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150王导值得城市规划者学习

《世说新语》150王导值得城市规划者学习

00:00
05:27

(150)王导值得城市规划者学习

宣武移镇南州,制街衢平直①。人谓王东亭曰②:“丞相初营建康,无所因承,而制置纡曲,方此为劣。”东亭曰:“此丞相乃所以为巧。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③;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④。”
  【注释】
  ①宣武移镇南州: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大司马桓温兼任扬州牧。他先移镇春谷县的赭圻,并在此地筑城,第二年又往东移镇姑孰。姑孰在建康以南,又叫南洲(州)。

②王东亭:王珣(349-400),字元琳,小字法护,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初任桓温掾属,与谢玄俱为桓温所敬重,累迁至中军长史、给事黄门侍郎,于谢安当政时为秘书监。后与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均以才学文章受知于晋孝武帝司马曜,被其倚为心腹,累官尚书左仆射,加征虏将军,领太子詹事。隆安元年(397),迁尚书令。于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为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假节,平乱后加散骑常侍。隆安四年(400)病卒,年五十二。获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号“献穆”,后改赠司徒。有文集十一卷。工书法,董其昌称其“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视为稀世瑰宝。故宫三希堂,就是因为曾经藏有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远帖》这3件乾隆毕生珍爱的书法绝品而得名。

丞相指王导。王东亭意在夸耀自己的祖父王导的街道设计巧于桓温。
  ③阡陌:田间小路,这里指街道。南北方向的叫阡,东西方向的叫陌。条畅:义直又长;畅通无阻。

方:比。促:狭窄。中国:中原地区。
  ④纡余委曲:曲折。
  【译文】
  桓温把治所移到南州后,他规划修建的街道很平直。有人对东亭侯王珣说:“丞相当初筹划修筑建康城的街道时,没有现成图样可以仿效,所以修筑得弯弯曲曲,和这里相比就显得差些。”王珣说:“这正是丞相规划得巧妙的地方。江南地方狭窄,比不上中原。如果街道畅通无阻,就会一眼看到底;特意拐弯抹角,就给人一种幽深莫测的感觉。”

【读书感悟】

南京的地形类似汉字“爪”,“平撇”为城东偏北的紫金山;“竖撇”为北边江边的幕府山、狮子山、八字山;“竖”为富贵山、九华山、鸡笼山、鼓楼岗、清凉山;“捺”为城外的菊花台、雨花台。所以城中地形类似盆地,地势也是东高西低,王导营建当时建康(南京)也只能顺应自然地理,天造一半,人造一半。街道拐弯抹角不仅是为了审美上的神秘感,还因江南多雨,为了方便雨水的引流,也需要高低起伏的道路。王导的建城思路现在看来仍然很科学,反观我们现在很多城市建设却怪象迭出。要么过于雷同,千城一面、万城同景;要么太追求所谓的地标,奇型怪状、丑陋不堪;要么规划混乱,城市街道像拉链一样,修了挖、挖了修……城市规划者应该像王导学习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