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你的反应是孩子情绪的触发点

(第十五章)你的反应是孩子情绪的触发点

00:00
14:38
你的反应是孩子情绪的触发点
你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模仿着你的语调、你的情绪,以及你的非言语信号。你可能更了解自己的情绪触发点, 但你有没有意识到孩子的情绪也可以被你触发?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意识到, 你的孩子可能会用某种特定的方式回应你,因为你对待他们时就含蓄或者不那么含蓄地采用这种方式?
我们逼孩子做的事情,远比他们逼我们做的事情要多。例如,哪个孩子早上起来会像我们一样列出长串的清单与日程表?他们不会为我们做好无数计划,逼我们去不想去的地方。 当我们不吃他们喜爱的食物或穿他们选的衣服时,他们不会威胁我们。正是我们才会这样,刻板地强迫他们遵守我们的标准。自然,我们对此准备了漂亮的说辞,例如, 是给他们机会,促进健康,让他们尝试生命的各种可能性,并向他们表示我们的支持,等等。要是我们对自己诚实,我们就会承认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我们控制孩子的手段罢了。
我们自身所发出的能量, 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都会释放出强烈的气息并被别人感受到。作为家长,关键是要意识到,我们亲身陪伴在孩子身边,即使不发一言,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这提醒我们要一直问:“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做出什么贡献呢?我要怎样才能鼓励孩子做出积极的反应呢?”当我们认识到,我们是在共同创造着每个相处的时刻,我们便不会再指责另一方。
一旦我们承认所有事情都从被此的互相依靠中发展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到惩罚孩子的行为是多么的幼稚啊。
没有任何一种行为是没有原因的。我们的孩子一定是被某些东西激发了情绪,正如我们被某种东西激发情绪一样。这种东西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家长:它也许来自孩子内心深处,而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要是这样就要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的行为负责,而不对他们的行为抱有同情和对其原因的好离心,那我们就既无心又毫无帮助。
一旦我们明白这些不令人满意的行为是别的事情所发出的信号,我们就金获得提醒去用一种更有意义的方式与孩子交流。用因果联系的观点来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急于批判他们的个性,我们就会对孩子的感受和体验产生典趣。这样的方式有着神奇的力量, 它建立起信任,从而拉近我们和孩子的距离。
康拉德是一名57岁的父亲, 他来找我咨询, 因为他在一次心脏病发作之后得了创伤后遗症。这次心脏病发作给他带来巨大的伤害, 使他的情绪几乎清,以致他不敢走出家门口, 害怕心脏病又发作而无法获得任何帮助。他难一知道的对付焦虑的办法就是待在家里,没过多久他便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他的孩子看着爸爸无法康复, 也开始表现出他们各自的病征。
康拉德8岁的女儿布兰德不但在学校里成绩一落千丈,还开始拒绝离开家门。而他的儿子,6岁大的丹尼尔,开始在学校里搞蛋,对人变得越来越凶。一开始康拉德和他的太太并没有把孩子们的问题与他们的父亲被疾病打败的事实联系起来。他们来找我咨询,只是因为他们觉得要学习一些更好的育儿策略来阳止两个孩子的问题升级。直到我指出康拉德正在经历的压力时,他们才明白他的压力是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
康拉德在面对自己的心脏问题时,选择了封闭自己而不是积极回应,使自已陷进了焦虑的状态, 不断退缩, 无法找到出口。这种无力感被孩子们接收了,也在他们的生活中表现出来。显然,除菲康拉德对付他的焦虑问题,否则他的孩子长大后也会觉得自己无力应付生活的难题。
康拉德的问题在于, 他没有看到生命的善意, 这次经历其实在提醒他要改变他的生活方式。因为他把他的心脏病看作是极度负面的事件, 他觉得整件事只是灾难和恶意。我向他解释说, 除非他接受这个事实,接受生命其实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成长的机会,否则他会质掉孩子们的生活。得了心脏病后,他开始恐惧自己再也不能享受完整的生命,那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坚强意志没有信心。他把自己看作是歌弱的, 他只能骗自己相信唯一可以保命的方法就是像石头一样坐着不动。
我让他看到,他绝对有能力带着心脏病这个瑕疵好好生活。疾病未必会打倒他,他反而可以把它当作催化剂,使自己变成一个更有人情味,更关心别人的人。这时,他透露说自己成长在控制欲极强的双亲之下,他从他们那里继承了只有对生活控制得越牢,你才会越安全的信念。换句话说,他的心脏病已经把他的整个世界摧毁了,他信念的基石坍塌了,使他像一个婴儿一般维缩无助。他需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世界观。那么,如何建立一种新的世界观呢?
