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新就业形态中的一些现象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比如,多地发布了关于网约车行业“市场饱和”的风险预警,而一些公共场所直播者“人满为患”的现象也引发争议。
这些话题指向的一个共同的现实背景是,直播、外卖、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这从相关数据也可以得出清晰的答案。
以直播和短视频领域为例,截至2023年12月,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达15.5亿个,职业主播数量也激增至1508万人。网约车的从业者规模同样不可小觑:2020年10月底,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254.5万本,而到了2023年10月底,这一数字已上升到633.4万本。
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奔向外卖、直播、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社会评价一直比较多元。如此前就有声音对“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表示担心。随着近几年相关领域从业者数量持续上涨,相关争议进一步放大。如有声音将网络直播看作是“不务正业”,是“躺平”,甚至是幻想“不劳而获”。这本就不乏某种贬低意味。
但其实,送外卖、搞直播也好,开网约车也罢,并不代表大家失去了梦想、放弃了拼搏,更不应该被当作嘲笑乃至批评的对象。
一方面,这些都是合法的就业形态,从业者要获得收益,从来都是建立在艰辛付出的基础之上,“不劳而获”更多是一种不符合事实的偏见;另一方面,新就业形态的发展状况,或者说一个社会整体就业取向的变化,在根本上还是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就业水平综合塑造的结果。对此的评价,不该脱离了这一层大背景。
上个月举行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很显然,这种宏观经济的基本面状况,必然影响到大量微观个体的就业机会和选择。
众所周知,外卖、直播、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具有劳动关系灵活、门槛和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因此,很多人基于现实奔向这些领域,或是暂时过渡,或是作为创业方向,其实都是理性之为,不该承受过多的道德压力。
甚至,在现有宏观经济背景下,从积极的方面看,正是因为有新就业形态的“蓄水池”,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一些人和家庭应对压力和不确定性的焦虑,也增强了整个社会抵御风险的弹性。而从个体看,最近走红的“草根网红”郭有才,凭借其独特的嗓音与经历,在短视频平台迅速成名,就是一个借直播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
事实上,近几年宏观政策层面不断强调,要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发挥好就业蓄水池功能。不同层级的政策也一再明确,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这种“创造就业”的价值无疑显得更突出。
还要看到的是,新就业形态的“蓄水池”作用,不单单体现在“蓄水”上,同时也发挥着调剂劳动力分配、增强劳动力流动性的功能。这将给新的产业发展、社会创新等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也利于保障社会活力。
因此,面对新就业形态“人气”大涨甚至出现“饱和”的现象,一方面,要支持相关平台继续优化机制,利用市场调节机制因势而动做好相应的引导,并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挖掘“蓄水池”的潜力。
另一方面,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在宏观层面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加强财税、金融等政策对稳就业的支持,加大促就业专项政策力度,加强对就业容量大的行业企业支持。也即,通过统筹做大就业“蓄水池”,进一步改善社会就业结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可以预期,当社会的就业空间更大了,一些领域过度“承压”的局面,自然会得到缓解。而市场的指挥棒也会引导个体向更多元、也更适合每个人的工作岗位流动。
总之,那些在外卖、网约车、直播等行业努力打拼的个体,需要的是更多的出路和选择,而不是轻佻的嘲笑和种种“局外人”式的道德说教。须知,对个体选择的包容和理解,本身也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润滑剂。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