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B 白话 转变 第七段

1.3.7 B 白话 转变 第七段

00:00
10:21
白话文翻译:
所有被认为有动态或静态的事物,都是由于人们错误地执着于时间和实体的存在。这与世间一般的见解大相径庭。学者必须全面理解我的观点,并超越常规思维,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精髓。
第八点是,一切行为和现象都会逐渐达到圆满。比如,心力从弱到强,官职从简单到复杂,都是逐渐圆满的表现。如果一开始就是永恒不变的,那么一旦形成就无法改变,又怎么可能逐渐圆满呢?如果有人说“不放弃旧的,同时创造新的,所以积累到现在,现在再拓展到未来,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但这是不对的。你认为有积累,就已经是执着于物体的存在了,这不足以洞察变化。变化是在运动中不断发生,没有任何积累。这里所说的运动,是指不断迁移和变幻的意思。如果有积累,那就是死物,死物就无法逐渐圆满。因此,应该像我所说的那样,一切行为和现象都是不断变化的,每一刹那都在脱离旧的状态,创造新的状态,不断变化,逐渐达到殊胜的境地。殊胜,就是指逐渐圆满的意思。
第九点是,如果你执着地认为一切行为和现象是永恒不变的或者会突然中断的,那么这就是世俗的见解,总是在永恒和中断之间摇摆不定。比如一根木头,如果一直存在,就被认为是永恒的;如果突然看到它烧成了灰烬,就认为它中断了。这两种看法都有很大的错误。应该知道,一切行为和现象一旦产生就会立刻消失,因为每一个念头都会消失殆尽,所以不是永恒的。而新的行为和现象又会不断产生,所以也不是中断的。就在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道理很平常,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庄子在《大宗师》中说:“把船藏在山沟里,把山藏在沼泽里,人们认为这样做很牢固。但是半夜里有大力士把它们背走了,愚昧的人却不知道。”郭子玄解释说:“没有比变化更有力量的了。所以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中追求新的状态舍弃旧的状态。这种变化从不停歇哪怕一瞬间就已经涉及到了新的状态那么天地万物就没有一刻不在移动变化中。世界时刻都在更新变化然而人们的眼睛却认为还是原来的样子。船每天都在变化然而人们看上去却好像还是原来的船。山每天都在更新然而人们看上去却好像还是原来的山。现在交换一下手臂就失去了原来的位置都在不知不觉中离去了。所以过去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我和现在一起往前走难道会永远守住原来的状态吗?但是世上没有人察觉到这一点认为现在所遇到的事物可以永远保持不变这难道不是很愚昧吗?”郭子玄的这种解释非常深刻地表达了变化的本质所以“从不停歇”这句话正好说明了我所说的“一旦产生就会立刻消失”的道理。佛教从东方传来玄学成为了先导这并非偶然。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一切行为和现象都是瞬息万变的就像空中的花朵一样无法把握。世俗的人执着地认为有实体和实心的存在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看法。西方的唯心论者执着地认为有实心的存在而唯物论者则执着地认为有实体的存在。实际上色法和心法这些行为和现象都没有自己的本体谈论它们的实性只是说它们在不断地变化中。色法就是不断变化中的收缩状态而心法则是不断变化中的扩张状态。收缩和扩张本来就是动态的特殊表现也就是变化的不可预测性所以它们会产生和消失得非常清楚虽然像幻觉一样但实际上并不是空的。真是奇妙啊这样的变化!收缩和扩张都是动态的表现。不同寻常的表现就是特殊和诡异。清晰的样子就像幻觉一样出现。
我以前的著作中曾经用三个意义来阐明变化。简单地说:第一是非动态的意义。世俗所说的动态和我所说的变动的动态是不同的概念。世俗所说的变化是以动态为基础的。动态是指物体从这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这是由世俗的真理所产生的错误执着。变化并没有实体存在也就没有方向可以划分。就像我的手转向前方一样转移和前往都是世俗的动态意义。实际上只有每一刹那间的不同转变是连续不断的没有间断的相似连续。假设说手在转动但并没有实际的手从这里移动到前方。本来就没有实在的手可以从这个地方移动到前方。为什么说神奇的变化总是被理解为动态呢?变化本来是神秘莫测的怎么可能被想象成动态呢?《中庸》中说“不动而变化”可以说深刻地理解了变化的奥妙。这应该是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所说的话而不是汉代人所能增加的。另外近代哲学家柏格森所说的动态也认为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世俗对于动态所经过的方向可以划分因此认为这种动态也是可以划分的这是错误的看法。柏格森的这个观点不允许将动态划分为不同的方向这与我所谈论的变化相似但与世俗所说的动态不同。然而他只是说动态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而没有说到每一刹那间产生和消失是连续的那么动态的实体就能从前一个刹那间转移到后一个刹那间这仍然免不了执着于物体和计常的见解怎么可以附和我的观点呢?这不仅仅是微小的差别。
疑难字词或专业术语解释:
诸行:佛教语,指一切事物和现象。
翕辟:翕,合也;辟,开也。引申为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刹那:佛教语,形容时间极短,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色心:佛教语,指物质与精神。色,指物质;心,指精神。
空华:佛教语,指空中之华,比喻虚幻的事物。
核心内涵:
这段古文主要阐述了佛教对于“变化”的理解。作者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人们应该超越常规思维,真正理解变化的本质,不被世俗的见解所束缚。同时,作者也批判了西方哲学中对于实体和实心的执着,强调了佛教中“诸行无常”的观点。整段文字充满了哲学思考和深奥的佛理,引导人们深入思考变化与永恒、真实与虚幻之间的关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