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从政之道◎弱能胜强——刘秀以柔道得天下

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从政之道◎弱能胜强——刘秀以柔道得天下

00:00
13:09
◎第七十八章 柔之胜刚◎
【原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①,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②,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释】
①垢(ɡòu):屈辱。②祥:吉利的。
【译文】
天下最柔软的莫过于水了,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水的,因而水是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得了的。弱小的能战胜强大的,柔软的可以战胜刚强的,天下没有人不知道这个道理,但就是没有人能这样做。所以有道的人说:能够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称得上是国家的君主;能为国家承受祸患的人,才配做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话好像是在反说一样。
【解析】
这一章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后半部分说如果一个人能够承担国家的污垢和不祥,那么他就会成为国家的主宰。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在前面的章节里,老子曾经介绍过水的特性,如柔弱、顺畅、坚韧,还有顺势而为、甘居下位等。在老子看来,天下的事物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它却是最坚强的,所以没有事物可以代替它。为什么说“莫之能胜”呢?这是因为老子所处的时代,有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都无法对其作出科学的解释,所以常常用神化的力量进行曲解。例如,当洪水气势汹汹地袭扰人类的时候,我们就称洪水为“猛兽”,并认为这是上天在惩罚我们。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这里,老子说天下人都懂得了柔能胜刚的道理,却很难像水那样以弱胜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从小就被灌输一种争先、争强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变得争强好胜起来。然而,真正的强者是不争的,如果一味地争强好胜,就不会像水那样甘居下位、温顺坚韧,那么也就不算是真正的强者了。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受”意为主动接受,自觉承担。“垢”这里指的是外国的侵略。在这里,老子引用圣人的话来说明君主应具备的品德,即能够承受国家的耻辱和灾难。所以,只有做到不以自己的荣辱为荣辱,为了国家不惜忍辱负重,这样才配称为一国之君。例如,春秋末年勾践灭吴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在本章的末尾,老子以“正言若反”作结,这句话如何理解呢?老子在此说“正言若反”,与原文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承接了上文所说的水的柔弱和刚强。在老子看来,人们所说的、所认定的东西,其结果恰好与事实相反,人们不能认识大智大慧,把大智大慧视作愚蠢,结果自己处在愚昧之中还自认聪明,以至于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这句话是老子对整部《道德经》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
从政之道
◎弱能胜强——刘秀以柔道得天下◎
水是柔弱的,但是它能攻克坚硬无比的石块,也能侵蚀强硬之物。同时,水又是卑下的,因此,在这一章里,老子希望统治者能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百姓实行柔道,也就是无为而治。

刘秀避敌主力,率部袭击昆阳,最终取得昆阳大捷。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以柔道处世,以柔道治国的成功事例,这些事例早就证明了柔道比刚道更富有优势。东汉光武帝刘秀,从始至终贯彻柔道的原则,他不仅在为人处世上以柔为主,在政治、军事诸方面也都体现出这种精神,他把老子的柔道发挥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刘秀二十八岁时,与兄长一起聚众起义,反抗王莽的统治,并加入到绿林军当中。王莽得知后,特命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前去围剿。面对强大的敌人,刘秀决定避敌主力,放弃阳关,率领部属退到了昆阳,取得昆阳大捷。
昆阳之战后,刘秀、刘縯兄弟的威名日盛,这就引起了绿林军中一群义军将领的嫉妒,他们向汉朝宗室、更始帝刘玄进谗言,说倘若刘縯不除,终究会成为大患。刘玄听后,果然杀死了刘縯。
当时,刘秀正在父城,他听到兄长被杀的消息,十分伤心,痛哭了一场,然后立即动身前往宛城。他见了刘玄,没有责问刘玄,只讲自己犯下的“过失”。刘玄想试探刘秀是否出于真心,于是谈起了昆阳之战的胜利,并说刘秀立下了大功。刘秀心里明白刘玄的意图,一点也不自夸自傲,而是把功劳归于诸将,刘玄心里非常满意。回到住处,刘秀逢人便主动示好,绝口不提哥哥被杀之事。他不穿孝服,如往常一样吃饭,与平时并无两样,毫无异常。刘玄见到这种情况,反觉得自己有些对不住刘秀,从此更加信任他,并任命他为破虏大将军,还封他为武信侯。其实,刘秀一直忍着兄长被杀之痛,数年以后,他想起这件事,还经常流泪叹息。但是,他心里很明白,自己当时还没有能力与平林、新市两股起义军抗衡,所以只好隐忍不发。这样,刘秀既保全了自己,使自己免受灾祸,同时又在起义军中赢得了同情和信赖,为他日后创建大业创造了一定条件。
刘玄进入洛阳之后,打算派遣一位亲近且有能力的僚属去安抚河北一带,刘秀知道这是一个发展自己势力的机会,就托人在刘玄面前推荐自己。刘玄同意了刘秀的请求,便任命他为大司马,并命他立即动身前往河北。刘秀来到河北后,每到一个地方,一定要接见当地官吏,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政,恢复汉朝的制度,并释放狱中在押的囚犯,慰问饥民。刘秀的所作所为,均顺应了民心,所以官民都很喜悦。

