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 从政之道◎圣人不恃——周公辅政不贪功

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 从政之道◎圣人不恃——周公辅政不贪功

00:00
13:12
◎第七十七章 功成不处◎
【原文】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①,其不欲见贤②。
【注释】
①处:有“占有”的意思。②见(xiàn):通“现”,表现。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位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弓弦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拉满一些。所以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剥夺不足的用来奉养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把有余的拿来补给天下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功高,有所成就而不居功自傲,他不愿表现出自己的贤能。
【解析】
这一章讲天道的法则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和人类社会的情形恰好相反。圣人成功后不居其功,正是效法天道的法则,用自己的有余补天下的不足。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在这句中,“损”与“抑”指的是节制的意思。“不足”与“下”可以理解为“因弱小而一无所有”。事实上,这里的抑、举、损、补,它们作为动词,都指的是为整体的和谐而作的一种协调工作。另外,这里的高、下、有余、不足都是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在这几句中,老子以天之道与人之道作比较,突出天之道的博大和人之道的渺小,从而得出人之道要效仿天之道的结论。在阐述天之道的时候,老子把天之道比喻成张开的弓箭,人们张开弓箭目的是为了射捕猎物,所以箭头的方向要随着猎物位置的移动而改变,高了压低它,低了抬高它;有余的就减少,不足的加以补足。因此,天之道就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的。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阐述完天之道以后,老子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人之道。什么是人之道呢?就是人类统治者所奉行的社会法则。人之道与天之道截然相反,人之道是“损不足以奉有余”。在老子看来,人之道是造成天下贫富不均和权利不平等的根源。而天之道则是为了追求平等,所以它能长久,能够使人心安宁,防止动乱的发生。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有道者”即得道者,指的是认识世界道德本质,自觉充当道德主体并能遵循道德行事的人。在这一句中,老子自问自答,进一步说明了有道之人的行为特征:有道之人会把自己多余的衣物、粮食和财物拿出来奉献给贫穷的人,以达到社会均等的目标,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为”指的是圣人统治人类社会的活动,这种活动与道统治世界的活动相一致,目的也是为了协调人与人的活动并使之保持和谐统一,所以它是超越个人意志的活动。“不欲见贤”意为不追求、不贪图他人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或生活待遇。换句话说,也就是与人民同甘共苦。在本章的末尾,老子以圣人的所作所为得出了一个结论:圣人有所作为而不自恃功高,会把自己多余的部分分给不足的人,绝不炫耀,绝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谦和、恭敬、卑下的德行。
从政之道
◎圣人不恃——周公辅政不贪功◎
圣人不自恃有功,不显示自己的贤德,因此圣人都能“损有余而补不足”。周公辅政的事迹,就是“功成不处”的典型事例。
周公旦,姓姬,名旦,亦称叔旦。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周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所以称为周公。
文王在世时,周公旦非常孝顺,且忠厚仁爱。武王即位后,周公旦尽心辅佐兄长,致力于灭商的大业。武王十一年(约前1046),武王率军讨伐商纣,到达牧野,周公辅佐武王,在牧野誓师。攻入商都后,周公拿着大斧,召公拿着小斧,在左右两旁夹辅武王,并以牲畜的鲜血祭祀土神,把纣王的罪行报告给上天。

周武王患病,周公旦为武王向周代祖先祈祷延寿。
灭商归来,周公与武王谈起在洛水与伊水之间的平原地带建都的事情,以便控制东部地区。由于日夜操劳,武王身染重病,周公虔诚地向太王、王季、文王祈祷。他说:“你们的长孙姬发,积劳成疾。如果你们三位对上天有保护子孙的责任,那就请以我姬旦的生命代替姬发吧。旦灵巧而且有能力,还多才多艺,能侍奉鬼神。而姬发却没有我那么多才多艺,不能侍奉鬼神。但是他受命于上帝,坐拥天下,能让你们的子孙平平安安地生活于世上,天下的百姓没有不敬畏他的,不要坠毁上天赐予他的宝贵生命,我们的先王也将永远地依托于他。”
这段祷告词,今天看来觉得有些好笑,可是对三千多年前相信天命鬼神的周人来说,那是十分真诚无私的。周公代武王问卜祷告,这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也表现了周公舍生为人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是为周王室的长久不衰而考虑的,充分表现出贤相本色。周公祈祷完毕后,武王的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是过了一段时间还是去世了。武王在临终之前,曾想把王位传给德才兼备的周公,并且说这事不需要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周公泣不成声,无论如何都不肯接受。
武王死后,太子诵继位,是为成王。当时,成王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而当时的情况是,国家初立,尚未稳固,朝廷内外形势复杂,年幼的成王根本难以处理政事。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的人才来应对这种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了周公的肩上。于是,周公执政称王,发挥了王的作用。

