉,达到一种不动心的状态,就是一种终极还原的思维方式。
阳明心学当中有着与佛学相同的终极还原的,照见五蕴皆空,用心若镜的还原思维。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它还原到不动心,而阳明的不动心恰恰不是空寂、死的,就是那种寂灭的状态,就心如死灰的状态,而恰恰是一种勇者无敌、仁者无敌的状态。也就是一种高度的自由感和解放感,与天地万物连接在一起的,也就是他后来晚年讲的天地万物同体之仁的状态。这是阳明的心和佛教的心最明显的不同。
今天收获很大,感恩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