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是说了这个随佛身相好这个如实正观,依般若观这个不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就是更进一步的这个阐述剖析。那么今天呢这个下面是较德,就是较量功德。那么这一重较量功德呢是《金刚经》里面第七重较量,那么就是最后一重较量功德。
“须菩提 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 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 得成于忍 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 何以故 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
那么这个第七番较量呢跟前面这个较量功德呢这有些不一样。前番较量功德了,比如说第一番的时候,就是有人以七宝满这个恒河沙数世界布施,这福德啦不及闻持般若、受持读诵四句偈相应的这个福德。百分之一啊,千万分之一啊,不可计数这个分之一啊都不算,都达不到,来显示这个般若的功德殊胜。
那么这里呢,这里就是没有依这个所持诵,乃至四句偈啊这个经名来说,而是对比一个人呢他以恒河沙数的七宝去作布施,那么从事相上跟前面的较量呐所说了是类近的。就是说拿这么多的七宝,周遍恒河沙数,这样的去布施,这个福德那当然是巨大了,不可比拟的,就是不可比方的这个多啦,非常之多了。
那么这样的多呢,那么对比另外一个人,“若复有人”,什么样的人呢?就是这个人“知一切法无我 得成于忍”,就是能够通达诸法无我,能够如实通达诸法真实义,“得成于忍”。那么这个“得成于忍”呢,“忍”是安顺的意思,那么这里讲的“忍”是法忍,就是无生法忍。一般来讲呢,就七地菩萨以上,那这个就是成就无生法忍,那就是修两大阿僧祇劫以后,这是讲无生法忍。那么从初见道,这个生起真实信心来讲呢,也可以说是“得成于忍”,就是真实见道了,这个于此观察了谛实不虚,真正证道了,已经契入了,事实就是如此。所以心里面呢没有丝毫的犹豫,没有丝毫的疑惑。这个在前面做过比方呐,就好像你见到一个东西一样的,你确实已经见到了,不用任何的解释、比方,你已经明明了了,清清楚楚了。因为这个是你真实所见呐,直接的体验呐,那不会需要一个借鉴呐、一个参照啊才得到了解的了,这个时候不需要啦,你是如实所见呐。
那么从“信”的本身来讲呢,这佛法里面对于“信”这个字啊有专门的这个解释。在《百法明门论》里面呐,“信”是一种心所,是一种心理活动。什么叫做“信”呢?这我们讲信佛了,信三宝了,信因果了,信善恶了都叫做“信”。“你信不信呢?”“我信”,“为什么信呢?”“那我信就信了”,那就是不很明确的一个认知,就是非常笼统的一个想法。
那么在这个论书啊,还有经典里面有些地方呢,对这个有一个具体的解说,就是比较明细的一个解释,就是“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这个叫做“信”,这才是“信”的具体内涵。
“实德能”,就是真实的事情呐,有相应的功德作用呐,“能”的话就是可以成就,可以达到,就是“实德能”。“深忍乐欲”呢,就是深深的接纳认可,希望能够获得,能够达到。这个心里面呐没有犹豫啊,没有疑惑了,“心净为性”。这个是“信”的本身特征,这个就称为“信”。那么相应的这个“实德能”呢,那就是三宝、四谛、般若、佛法的真理是真实不虚的,那这个是“实”。那么相应的这个真实不虚的这个三宝、四谛、圣者、法、所说的这个内涵了解了,它就有相应的功德。这比如说我们了解了般若的道理,就能够破除邪执,消除随妄想分别的错误认知,那这个是学习认知般若的功德。那四谛的功德呢,就是认识世间流转呐,认识出世间的清净,修道,那么这个就是会解除、消除我们对于生命呐相应的这个疑惑,那么这个是功德作用。
乃至于我们依这个所学的理观修的时候,你越观修你这个心念反应呢它就会越明了,这个心里面的烦恼啊渐渐的就能够调服,乃至能够对治超越,烦恼断了之后呢那就契入实相了。那么这个的话呢,它就是由这个了解之后,依照这样去做,会达到这样的利益、这样的功效,所以这个就是“德”啦,功德啦。“能”的话,就是佛发心能够这样的渐次成就、成熟啊,那我们薄地凡夫,一般的人可不可以做得到呢?就是这个“能”,可以、可能的一个层面。那么我们也这样去学了,诸佛同证呐,他们是过去发心,先发心先成就,那么你现在先起啊,发心呐,也可以一样的渐次成熟。乃至于你由初闻呐,不懂,不甚了了,到听得多了,了解的多了,渐渐熟悉。乃至于说不仅仅熟悉,还可以运用,观待自己的这个心理状态啊,观察这种种的环境呐,“它是不是这样呐?”它确实就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你会能够生起这个相应来,能够慢慢地解决一些问题,所以这个事情是可能的,不是不可能的。就像比如说禅观一样的,你把禅观的核心原理、核心道理知道了,佛法里面所讲的,然后你照着这个样观念熏修啊,你的心就能够慢慢内敛、集中,那不像以前那么浮躁,那么烦恼,那么扰动,能够比较容易寂静。那么观察境相的时候,境界的时候,这些事情呐它不像原来一样的可以马上把你拉走,它对你的影响力就相对减弱了,那么这个作用就产生出来了,这个就是“能”的意思。
那么就佛陀时代啊,这有很多比丘、比丘尼闻法,得法眼,见真实,入圣道,那么这个是不仅仅佛能够证得,佛能够成就,就是闻的人也能够成就。那么佛法结集了,三藏辗转相续,传布流通这个两千多年啦。这个两千多年当中啊,证见真理的,成就贤圣功德的不可计数,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多个人,很多个人。乃至于今天,这我们这样去学,这样闻思的时候,你也是一样可以成就。即使今生没有成就,但是你种了这个善因呐,比这个没有闻思,没有种善因的人,那就是这个很大一个差距了。你要超出没有闻的人、没有了解的人很远很远,很殊胜。那么你的来生呢就更殊胜了,更容易值遇三宝啊,值遇三宝更容易生起恭敬心呐、亲近心呐,你知道这个稀有性、难得性,不会把他轻易的就看过去,你会生起一个重视的态度。那么这个都是熏闻呐,熏习啊,所得到的作用呐,能力啊。你像我们世间人对某一东西他有认识的时候,那别人看起来不起眼呐,他另具这个眼光,能够知道这个意义,所以他能够在这个相应的领域、相应的范围呢有所作为,能够有所创建,成就种种的事情。那就是他的熏习基础,他的认知基础。佛法呢是有佛法不共的、超过世间的认识基础,那么这个就是“能”啊。那么你知道了,了解到了,相应来讲呢,你心里面呢会抱定这个观念,坚持不舍,坚持不放,这个锲而不舍,就是“深忍”,就是心里面深深地忍可啦。“乐欲”,就是想要达到,只要有相应的际遇因缘,你就会学,你就会去观修、去实践。就是不是说某个环境就可以,某个环境就不可以。在一切相待的这个环境里面,你的方向呐就决定不变,那么这个是信心呐相应的一个力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