刘秀待人处事以宽厚为怀,注重延揽人才,很快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刘秀刚到河北的时候,兵少将寡,地方上的官吏很轻视他,没有人听从他的命令。但刘秀能够广募人才,收揽了如邓禹、冯异、寇恂、姚期、耿纯等一批贤能之士,他利用这些贤能之士招兵买马,很快壮大了自己的力量。刘秀又联合信都、上谷、渔阳等地的官僚集团,取得他们的支持,这样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刘秀在经营河北期间,以德服人,民心都归向了他,统治也较为稳定。
刘秀之所以施行“怀柔”政策,是因为他懂得“柔能制刚,弱能制强”的道理。即使在治军的时候,他也以宽柔的“德政”去收揽军心,很少像其他人那样,以刑杀立威。这一点在收编铜马义军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当时,刘秀招降了铜马义军,并封这支义军的主帅为列侯,但是刘秀的部将担心义军不听指挥,认为他们不是真心实意地归顺刘秀。而铜马义军的将士心里也十分不安,他们害怕得不到汉军的信任而被杀害。在这种情况下,刘秀为安抚军心,就下令汉军各自归营,自己一个人骑马来到铜马军营,帮助他们一起操练军队。铜马义军的将士看到这种情况,纷纷议论说:“肖王(刘秀)如此推心置腹地相信我们,我们怎能不为他效命呢?”待到操练完毕,刘秀才把义军的将士分配到各军营之中。铜马义军对刘秀的做法十分感激,都亲切地称他为“铜马帝”。
公元25年,刘秀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又有同窗好友自关中捧赤伏符前来求见,建议刘秀称帝,以兴复汉室,并说刘秀称帝是“上天之命”。刘秀先是推辞一番,汉军诸将认为这是众望所归,所以一再请求刘秀称帝。终于,刘秀答应了众人的请求,正式称帝,定年号为建武。称帝之后,刘秀开始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而他的主要敌人是推翻新莽的义军。此时,刘秀仍旧贯彻以柔道平天下的思想,这对他迅速消灭敌对势力,最终一统天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处世之道
◎示弱于敌——康熙智擒鳌拜◎
在老子看来,人要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战胜坚强之物。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就足以证明这点。
康熙帝是清朝前期杰出的君主,他在位六十一年,其文治和武功为清朝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后来,人们把他和雍正、乾隆的统治合起来称为“康乾盛世”。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刚刚八岁。顺治帝临终之前,曾留下遗诏,命令四位辅政大臣帮助年幼的康熙处理国家大事。这四位大臣分别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其中最有权势的就是鳌拜。
鳌拜,姓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鳌拜的伯父费英东早年追随清太祖努尔哈赤南征北战,是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二哥卓布泰为清初著名的将领。鳌拜本人亦战功赫赫,获封二等公、议政大臣、侍卫内在,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康熙帝即位以后,鳌拜虽然在四大辅臣中地位最低,但是由于索尼年老多病,遏必隆生性懦弱,苏克萨哈因曾是摄政王多尔衮旧属,为其它辅政大臣所恶,所以鳌拜最终得以擅权。
鳌拜独揽大权以后,仗着自己手握重兵,就独断专横,甚至违逆康熙的旨意,康熙皇帝决心设计除掉鳌拜。康熙清醒地意识到,如果现在公开跟鳌拜翻脸,无疑是以卵击石,吃亏的肯定是自己。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外松内紧,尽管内心十分恼火,表面上却比往日更加谦恭。康熙帝以娱乐为名,在贵族子弟中挑选出一批少年入宫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都长得矫健强壮,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习摔跤,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理。康熙一连几天都不处理政事,这让鳌拜有些摸不着头脑。为了弄明白康熙这几天在宫里做了些什么,鳌拜决定到宫中去探个究竟。
这天,鳌拜见康熙早朝后匆匆离开朝堂,于是派自己的眼线四处打探皇帝的踪迹。得到消息后,鳌拜便直奔康熙跟侍卫们一起“玩耍”的布库房。来到门前,鳌拜也不让太监们通报一声,自己不动声色地走了进去。这时,他看到康熙正满头大汗地跟一群少年厮打在一起。鳌拜不知道这位少年皇帝搞什么名堂,他见康熙并没有注意自己,但是他也不能就这么离开,总要说点什么才好,于是向康熙说道:“皇上,臣鳌拜有事要奏。”
其实康熙早就知道鳌拜进来了,但是一直装作没看见,这时他听到鳌拜开口讲话了,便故作惊诧地说道:“鳌中堂,有什么事儿明天早朝再说好了。你看看我的这几个布库,身手还可以吧?”康熙说话的时候心不在焉,好像鳌拜的到来打扰了自己的玩耍,有些闷闷不乐的样子。鳌拜见状,多少有些不满,于是向皇帝说道:“陛下的这些布库自然出手不凡,不过也只好耍一耍罢了。”鳌拜这样说,一来表示自己的不满,二来这些布库少年也确实入不了“满洲第一勇士”的法眼。康熙听罢,装作少不更事的样子,对鳌拜说道:“这么说,鳌中堂是瞧不上这些布库了?让他们来陪鳌中堂玩玩如何?”鳌拜一向对自己的武功颇为自负,这时听到康熙言语相激,便想跟这些少年们比试一下技艺,同时还可以趁机威慑一下这位少年皇帝。想到这里,鳌拜脱掉朝服,以一对十与康熙手下的布库厮打在一起。这些少年哪里是鳌拜的敌手?一会儿功夫,少年们就一个接一个地被鳌拜打倒在地了。康熙见鳌拜如此勇武,心中既敬佩又畏惧,便对鳌拜说道:“鳌中堂英勇神武,不愧为满洲的第一勇士,有鳌中堂尽心辅佐,朕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鳌拜见康熙不停得“奉承”自己,自然有些志得意满,不一会儿就告退出去了。自从入宫试探了少年皇帝之后,鳌拜心中不免暗喜,在他看来,康熙毕竟是个孩子,既贪玩又胸无大志,所以更加肆无忌惮了。不过,鳌拜还是不太放心,于是又想出一个计谋来试探康熙。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鳌拜一直没有上早朝。他是想躺在家里装病,让人时时观察康熙的反应。

