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149谢重的话为桓玄更为自己

《世说新语》149谢重的话为桓玄更为自己

00:00
06:21

(149)谢重的话为桓玄更为自己

桓玄义兴还后,见司马太傅①。太傅已醉,坐上多客,问人云:“桓温来欲作贼,如何?②”桓玄伏不得起③。谢景重时为长史,举板答曰:“故宣武公黜昏暗,登圣明,功超伊、霍④。纷坛之议,裁之圣鉴⑤。”太傅曰:“我知!我知!”即举酒云:“桓义兴,劝卿酒!”桓出谢过。
  【注释】
  ①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曾出任义兴郡太守,不久离职,还京都。
  ②桓温:任大司马、大将军,公元371年废晋帝为海西县公,并立司马道子的父亲为帝,就是简文帝。这就是下文说的“黜昏暗,登圣明”。桓温曾意欲篡夺,事未成就死了。这里说他欲作贼,就是说他要作乱,造反。桓温死后谥宣武。来:从来。也可能是“末”字之讹,指末年,晚年。
  ③伏:趴下。桓玄既因太傅直呼其父之名,加以大罪,羞愤难当,且怕太傅于醉中施以惩处,所以害怕得伏地不敢起。
    ④伊、霍:伊尹、霍光。伊尹是商汤时的宰相,助汤伐夏桀有功。汤死后,伊尹立汤孙太甲。太甲昏暗无道,伊尹将其放逐于桐宫,后太甲悔过自责,修德,伊尹迎之复立。

霍:霍光(?-前68),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汉武帝大臣,受武帝遗诏立年幼的昭帝。昭帝死,迎立昌邑王,昌邑王淫乱无道,废之,迎立宣帝。昌邑王就是海昏侯刘贺。南昌海昏侯墓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聚落遗址。

⑤裁,裁决。圣鉴:帝王的鉴识。有的译本解释为指太傅的鉴识。我个人认为是“裁之圣鉴”的意思是,纷纭议论是需要皇帝来裁决的。

【译文】

桓玄从义兴郡回到京部后,去谒见太傅司马道子。这时太傅已经喝醉了,在座的还有很多客人,太傅就问大家说:“桓温从来都想造反,怎么回事?”桓玄拜伏在地不敢起来。谢景重当时任长史,拿起手板来回答说:”已故的宣武公废黜昏庸的人,扶助圣明君主登上帝位,功勋超过伊尹、霍光。至于那些乱纷纷的议论,需要皇帝来裁决。”太傅说:“我知道!我知道!”随即举起酒杯说:“桓义兴,敬你一杯!”桓玄离开座位向太傅谢罪。

【读书感悟】

老谢家和老桓家关系其实并不太好,谢安和桓温之间一直有争斗与恩怨。桓温去世后,谢安与王坦之、王彪之共同辅政,并通过肥水之战达到了顶峰,但仍让桓氏治理荆州、江州和豫州。谢安死后,司马道子领徐州、扬州刺史,录尚书,都督中外军事。依靠打压谢氏实现了司马氏对朝政的重新掌握。谢重作为谢家子弟心中的滋味可想而知。司马道子把谢重留在身边任长史,却也是为了制衡王家。从前几则故事中我们知道,司马道子要么借明月夜有没有云彩更漂亮来讥讽谢重,要么借王恭出兵的事来吓唬谢重,搞得谢重提心吊胆。这次司马道子又借酒劲来恐吓桓玄。谢重也是急中生智的一席话,看似在为桓温辩护,帮桓玄解围,其实也是想借人多和孝武帝与司马道子争权的情况,提醒司马道子,关于桓温的各种议论,需要皇帝来裁决,不是我们能讨论的问题。也算是属于明哲保身之举吧,毕竟在那样一样动荡的时代,谢重深知有桓玄在前面顶着,司马道子虽说经常会拿话压自己,但毕竟自己不在风口浪尖上,如果没有了桓玄,司马道子会怎么对自己就很难说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