周成王迎接周公回朝。
周公代称王摄政,主持国事。管叔和其他的兄弟在国中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会对成王不利。”这些谣言闹得镐京沸沸扬扬,召公奭听了后,也对周公怀疑起来。成王年小不懂事,更不知道是真是假。周公为了安定民心,使周王室团结,便对姜尚和召公奭说:“我之所以不加避讳而行摄政之职,那是因为害怕天下背叛周朝,无法告慰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和文王。三王为天下已经忧劳很久了,现在才取得成功。武王早死,成王年少,为了成就周朝未来的大业,我才这样做的。”姜尚、召公奭听后,明白了他的苦衷,于是支持他辅佐成王。
与此同时,周公又派自己的儿子伯禽代他受封于鲁国。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我的身份已经不算卑贱了。然而我洗一次头就要抓三次头发,吃一顿饭就要三次吐出食物,匆忙地起身招待士人,就怕失去天下的贤能之士。你到鲁国,千万不要以国君的身份骄纵轻视他人。”
不久,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勾结管叔、蔡叔举行叛乱。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率领大军东征。
周公费了三年的工夫,终于平定了武庚的叛乱,把带头叛乱的武庚杀了。管叔一看武庚失败,觉得没有面目见周公和成王,便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至此,周朝彻底降伏了殷商的遗民,又封康叔于卫国,封微子于宋国,以延续殷商的祭祀。周公又安抚东边的淮夷地区,两年之后,诸侯都臣服于周朝了。
周公东征的过程中,一大批商朝的贵族成了俘虏。因为他们反抗周朝,所以周人称他们为“顽民”。周公觉得让殷商遗民留在原来的地方不大安全;同时,他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所以决定在东面新建一座都城,叫作洛邑(今河南洛阳市),把殷朝的顽民都迁到那里,并派兵监视他们。
打那以后,周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使周王朝稳定下来,他还制定了周朝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给成王。
周公还政后,成王担心周公继续擅权,这时,又有人进言污蔑周公,周公无奈,只好离开京城,去了楚国。有一次,成王来到内府,发现里面有一篇策书,感到好奇,便打开看里面的内容。原来,当初成王年少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周公为求成王平安,便剪断自己的指甲,使之沉入河中,向鬼神祈祷说:“帝王年少不懂事,违犯神命的是我周公旦。”祷告完毕后把策书收藏到内府之中。结果成王的病很快就好了。成王此时看到周公为他祈祷的策书,感动得哭泣,又感到惭愧,于是亲自迎接周公回朝。
周公回朝后,在丰京养老,三年后得了重病,临终之前,他对成王说道:“我死之后一定葬在成周,向上天示意我永远臣服于成王。”周公死后,成王没有按照周公的遗嘱安葬,最终把他葬在周文王的墓地旁。成王说道;“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呀!”
纵观周公一生,他辅佐武王灭商,代替武王问卜祷告,平定三监之乱,营建丰京等,可谓功勋卓著。但是周公尽职尽责,毫无怨言,且不恃功自傲,的确是后世学习的楷模。
为人之道
◎余补不足——不居功自傲的丙吉◎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这是本章中老子提出的有道之人应具有的品格,也就是不自恃有功,不显示自己的贤德,只有这样,圣人才能做到减少有余的,来补给天下的不足。西汉时的丙吉,就是一个尽职尽责,不求回报,不言功劳的有道之人。
丙吉,字少卿,鲁国(今山东)人。他自幼学习律令,曾任鲁国狱吏,因有功绩,被提拔到朝中任廷尉右监,后来调到长安任狱吏。汉宣帝年间,又任命他为御史大夫、丞相等职。丙吉做丞相很讲分寸,将大事小事处理得恰到好处。
汉武帝末年,朝中发生了“巫蛊之祸”,祸及卫皇后及太子刘据。汉武帝在盛怒之下,命令官吏深究太子刘据全家及其党羽。后来,太子被杀,全家也被抄斩,长安城中有几万人受到株连。因为这个案子十分复杂,涉及的人很多,且都身份显赫,而丙吉原先就担任过廷尉右监,所以就被调到长安来审理此案。
当时,皇曾孙刘病已刚刚出生几个月,他也因太子刘据的案子,受牵连而被关押到狱中。丙吉奉旨治巫蛊狱,他心里明白,太子是冤枉的,因此怜悯刘病已无辜系狱,还特意选出谨慎忠厚的女子,帮忙保护养育皇曾孙,而丙吉每日也来到狱中探望几次。倘若没有丙吉的关怀爱护,刘病已或许在很小的时候就死在狱中了。

