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从风流贵公子到深刻批判家的蜕变

杜牧:从风流贵公子到深刻批判家的蜕变

00:00
12:03
第六章 杜牧:晚唐周郎杜樊川
晚年的杜牧一再悲叹自己功业学问两无成,拖着沉重的病体检阅曾经的诗文时,甚至将其焚毁大半,认为那些只是徒有奇辞丽藻、无助经国大业的“空文”。其实,杜牧所谓的失败,无非是不能出将入相,可是唐朝那么多将军宰相,绝大多数都已在时间的缝隙之中风化湮灭。
第一节 两枝仙桂一时芳
历代文人每每聊起杜牧,总免不了谈谈他的风流韵事,然后给他定下个“风流贵公子”的断语。就连《唐才子传》中也这样形容他:
牧美容姿,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
——辛文房《唐才子传》节选
殊不知,杜牧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里,有着多少无奈与自嘲;殊不知,风流贵公子也曾是个心怀理想的少年,倘若生在三国,可能是周郎般的人物。
其实,杜牧虽外示旷达,却内含哀凉。纵观其一生,便如那冬天的蒲扇般不合时宜,寂寞、寥落、失意。
虽然有诸多辩解,但“风流贵公子”依然是他最响亮的头衔。杜牧若泉下有知,或许会呵呵一笑,顺便说道:“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或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2016年9月6日,故宫藏历代书画展在武英殿正式开展,所选藏品均为我国书画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诗人杜牧的行书《张好好诗》无疑是这次展览中最重量级的展品之一,也是其唯一传世的墨宝。
此墨宝曾被宋徽宗赵佶收藏,后在历代藏家之间辗转,最终落入清宫,后又被末代皇帝溥仪带至关外。“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费尽心力搜寻,以五千金收回,视若珍宝。1956年,张伯驹将其捐赠给政府,重归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
一千多年前,唐代诗人杜牧与歌妓张好好久别后重逢。当年风姿绰约、才华出众的张好好,不过几年,竟已沦为东都的当垆卖酒之女。回想起当年才子佳人互相倾慕的美好和后来无力掌控各自命运、就此相互别过的困苦,现如今红颜逝去、物是人非,其中凄苦只能言表于纸上。
此时,三十多岁的杜牧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命运面前,自己又何尝不是另一个张好好呢?
在唐代,杜氏一门地位显赫。杜牧的祖父杜佑是三朝宰相,撰有《通典》二百卷,里面记录了历代典章制度的演变和发展。他的父亲也在京为官,家宅正居长安城中心的安仁坊,一时尊贵无比。
当时在长安有两大家族,一个是杜氏,一个是韦氏。当时唐朝甚至有这样一番话,“长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意思是说长安韦氏和杜氏这两个家族,势力大到离天只有一尺五。所以杜牧的出身可谓是相当高的,小时候过着衣食无忧甚至是锦衣玉食的生活。他后来在写给自己晚辈的诗中回忆,他小时候家藏万卷书。这句话不得了啊,这是低调的炫富。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每当聊起自己的家世,杜牧便万般自豪:
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
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节选
只可惜,杜牧赢在了起跑线,却在中途掉了队。
杜牧少年时,爷爷和父亲相继病逝。为了维持生计,分家得来的三十多间房屋也做了抵押。八年里,杜牧与弟弟搬家数次,像流浪汉般居无定所。
在他父亲那一代,家族地位慢慢地下降,到杜牧这一代的时候,家族就开始衰落。当然并不是整个杜氏家族都衰落了,是他这一支衰落了。杜牧出身名门,但是在他成长的历程中,并没有受到太多来自家族的荫庇,他的成长主要靠自己的努力。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双怀)
虽然生活困苦,但是杜牧并没有从此与书卷绝缘,原生家庭给了他最初的滋养。
在老一辈的熏陶下,十六岁的他便自注《孙子兵法》十三篇,成为继曹操之后影响最大的注家之一。二十岁时,杜牧已熟读史书百卷,并对当时政局有了自己的思考。
早慧之人容易早衰,杜牧之心酸,不仅在于他所饱尝的巨大落差之感,更在于“食野蒿藿,寒无夜烛”对他身体的影响。