鳌拜独揽大权。
鳌拜一连几天不上朝,康熙心里自然明白他的意图。为了麻痹鳌拜,康熙装作焦急万分的样子,第一天没见到鳌拜,就几次派人到鳌拜府中询问其病情。第二天没来,就有些坐立难安了。到了第三天,康熙索性连摔跤都不玩了,亲自到鳌拜府中来慰问。鳌拜听说康熙亲自来探视自己,心里有说不出的得意。康熙来到鳌拜的府邸后,鳌拜也还照旧躺在床上,没有起身迎接康熙。“鳌中堂,身体好些了吗?这几天不见鳌中堂上朝,朕的主心骨都没了。”此时,康熙也不管鳌拜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进来就径直走到鳌拜的床前,然后拉着他的手询问病情。鳌拜虽然心里得意,但还是不敢表露喜色,而是装作羞愧不已的样子说道:“陛下,臣罪该万死,不能为皇上分忧,已经是惶恐万分了。今天又劳烦皇上亲自前来探视,臣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他一边说,一边作势要挣扎着坐起身来。康熙见状,连忙扶他躺下。就在这一瞬间,鳌拜别在腰间的短刀露了出来。这一下非同小可,屋子里的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康熙的侍卫们手扶兵刃,担心鳌拜造反弑主。然而,这时鳌拜却一动也不动,他眼睛紧紧盯着康熙,看看这位少年皇帝会作出什么反应。康熙不动声色,他看了一眼身边剑拔弩张的侍卫,镇静地对他们说道:“咱们是在马背上得来的天下,刀不离身是我们的习惯。鳌中堂身为我们满洲第一勇士,自然也是刀不离身。如此多怪,真是大可不必。”此话一出,屋子里的紧张气氛立刻变得和缓起来。康熙在不经意间化解了一场灾难,足见他的沉着与冷静。过了一会儿,他带着侍从离开鳌拜的府邸。鳌拜见康熙对他如此敬重和信任,心里就更加放心了,自此以后便不再担心康熙了。鳌拜心想,既然皇帝喜欢玩布库的游戏,那就随他玩好了,他玩得越投入,就对自己越有利,因为这样的话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独揽朝政了。
康熙利用鳌拜的麻痹大意,为自己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他一方面在鳌拜面前继续装出毕恭毕敬的样子,一方面抓紧时间来训练自己挑选的布库。自从上次试探过鳌拜的身手,康熙就意识到,必须要强化训练,才能合众人之力对付鳌拜。到了这个时候,那些原来只是玩布库的少年都已经被训练成了武功高强的死士。康熙帝眼看时机已经成熟,便毅然决定出击扳倒鳌拜。

康熙智擒鳌拜。
康熙八年(1669)五月的一天,康熙单独宣召鳌拜进宫。鳌拜接到诏书就进宫了,心里没有丝毫的戒备,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厄运即将来临。他刚跨进宫门,脚步还没有站稳,只见从宫门两边涌出一群少年,一齐朝他扑过来,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布库房的少年们就把他按倒在地了。就这样,权势熏天的鳌拜被擒住了。康熙智擒鳌拜,不仅仅是单纯的“擒”,康熙故意给鳌拜制造了一种假象,让鳌拜误以为康熙只不过是个玩世不恭、胸无大志的皇帝。鳌拜独揽朝政已久,但是康熙却巧妙避免了与鳌拜的正面对抗,用假象来迷惑鳌拜,使其麻痹大意;暗地里又精心训练了一批武功非凡的死士。同时,康熙帝还在鳌拜面前示弱,假装自己没有能力处理朝政,让鳌拜觉得皇帝离不开他。这样便大大降低了鳌拜对康熙的戒心。这个时候,康熙只需要看准时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制服鳌拜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