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讲记第十七讲
昨天我们学到了四相里的寿者相。
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
寿者相,就像命根一样让人执持,无法放舍。人对自我的执着也是这样,所以用寿者相来形容我相的根深蒂固。它不仅表现在你对整体生命的执着,也会体现在你的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上,这便是游戏诸根。在未觉悟前,我执从早到晚,从梦到醒,一直都在,故云曾不间断。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善男子,修道之人,我相不除,不论怎么修,都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修行的过程,就是消除我相和我执的过程。
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
善男子,若知我本是空,假合而有,妄想所成,只因执着,误以为我。知我是空,即知没有人能毁谤我。因为我空,谁能毁谤空呢?若不知我空,认为有一个实我在说法,那说明我相还未断。众生的寿者相就是这样一种我相,就像有人诽谤你,立刻就生嗔恨一样,我立刻就出现了。
寿者相隐藏得很深,有时超过了我们的想象。比如谁无意中说了我们一句不好,我们心里会不舒服,还会记在心里。谁无意中赞叹了我们一句,我们就暗自高兴。这都是寿者相潜藏在藏识深处。但是如果你通达了实相,了知无我,亦无毁我者,就不会住在有人说我这个妄想中。我若空了,哪里还能有人诽谤我、呵斥我、批评我?没有了。因为我空了,所以没有人能诽谤空。
永嘉大师云:从他谤,任他非,我闻恰似饮甘露,消融顿入不思议。
有些人执著自己讲法讲得好,认为自己有功夫,有见地,这都是我未断故。有学人问六祖大师:五祖意旨,什么人得?六祖说:会佛法人得。学人问:和尚还得否?六祖说:我不会佛法。六祖这样回答,就是避免自己落入我相中。其实祖师不管怎么说,他已经成就了,怎么说都一样。只是这样讲,不会被对方在言辞上抓住把柄,也会显得更契合实相之理,更有智慧。
《金刚经》里说: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果,即着我、人、众生、寿者。若自谓已得阿罗汉,就不是真正的阿罗汉。修行人若以为有我在修、在觉、在证,有我说法,有我听法,这都是我相未除。寿者相就是这样,一个我的念头出来,就是寿者相。
大家在生活和修行中,要时常观察自己是不是掉进我相里。如果看到自己我相出来了,就要离念,别被我相所骗,自寻烦恼。其实人的烦恼、不舒服、痛苦、不如意,都跟我相和我执有关。我只要一出来,就会进入烦恼!
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什么叫说病为法?本来是病,说之为法。站在一个有我的角度来讲法。站在妄想、虚妄、不真实、背离实相的角度来说法,所说的一切都是病,而不是法。
是故名为可怜愍者。为什么?因为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把病当成了法。即便精进修行,只是增益诸病,增加我执,修得越好,功夫越强,证境越多,讲法天花乱坠,辩才无碍,我相不除,都不能入清净觉。
我们看过去有些学禅宗的人,达到了辩才无碍,禅定功夫颇深,来去自由,最后还是未能真正见性。知道自己错了还好,有的人到死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这叫说病为法,讲的全都是错误的东西,却不停地到处给人讲说。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
善男子,末世众生不能清晰了达四相,把如来的知见和修行当成自己的修行,终不得真正成就。
修行人因为没看到自己的我执、我相的深重,也没有去认真的去对待这个问题,也没有人给他讲出来,即便讲出来,他也不承认,所以,再怎么修行也无法成就。把从佛经那里看来的、听来的,或从别处听闻到的,知解出来的佛法,当成自己的修行,这样是无法真正解脱的。把别人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就像把别人的钱当成自己的钱一样,这叫以如来解其所行处,为自修行。
他以为他会了,他以为看懂了佛经,就有了出离烦恼的功夫。他以为理解了佛法,就拥有了真正的智慧,而没有真正去做一些相应的功夫,没有把解脱力培养出来,所以最后把自己给骗了。
没有断除四相,随顺自己的无明,随顺自己的俱生我执,别人说一句、评论一句就去跟人家去辩解,去争论,去抬杠。只允许别人赞叹,说漂亮话,一句否定、一句指责、一句诽谤都承受不了,这都是还存有四相。当然,我们一开始修行都有我相,但是要知道自己有我相,我相才好断除,修行才不会徒劳。
永嘉大师说过,从他谤,任他诽,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消融顿入不思议。为什么能消融顿入不思议?因为知我性空,了达无我。以实相观照,不再执着自我,自然能够消融顿入不思议。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面对别人的诽谤,面对别人的呵斥,面对各种否定,都能够如饮甘露,那就是大成就。在道场里,有时我也会呵斥学人,对方并没有犯那么大的错误,但我批评起来很严厉。被人呵斥,不生烦恼,这是对自身修行的一种考验和锻炼,看你我相重不重,能不能禁得起师父的棒喝。
我过去也经常被老师批评,被人诽谤。修行人谁也避免不了这些境界,就看你是不是生嗔恨心,会不会住在里面出不来,心里是否会存有怨恨。如果掉到里面,不仅心生烦恼,还会生病。嗔心最伤身体,最后恶性循环,变成一种难以断除的习气。只要有人说自己不好,就非常难过。
