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没有事实,只有意见 | 吴伯凡讲阳明心学 | 心即理

14 没有事实,只有意见 | 吴伯凡讲阳明心学 | 心即理

00:00
14:53

本节提要:


一、任何感知都是一种塑造

1、现实中的价值中立极难做到

2、意见如同尘埃一直存在

3、你的世界就是被意向操控的


二、传统儒家的三纲八目与阳明心学

1、何谓“格物”

2、阳明心学:格物就是去物欲

3、如何格物?“发明”——本心发出光明

4、致知就是去心中贼


喜马拉雅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吴伯凡。


前面我们讲的为什么意之所在即是物,心外无物,也更细的讲就是意外无物,因为意是心发出来的一种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功能,心不动的时候它就是心,心动的时候它就是意。我们见到一个东西心动了,其实是起意了,就是产生了某种意念和意愿。而意就会成为一种塑造性的力量,这种塑造性的力量我们自己是看不出来的,我们去看一个东西的方式,去感受一个东西的方式里头它自带了意。


所以任何感知就是一种塑造。现代哲学,我们区分出事实和意见,所谓事实就是不被你的个人的意向性、你的欲望里的立场所干扰的一个纯粹客观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事实,但严格来说我们无法做到这样一种状态。佛教强调“观”,这个“观”是不带评价的去看,观自在菩提,观世音。我只看不评,所谓的价值中立。


我们日常的生活当中,价值中立是极难做到的。我们自以为发表了自己的关于一个事实的陈述,其实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种陈述很可能是一种意见,我们也讲到了意见的本来的意思,就是因意而见,或者说见中带意的那种东西。有点像空气中的尘埃一样。有时候我们到了一个干净的屋子里头,我们会觉得这个屋子里的空气当中是没有尘埃的,但实际上一个光柱打来,你发现空气中全是尘埃,这个尘埃就如同是意见,你觉得没有,但它一直是存在的。


极端的说你的世界就是由你的意见构成的世界,你看见的世界都是被你的意向、意愿、意欲所操纵的世界。当你感知一个事情的时候,在很多时候接下来你是要对他采取行动的。比如说你看到地上有个钱包,这个其实就是一种意见,你是带着欲望看到了这个世界是怎么构成的,根本上说是由你的心构成的。我们细分一点就是由你的意构成的,由你的心发动的,心一念发动就是意了。


所以当我们明白意之所在即是物的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传统儒家的一个不能够回避的概念,这个概念就是格物。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叫三纲领。然后是八条目,这八条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在八条目里头,开头第一个条目就是格物,尤其是朱熹的《四书集注》,被定为科举的权威的教科书以后,格物致知就没有什么好争论了的。所谓格,就是贴近,就是走向物,亲近物,贴近物,达到知。总的来说,王阳明的心学它就是传统儒学的一个发展,它的核心概念都是从儒学来的。


王阳明的整个学术可以概括成十个字,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如果是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致良知。如果是概括成两个字,就是良知。致良知这个说法其实也是来自于格物后面的第二条目,叫致知,还加了一个致良知,就是知也分为良和劣,强调不仅是致知,而且是要致良知。


在朱熹,在二程,他们都是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去研究、去走近物,去贴近物,去研究它,去解析它,形成一种认知。当时有一种很流行的这种说法,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就今天你研究这个东西,明天再研究个东西,时间久了以后,你就会在万事万物当中找到某种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就理。在每一个具体物上的,它都不是真正的理,它不是大理,不是天理。所谓理就是原则,就是规范。那在每一个小事情上,每一件物上你都有这样的小理,然后逐渐的汇集以后,你就能够获得了对于大理,对于天理的认知。


在朱熹看来,理是一个东西,但是它分别在不同的物上显现,显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你接触的多了以后,你能在这些好像是有差异的理上看到统一性。用他的比喻来说,就是看到那个月亮,千江流水,千江月,月映万川,一万条河上,你就能看到一万个月亮,但实际上它是一个月亮。


王阳明刚开始的时候是很信朱子的教诲的啊。不是有一个著名的阳明格竹子的故事吗?格竹子就是观察、研究这个竹子。跟小伙伴一起观察竹子,小伙伴三天就病倒了,他也七天以后一无所获,也是病倒了,所以从此以后他就放弃了这样一个通过研究一个个的物,达到去找到天理的这样一种路径。


我们提到过他的四句教,就天泉正道里面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最近我们一直在讲的内容,都跟这两句有关。那么后面是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个说的就是格物致知,当然顺序它调动了一下。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通过为善去恶,这就叫格物,格物就能致知。什么意思呢?我们后面还会详细的讲,现在只是简单的涉及。