哪怕知道我们需要做出改变, 也很少有人能说变就变。 一般来说,只有在生活结结实实触礁的时候我们才会改变。或许我们的婚姻面临瓦解,我们的工作饭碗快不保了,我们的健康发发可危,或者我们的子女遇到了麻烦。在许多情况下,似乎只有危机才让我们有改变的能力。
有时我们太顽固了,即使危机也不能使我们获得解脱。康拉德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花了好多时间才停止相信自己是个无能为力的人,事实上他远非无能为力。只有当他终于面对自己的焦虑, 让自己去感受它而不是反过来被它制服或主宰时,他才能够认识到,心脏病之苦无法影响到他那个本质的自我。
那些真正成功的人懂得去感受焦虑,而不让焦虑击垮他们。我们作为父母,有个神圣的责任, 那就是去打破人类不该感受焦虑这个愚蠢的观念。这就好比在说每天都应该是大晴天,而不该下雨或打雷。或者像康拉德义正词严所说的: “我还这么年轻, 怎么就得了心脏病呢?”
我们来看一下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吧。 当我们内在的能量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会通过外在反映出来。 一开始改变也许不容易察觉。正如大峡谷的岩石是一层层被风雨刻蚀而成的, 我们每一个的变化都建基于之前的变化之上。 当我们主挖醒宇宙赐予我们的丰富能量时,我们会越来越有力量去实现我们想要的转变。我们越是感受生命的丰盛而不是只着眼于匮乏,我们的生活就越能反映这一点。
我们面临的挑战不是试图让我们的孩子改变,而在于意识到生命有源源不绝的丰感赐子供我们使用,在此基础上把我们的能量从一种医乏感的状态转到丰富感的状态。 当我们开始问“我能成为我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吗?”时,我们就拥有了那些我们希望孩子获得的品质。
这不仅适用在子女教养上,这是一项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我们的确可以实现我们期盼世界所发生的变化。其中的奥妙就是自强不息。我们内心就充满着能量,我们要挑战自己去挖掘它。我们要问自己的问题是“我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吗?”
当我们不再抵制生活的赐子,我们不仅对生命的际遇顺服,而且接受我们对它的感受。正如我对康拉德所说:“你当然感到失望,甚至是完全被吓坏了。这都是自然的。然而,因为你怯于感受你的感受,你想有不同感受的渴望阻止了你活在当下。相反, 要是你接受你自己的确有崩溃的时候,接受它们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就可以教会孩子明白,他们可以有时候感觉不好,而不必觉得有了这种感觉就意味着他们的内心已经崩坍。”
只要我们改变一下角度,从相信生活中的事情只是在我们面前发生,到相信它们为我们而发生,而且离不开我们的积极参与,我们就能看见每种经历中蕴含的宝藏。我们开始作为生活的共同创造者积极投入生活,为我们的角色做好全然的准备。只要有必要,我们就可以快速成长和适应。我们无须觉得自己必须要得到某个结果,而是意识到这个结果没有出现的部分原因就在于在我们自己。只有我们愿意转变,我们想要的目标才会最终实现。每一个时刻都给我们提供了无数的选择, 它要求我们觉悟到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做出的选择是怎样的,然后我们就能调整我们的能量, 来与我们的目标相匹配,便它们变成现实。 一直我们认识到我们有选择的能力,我们便更能主宰我们的生活。这样我们就能产生勇气,毅力、胆识和创造力来开创新的生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