小的时候营养不良,正如他诗中所描写的,晚上的时候照明没有灯,饿了没吃的。当时正好气候也变化了,由暖变寒,长安城冷得厉害。在这种寒冷的气候下,人容易生病,生病之后落下病根,长大以后身体也好不到哪里去。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双怀)
在杜牧成长的时代,安史之乱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朝廷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藩镇跋扈,宦官专权。如此复杂局势,也决定了他此后的人生轨迹。
唐代文人的政治理想,大致可用杜甫的两句诗来概括: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这一点杜牧可谓深有体会。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这一年杜牧二十四岁,正是青春好年华,但国家形势让他无论如何也无从朝气蓬勃。此时的杜牧自觉也有对付藩镇叛乱之法,可惜他只是一介布衣,谁会把他当回事,倾听他的意见呢?困顿之下,只能将其写于纸上,作《感怀诗》。
韬舌辱壮心,叫阍无助声。
聊书感怀韵,焚之遗贾生。
——杜牧《感怀诗》节选
这是篇一百零六句的五言长诗,从唐朝初建时的雄浑壮烈,一直写到宝历年间屈辱凋敝。全诗感情澎湃,于雄浑中显现着沧桑,激昂中埋藏着悲愤,一唱三叹,意味无穷。大唐帝国的历史在诗人笔下越来越无奈。
杜牧这个人应该称得上是一个有军事才干的文人,这首《感怀诗》写出来就是感叹当时朝廷无能、大臣无能,以致国家多难,寄托自己没有办法实现理想的胸怀。什么时候能看到我们国家振奋起来,什么时候能够解决藩镇以及边境问题?在诗里,他借用一句老者的话回答:故老抚儿孙,尔生今有望。你们还有活着看到的希望,我们这一辈没希望了。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感怀诗》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上位者们的重视,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一个无名文人的唠叨之言。真正让杜牧成名的,是同一时期所作的《阿房宫赋》。
“元和圣天子”唐宪宗去世后,先后即位的穆宗和敬宗只顾享乐,将“元和中兴”的局面毁之殆尽。
唐敬宗李湛的很多荒唐逸事经常传出宫外,杜牧听闻后更为大唐的前途、百姓的疾苦而忧心,他渴望当面呵斥这位顽童天子,但苦于白衣布丁无门无路,只好以史为镜,叹兴衰之意。
如果秦始皇能关爱六国的百姓,也不至于“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写到这里,杜牧内心的情绪喷发,不禁大声疾呼: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节选
唐朝后期的统治者也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不管老百姓的死活。我们看到,白居易所写的《卖炭翁》、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反映的都是这种情况。统治者不惜民力,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只图个人享乐,杜牧实际上也是借阿房宫来讽喻当时的社会状况。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双怀)
《阿房宫赋》是杜牧的成名作,给他带来的不仅是名声,还有进身之阶。
唐代的诗人们对汉代的贾谊十分看重,这个年轻人前瞻性的思维和卓越的见识,是当时的士大夫们所无法比拟的。然而这个有学问、有远见的大家并未被汉文帝所重用,世人皆为之遗憾。
为了不走贾谊的路子,为了让自己可以直面上位者,杜牧开始备战科考。
唐代科举的常举中有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十几个科目。进士是最难考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杜牧在二十几岁就考上了,那真是不简单,可以说是青年才俊了。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双怀)
科考开始之前,杜牧还有一项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行卷”。向当时有影响力的达官贵人呈送自己的佳作。