既然意之所在即是物,所有的见都是自带bug,不仅自带偏见,而且有可能是致命的偏见。在此之前,物也许是存在的,但是你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就像那朵花一样,它只有光,散发出光波,而你跟你的眼睛接触以后就产生了颜色。


我们拍照的时候知道,外物是外物,照片是照片,我们在感知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完全意识不到我们看见的这个东西其实是一个照片,是你的特定的认知设备、认知机制塑造出来的一个结果。


既然这个物是你塑造出来的,那我们格物怎么格?这个逻辑就很清楚了,你自带的这些东西塑造了这个物。所谓格物就是去物欲,这个物欲去掉以后你才能够感受到它那个本真的东西。


我们前面说过,人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叫美女,不会把自己的妹妹叫美女,原因就是因为在这里头它不带着这个意。我们在意里头是包含着欲望,凡物皆有欲,就你看到这个物都是带着欲望,所谓格物就是把物上的欲望给去掉。所以王阳明的格物,跟传统儒家的格物的概念是有明显的区别的,那就是所谓格物就是在心上做为善去恶的功夫。那或者简单地说就去物欲,就是格物。


还有我们今天的发明这个词,是心发出来,发出光明。王阳明经常用的是两个比喻,一个是用的镜子,就是说你这个心如果是一枚镜子,你照出来的,那当然是一个模糊的甚至是歪曲的形象。假如你是一个哈哈镜式的镜子的话,你照出来的这个镜像肯定就是一个歪曲的形象。而不管你的镜子是被某种东西给蒙蔽了、污损了,那你造出来的,要不是模糊的,要不是扭曲的,那你要怎么办呢?你应该让心恢复到那个宁静的状态,就是上面没有污垢、没有损坏,才能达到一种正常的状态。这个正常的状态其实是它本来的状态。


还有一种比喻用到的是灯,就这个东西它在这儿,它的颜色是红的,但是在黑暗当中你可能认为它是黑的,或者认为它是蓝色的,那怎么办呢?让你的心发明,发出一种光明,然后照出来,它的本相才能够显现,你这时候就见到物的本来的,它的本相,它本来的样子。这个东西你也可以把它叫真相,你也可以把它叫真理。那这个是什么创造出来的?是心创造出来,这也是心即理。


我们用盲人摸象的这个寓言来说,这七个盲人不停的在争论,说大象是一根柱子,大象是一个梭镖、大象是一根绳子、大象是一堵墙等等。要见到真相的办法就是发明,让你的眼睛发出光明,你看到了真相其实是心发出来的这个真相。


我们现在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明白了要该做的事情,答案就是格物。格物就是格除物欲,这个意你可以说它是欲望,有时候王阳明会把他叫做心中贼,你的被干扰了以后的心,它就是失灵了,当然你不知道它是失灵的,你感受出来的东西其实是个错觉,是一个幻觉。最大的无知其实是不知道自己的无知,这就是达克效应,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弱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认识到自己的弱智是需要很高的智商的,而且常常几乎是不可能。


假如狗会说话,你说这是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狗说你胡说,因为狗它是色盲,它是个黑白世界,你说狗看到的是黑白世界,你看到的是彩色世界,为什么?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背后的原理是认知是生存的派生物。


狗他的祖先是狼,它们的活动规律是昼伏夜出,它们只需要感知事物的形状和移动性,在黑夜当中感受到颜色,没必要,所以它就去掉了。管理学的黄金规则就是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认知的规律也是这样,去掉一切不创造价值的环节。


我们人的眼睛为什么能感受到色彩?我们是夜伏昼出的,我们通过色彩来辨认事物,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任何的认知它都是自带盲目性的。但王阳明的时代他不可能能够像我们今天这样对认知看得这么的清晰,但是他的基本判断是对的,就是我们的感知是自带缺陷的,有时候把它也说成是叫心中贼,就像一个地方本来是好好的,盗匪流行的时候这个地方就不太平了。


那怎么办?王阳明他立即就告诉你,把匪剿掉以后,这个地方就太平了,就恢复正常了。我们的心也可能是这样一种状态,他甚至认为除山中贼易,这些土匪躲在山里头,七八十年都解决不了,这个大难问题,他用了一年零三个月就把这个地方的土匪全部剿灭。那他有一个感悟,就是除这些藏在山里头的土匪是容易的。但是除掉扰乱我们内心的那些土匪就难了,而是说除山中贼易,除心中贼难。


那么我们在心学里头自带一个任务,就是除贼,除心中贼,当物欲格掉的越来越多,几乎到了完全能格除的时候,换句话说,心中的土匪,心中的乱贼,除掉之后,你的知就能够达到一种知了,这种知叫良知,就致良知,这是阳明心学的一个基本的逻辑。格物就是除物欲,就是除心中贼。大家在学心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这跟传统的儒家的学说是有明显的差异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