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从政之道◎安居乐俗——保境安民的李昇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从政之道◎安居乐俗——保境安民的李昇

00:00
08:13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①;使民重死而不远徙②。虽有舟舆③,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④。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释】
①什:十。伯:百。②徙(xǐ):迁移。③舆(yú):车子。④结绳:远古时原始人没有文字,在绳上打结来帮助记忆。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徙。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使人民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适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
【解析】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小国寡民。在老子的“理想国”中,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不用智能,自得其乐。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宜过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其中,“小国寡民”指的是满足于地域有限和人口不多的现状,而不试图通过武力来建立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什佰”为古代士卒部曲的名称。什,十人,是由十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中的“班”;佰,百人,是由一百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里两个“排”的规模。“重死”即不轻死,也就是不拿着生命作赌注去冒险。人们只有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不会任意伤害他人的性命。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从前面的诸多章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征:战乱、压迫、贫瘠、饥饿、荒淫、贪婪……面对这样一个时代,老子为我们设计出了一个“理想国”的模式:国家规模很小,就像一个安静的村落;国中的百姓很少,但是人人富足,生活安定,各种器具应有尽有,但是人们都不去使用这些器具;统治者清心寡欲,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人民的身上,也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使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此外,国中的人不向远方迁徙,他们虽然有船和车等交通工具,但是从不乘坐,而是徒步行走在路上;天下相安无事,即使拥有实力雄厚的甲兵,也没有用武之地;使人民回复到使用结绳记事的远古的自然状态中去。结绳记事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那个时代没有战争,人们自由自在,和睦相处,都过着自然、纯朴的生活。这种单纯质朴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心驰神往。即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美好。那么,小国寡民能不能实现呢?其实,这种社会曾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不过那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远远没有老子所说的那么富足罢了。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俗”指的是全部现实的生活方式,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道德、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总和。在这里,老子以一连串的排比来描绘他心目中理想社会的场景:在这个社会里,有甘甜美味的食物可供食用,有华美舒适的衣服可供穿戴,有安适的住所可供居住,有令人愉悦的风俗可供享受。在一般人看来,这些都是些极其简单的生活需要,而老子曾说过,真正的富足就是知道满足,所以这种简单生活需求可以使人类生命的价值得以提高和升华。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本章的末尾,在这里,老子通过描绘“小国”里的人们的生活和交际情况,道出了老子的处世观和生活态度。老子认为,相邻国家的百姓之间要“老死不相往来”。不过,这种态度也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都知道,老子向来反对“多智”,他认为人民心智伎巧过多就会导致祸乱,所以他不主张人们往来。
从政之道
◎安居乐俗——保境安民的李昇◎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理想国模式。在这个国度里,地域不广,人口不多,但是人人富足,统治者清心寡欲,不轻易发动战争,也不干涉百姓的生活。五代十国时期,李昇治下的南唐,就是对小国寡民的真实写照。
李昇本是南吴主徐温的义子。顺义七年(927),徐温去世,李昇掌握了南吴政权的大小事务。十年之后,李昇篡夺南吴大权,即皇帝位,国号大唐,史称南唐。
登上帝位后,李昇施行仁政,爱护百姓,积极为百姓谋福利。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实现国富民安,李昇制定了一项基本国策,即保境安民。在他看来,南唐的力量与中原政权的实力相差悬殊,不宜与之正面交锋,因此其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万不得以时才抵御外敌的攻击。
李昇在位初期,江淮地区连年丰收,南唐积累了大量财富。这时,群臣都建议他乘着北方混乱之机,迅速出兵北伐,光复原来唐朝的领土,李昇却说道:“我自幼在军旅中长大,经常看到战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现在能使百姓富足、安定,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还要奢求什么呢?”

李昇治理南唐,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
在南唐的周边国家中,吴越民丰物埠,统治者很昏庸,然而李昇一直与之和平相处。有一年,吴越国发生了大火灾,宫室和府库都被烧了,兵器铠甲也已经全部被烧毁。这时,大臣们又建议李昇“趁火打劫”,一举灭掉吴越。可是,李昇非但不答应,反而派人到吴越去慰问,还送去大量物救济资。这样,两国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好了。
对于李昇不用兵的行为,很多大臣都表示了不满,尤其是冯延巳,他甚至还当着李昇的面讽刺道:“田舍翁怎么能成大事呢!”李昇听到后,却也不生气,仍旧坚持自己的主张,一心一意地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因为没有战争的巨大消耗与需求,百姓也得到好处,一是生活安定,二是赋税较轻。
在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李昇也在处理内政方面多有建树。李昇勤于政事,尽量减轻百姓赋税。他还派使者到各地去调查记录各户农田的肥瘠情况,然后分出等级纳税,百姓们对这一举措十分称赞。自此之后,江淮一带调兵和征收赋役时,就以土地的肥瘠为标准,这就避免官吏从中剥削,大大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李昇治理南唐,之所以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除了担心战争给百姓带来灾难外,还得益于他对当时形势的准确分析。当时,朝臣宋齐丘和冯延巳都建议李昇消灭弱小的吴越和闽国,李昇就对他们说道:“吴越的钱氏父子总是奉事中原政权,发兵攻打,只怕会招来中原的军队,到时我们很难占到便宜;闽国地势险要,土地贫瘠,即使发兵攻打取得胜利,恐怕也得花上半年以上的工夫,这势必导致劳民伤财,而且当地人好作乱不好治理,因此不宜攻取。总之,正如孟子说的那样:燕人攻打齐国,惊扰了四周的邻国;即便仅仅得到尺寸之地,也会为天下人所唾弃。我不想落这么个结果。”
正是由于李昇实行了保境安民的政策,加上他治理有方,所以南唐才成为五代十国时期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地方。李昇作为一国之君,对江淮一带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处世之道
◎甘食美服——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小国寡民”是老子的政治理想,它要求上到统治者,下到黎民百姓,都要做到清静无为,这实在是难以实现的。不过,在历代文人的笔下,倒出现过一些小国寡民式的理想场景。东晋诗人陶渊明,就通过一篇《桃花源记》,描绘了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活图景。
《桃花源记》的故事,讲了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以打渔为生的人。有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的远近。走到一片陌生的水域,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流的两岸。桃林有数百步宽,其中没有其他树,花朵鲜艳,青草美丽,坠落的花瓣繁错交杂。渔人感到很惊奇,继续往前走,想看林子尽头是什么。结果他发现林子尽头是溪流的源头,源头旁边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一个小洞,隐约能够从洞中看到一些光亮。渔人于是离开船,从洞口进去。洞内开始比较狭窄,一个人只能勉强通过,而越往前走则越开阔。走着走着,突然前面一片光亮,呈现出了一大片开阔地,这里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幽美的池塘、茂密的桑竹。田间小路也交错相通,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之声。接着,他也看到了一些人,这些人来来往往地在田间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打扮,和桃花源外的世人差不多,而老人和小孩,都逍遥快乐。
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就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回答了他的问题后,便有人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全都来凑热闹,并和渔人交谈。渐渐地,渔人便了解了这里的情况。原来这些人的祖先在秦朝时,为了躲避战乱,带领着自己的妻子儿女及乡邻们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也没有出去,就此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桃花源里的人还好奇地问渔人现在外面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汉朝的存在,更不必说魏和晋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村中的人都很惊叹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把渔人请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食来款待他。渔人待了几天以后,告辞离去了。渔人离开时,一路上作了标记,但回头试图根据路标重新找到桃花源时,却再也找不到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