唐朝的科举考试有个特点,不糊名。不糊名就意味着考官可以看到考生的姓名,考生自己有没有名气对于他能否被录取至关重要。所以,为了在考官当中博一个好名声,当时的唐朝文人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科举之前,就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编纂成一个文集,拿着文集到处去送给那些达官贵人,这个就叫作行卷。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在《樊川文集》中,杜牧写到自己曾行卷一百五十首,却并没有记载行卷对象是谁。不过当时声名鹊起的他已然被人重视,只待看尽这一番长安花。
公元828年二月的一天,大唐的东都洛阳颇为热闹,在一片喧嚣声中,进士科考放榜了。诗人杜牧位列进士榜第五。
杜牧系出名门,才华卓越,所以当他应进士科时,在朝廷有政治地位、文学声望的人中,替他宣扬名誉者不在少数,其中太学博士吴武陵尤其出力。
太学博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最高学府里面的权威教授,太学是唐代国子监六学里地位最高的学校,国子监只招收文武三品以上高官的子弟,是纯粹的贵族学校。这所著名学校里的学术权威当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很多高官都希望和他们交结,因为高官的子弟要到这儿来上学。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双怀)
当时,礼部侍郎崔郾奉命到东都洛阳主持进士科考试,临行前许多官员置酒为他送行。寒暄之际,一向不喜宴请的吴武陵忽然前来求见。对此,崔郾相当重视,立即将他引到旁边的房间谈话。
吴武陵此来别有用心,作为杜牧的铁粉,他想来给杜牧争取一个进士名额,而且还是最难搞定的状元。其间,他用“王佐之才”来形容杜牧的才华。说到兴奋之处,还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阿房宫赋》高声朗读起来。听了几句之后,崔郾也被文章中所展露出来的才华所吸引,细细品读一番更是连连称奇。见崔郾上钩,吴武陵便趁热打铁地请求崔郾选杜牧做状元。
然而,状元早就有人预定好了。面对身后的那位大人,作为主考官的崔郾也无法改变这一情况。
既然状元无望,吴武陵只好表示,给杜牧留个前三名的名额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实再一次打击了他,前三名都被预定了。不得已,吴武陵表示,给杜牧第五名,自己也是可以接受的。
眼看崔郾又要表示为难,吴武陵抢在他说话之前表明了态度,说道:“如果还不行的话,就把这篇赋还给我。”崔郾迫不得已,只好答应。
吴武陵在这次科举考试中真的给杜牧帮了大忙。不过话说回来,崔郾之所以能够给杜牧进士第五名的成绩,一是吴武陵等人的推荐,二是杜牧的家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毕竟他是名门之后。有人经常说,既然唐朝科举考试名次都是内定,那还有什么意义?唐朝那时候考试虽然不糊名,考官可以内定,但是有个前提条件,你得真有本事,考官才敢这么做。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与杜牧一同高中的还有三十二人,三十三人中排名第五,这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兴奋。
杜牧要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赢得功名,接下来他要参加两个月后的“制举”。
唐代制科是皇帝亲自举行的,有别于常科的考试,也是科举当中的一种。它不是定期举行的,有时候皇帝会专门下敕举行一次,而且它的科目也非常繁多,考试难度更大,有时候千不取一。不过好处就是,一旦考上,授予的官职会比正常的吏部铨选起点更高。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于赓哲)
这次“制举”由新即位的唐文宗亲自主持,来参加考试的不仅有历届的进士们,还有许多在任官员。在此群龙汇聚之地,杜牧一举高中,内心的郁闷也随之一扫而空。
春风得意之余,约上一同中举的好友游山玩水乃是人生一大幸事。
一行人到达终南山的一座寺庙前,路遇一老僧打坐,旁若无人。神采飞扬的杜牧被老僧的安静吸引,便上前询问是否认识自己,身边的友人也向老僧介绍杜牧的才华和事迹。然而老僧只是淡淡一笑道:“皆不知也。”
这让杜牧诧异万分,自己两次折桂,本以为已名动京畿,谁知这位老僧竟对自己闻所未闻。感慨之余,他写下这首《赠终南兰若僧》:
北阙南山是故乡,两枝仙桂一时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觉禅门气味长。
——杜牧《赠终南兰若僧》
原来在这世间,你所以为的才华,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一钱不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