到我这里学法的人,有时会被我冤枉。如果我说你几句,就算说错了你,你的眼泪啪啪掉下来了。反思一下,是谁在难过?是不是还有我相?刚见到我时说得可好听了:“师父,我有什么不足的地方,您尽管说,尽管骂,我全都接受。”真骂一句时,立刻就委曲了。再多骂几句,估计该去河边了。
去我相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对我的执着由来已久。所以我们需要做大量的功课,需要练习转念,需要放下各种粗的执着,再静下来观察无始以来的习气,慢慢转识成智。
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
没有真正的开悟和见性,也没有真实的解脱,却自认为开悟和见性了,认为自己成就了。见到有比自己修行好的人,就会心生嫉妒。是因为他未断除我相和贪爱的根本,所以不能入清净觉。
有些修行人修出一些神通,见到一些境界,突然之间辩才无碍,能讲法了,讲得头头是道,自谓已经得道,而实际上并未得道。这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第一个未是没有的意思,第二个谓是认为的意思。没有得认为自己得了,没有证认为自己证了,这叫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嫉妒心和我慢心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本来挺优秀的,看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心里就不舒服。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这念心也是我相。而且这个我相藏得更深。
说来说去众生的无明和烦恼都围绕着我相运转,都是它在作祟。我相看起来根深蒂固,难以断除,其实我相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只需要用智慧照破它,再加上做转念的功夫,它的力量就会减弱甚至消除。佛陀给我们指出的种种修行方法,比如恭敬、谦卑、随喜、布施、忍辱、禅定、持戒等等,都是对治我相的工具。比如修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这些方法都能让我们看到我相,不再被我相欺骗,最终没有我相。
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
善男子,末世众生想成就圣道,不求向自心悟,只想增长佛法知识,迷于道理,这样只会增长我见,熏染无明。
《传心法要》云:“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于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
很多人修行不去在心性上悟,只是多学、多闻、多听,心中堆积很多的知见。古人云“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只不知。”从心性上悟,就是看到我相,断除烦恼,实证实修,而不是做意识的功夫。若不实修,不除四相,但学习名相概念,最后只是增长我执我见,而于心上的解脱全无助益。
我们很多的痛苦和烦恼,就是因为知见太多。知见会障碍我们的心性,让我们执迷于自心境界。知见是自我存有的,所以是四相在起作用。心里存有一个固定的观念,就会有一个不自在。一旦遇到相反的观念,就不舒服。
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执着自己的观念,不能理解别人的观念,不能用更广的角度看问题,这些都是我相。
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
只要能精进修行,努力降伏烦恼,改变用心,转所依,不再执着自己的认知和观念,未掌握的方法努力撑握,未断除的习气努力断除。对一切境,贪嗔痴慢疑、谄曲嫉妒,皆不生起。自他恩爱憎恨之心,一切息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无上菩提。这样来发心求遇善知识,才不会堕于邪见。
前面讲了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三种禅定的修行方法,修行人要如实去修。不能只是在脑子里面想修而不去做实际的功课。
未得令得。得什么?就是不会的修行方法,要把它掌握熟练。牧牛也好、离念也好都要久久练习。怎么不现身意,怎么不住,怎么转身,怎么转念,都要用功去获得这种能力。不是文字上理解了就可以了,还要去练习,对境真的能知幻即离。
未断令断。断什么?断有所依、断识心的习气、断无始的无明、断一念妄心、断法执、断我执、断贪、断嗔、断痴、断慢、断疑、断谄曲、断嫉妒,不让这些烦恼左右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不让这些习气把自己障住。
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在修行路上,除了了达实相,不能别有所求。若别有所求,于其起憎爱心,不能入于清净觉海。
虽然也在修行,但总是降服不了自己的贪爱心和憎恶心,总在取舍之间徘徊,在里面住著,自寻烦恼。带着这样的习气和烦恼修行,无法成就。
永嘉大师说: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
三祖大师说:但莫憎爱,洞然明白。就是告诉我们修行除了觉悟实相,不要别有所求。
大家修行只看自己,不要跟别人比。自己有烦恼了,看看住着多长时间,跟以前住着的时间比一下,是不是缩短了。如果缩短了,说明你修行有进步、有提高。如果你一直在那里住著,在那自寻烦恼,还要去怨别人,那你没有修行,你修错了。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净业汝当知,一切诸众生,皆由执我爱,无始妄流转。