丙吉为官很讲分寸,将大事小事处理得恰到好处。
公元前87年,汉武帝生了一场大病,有一个会看天象的人上奏武帝说:“我看到长安监狱的上空有天子贵人之气。”武帝听到之后,立即下令将监狱里的囚犯统统杀掉,并派郭穰连夜到监狱宣布命令。丙吉得知后,立即下令关闭监狱门,不准郭穰进去搜查,还对郭穰说:“监狱里面确实有一个无辜而又可怜的皇曾孙,平白无故地杀死普通的人都不可以,何况这个孩子是皇帝的亲曾孙呢!”说完,丙吉就坐在监狱门口,一直守到天亮,没有让郭穰进去。郭穰进不了监狱,便回去向汉武帝报告此事,并弹劾丙吉妨碍公务。汉武帝听了禀报,知道皇曾孙还活着,不忍心杀他,于是对郭穰说道:“这大概就是天命吧!”随即下令赦免监狱里的所有死囚。这些死囚被赦免后,对丙吉感恩戴德。丙吉不畏惧皇帝的威严,甘冒风险,赢得了众人的称赞。
丙吉知道不能把刘病已长期留在长安狱中,就想让官府收养这个孩子。他请京兆尹(长安的最高长官)出面来办此事。但是,京兆尹担心武帝怪罪下来,所以不敢收养刘病已。丙吉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把这个孩子送出去。无奈之下,丙吉只好亲自来照顾刘病已。后来,丙吉听说刘病已的外婆家还有人,就驾车将其送到外婆家,请他们代为抚养。
不久,汉武帝去世,刘弗即位,他就是汉昭帝。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辅政。丙吉任大将军长史(高级佐官),他因治政有方而受到霍光的器重,被提拔为光禄大夫给事中(皇帝身边的大臣)。汉昭帝二十一岁时就去世了,由于昭帝没有儿子,所以帝位没有了继承人。丙吉从朝廷大局出发,向霍光推荐立皇曾孙刘病已为太子,以继承皇帝的位子。他对霍光说:“皇曾孙刘病已寄养在民间多年,现在已经十八、九岁了。他通晓经学儒术及治国之道,平日做事谨慎,举止谦和,是继承皇位的绝佳人选。”霍光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上书皇太后,请求立刘病已为皇帝。皇太后答应了。霍光又派丙吉亲自去接回刘病已,让他继承帝位,即汉宣帝。汉宣帝即位后,封丙吉为关内侯。

汉武帝曾下诏诛杀长安监狱中的无辜囚犯,最终因为丙吉的坚持而放弃。
丙吉不但对宣帝有救命之恩,而且有养育之德。现在宣帝做了皇帝,若是一般人,肯定会日夜不停地在皇帝面前夸耀自己的功德,并向皇帝伸手要官要权,甚至胡作非为了。但是丙吉向来忠厚,从不在外人面前夸耀自己对皇帝的恩德。
而汉宣帝根本就不知道,丙吉对自己曾有过如此大的恩德,朝中的官员自然也不知晓,丙吉仍旧对过去的事只字不提,毫无怨言地处理国事。
地节三年(前67),汉宣帝册立皇太子,任命丙吉为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师)。丙吉尽职尽责地教导太子,受到宣帝的赏识。不久提升他为御史大夫。后来,霍光去世,霍氏家族趁机阴谋夺权,汉宣帝很快铲除了霍氏势力,开始亲掌朝政,并任命丙吉为尚书(掌管皇帝的文书奏章),直接辅佐自己处理朝政。
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则的婢女说她曾经照顾过宣帝,并向宣帝透露了丙吉保护养育他的事情。汉宣帝诏令官员调查这件事,丙吉无奈,只好向宣帝说出了实情。汉宣帝看到丙吉的奏表,这才知道丙吉是自己的恩人。于是,汉宣帝立即召见丙吉,向他跪倒磕头,感谢他的养育之恩,并下令封他为博阳侯,升任丞相之职。
临到受封的时候,丙吉正好病重,不能起床。汉宣帝就让人把封印佩戴在丙吉身上。宣帝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担心丙吉病死,一定要在他生前对其加封,以示对他的尊宠。但是,丙吉仍旧像以前那样谦恭礼让,一再辞谢。等他病好以后,又正式上书辞谢宣帝对他的赏赐,他谦虚地说:“我不能无功受禄。”汉宣帝十分感动,说道:“我对你进行封赏,是因为你对朝廷确实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而不是为了虚名。但是,你现在上书辞谢我给你的赏赐,如果我答应了,那么我就是一个知恩不报的人。现在天下无事,需要打理的事情不是很多,你尽管安心养病便可以了,无须过多操劳。”就这样,丙吉才不得不接受了皇帝的赏赐,从此,更加为朝廷尽忠尽职了。
丙吉对皇帝有活命之恩,养育之德,但是他却尽职尽责,不求回报,确实值得后人学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