这一章表法的菩萨是净诸业障菩萨。一切业障怎么出现的?因为有四相。因为执着我爱根本,所以在妄业中流转。怎么净诸业障?断除四相就能净诸业障。
怎么断除业障?要依善知识的教诲,先认识自心,再依三种禅定,依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去修行改习气。
未除四种相,不得成菩提。
四相不断,本心就会被烦恼覆盖,不论怎么修行,只增我见,不得成就无上菩提。
爱憎生于心,谄曲存诸念。
爱憎从心而生,谄曲从念而有。我们第一念起爱憎心、谄曲心是很难避免的,只是后面第二念要觉察,不要住著。住着了,就叫生心动念,不住,当下就空了。包括一切的不善之念,都是因为住着了才起的烦恼。若能不住,贪嗔痴慢疑都是不实的。
是故多迷闷,不能入觉城。
修行人所以不成就,都是被自心所起的妄念所惑,覆盖了真如自性。不知念性当体即空,心无所住,即自解脱。以不了念性空故,不能入觉城。
若能归悟刹,先去贪嗔痴。
若想觉悟自心,先要去除自己的贪嗔痴烦恼。永嘉云:但自怀中解垢衣,谁能向外夸精进。若不去自心习气,终日向外论他是非,是修错了目标。修行人看不到自己的贪嗔痴习气,不除三毒,虽多劫修行,终不成就。每天口说般若,动辄贪嗔痴本空,以苦为乐,自欺欺人。有的人学了一辈子佛法,三毒一点都没去除,甚至因为修行学佛,还增加了我慢,增长了三毒,这都是没有实修造成的。
归悟刹,就是回到你自己的本心上来,把你的所有的精力用在自己这儿,向自心去悟,看到自己的过失,努力改正自己。起贪嗔痴念,自己要看得到,然后心无所住。不要被贪嗔痴困住,枉受烦恼。
法爱不存心,渐次可成就。
法爱是指对法的执着。对法的执着也是由我相根本导致的,法爱不存心,就是断除四相。既没有人我执,也没有法我执。不仅对世间不再贪爱,对法的执着也要放下。这样如实而修,渐次就能成就。
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若悟我空,憎爱即无所从生。烦恼皆因有我故,所以妄生执着,受诸苦恼。
四大五蕴所形成的我只是一个妄念而已,并不真实。在这个虚幻的个体上所生心动念产生的一切行为,也都不真实。深刻领悟到这一点,自然也就不再有爱憎之心。
此人求善友,终不堕邪见。所求别生心,究竟非成就。
能够如此用功,再遇到善知识指导,修行就不会误入歧途,不会落入邪见。离此修行要点,若别有所得、有所求,四相不除,则不能成就无上佛道。
就算遇到好的善知识、好的师父,也如实教你怎么去修,但是如果自己还有我慢,存有各种自己固有的知见而不愿舍弃,或者急于求善知识认可,求名闻利养,以这样的心修行不能成就。
普觉菩萨章
于是普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说禅病,令诸大众得未曾有,心意荡然,获大安隐。
讲完众生四相,下面是普觉菩萨代大众发问修行禅病,令末世众生修行获大安稳。
世尊,末世众生去佛渐远,贤圣隐伏,邪法增炽,使诸众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发心,令彼群盲不堕邪见?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末世众生,离佛在世的时候越来越远。诸佛圣人出世的也越来越少,因为众生根基不成熟。众贤圣都隐居起来,等众生有缘,才入世说法。就像达摩初来中国,见梁武帝,与其交谈,话不投机。后去少林寺面壁九年,才等来慧可传接法脉。六祖出世前,在猎人队里潜伏十五年。这些现象都说明佛法难起,众生有缘,才有佛菩萨应世。圣贤不出世,邪法在这个世间就会兴盛。
修行人如果想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要去找什么样的人?依什么样的法,修何等行?除去何病?怎么发心?才能遇到正法善知识,而不堕入邪见。希望世尊能够为我们详细讲说。说完普觉菩萨五体投地,礼拜佛陀。
末世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把邪知邪见当实相的人太多了,修行自己还有禅病,还有问题的老师有很多。
现在铺天盖地都是讲佛法的人,还有很多把佛法夹杂到自己创立的教法和门派中,到处都是灵修、附佛外道,这个宗、那个宗。九十六种外道全都出来了。所以好多人学着学着就迷茫了,不知道听谁的。
大家求法无门,都想找一个好师父。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又不知怎么分辨。所以,普觉菩萨代众生问佛,到底怎样分辨善知识,一个真正的善知识有什么特点。后面会讲到善知识所应摒弃的四种禅病。这些都是告诉大众怎么选择善知识。一个好的善知识对于绝大多数求法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六祖大师说,善知识有大因缘。又说:迷时师度,悟后自度。众生修行,在未觉悟之前,依止善知识学法修行,就会少走很多弯路,也不会走入歧途。
尔时,世尊告普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问如来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众生无畏道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普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然而听。
这时,佛陀告普觉菩萨,你能问这样的问题,非常好。这个问题明白了,可以布施末世众生无畏道眼,可以具备正确的择法眼,令彼众生得成圣道。你认真听,我为你说。时,普觉菩萨和大众都静下心来,认真听佛讲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