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16课昨日回顾《无的用》

《道德经》第16课昨日回顾《无的用》

00:00
04:33
无的用——《道德经》第16课(总3027天)
原创 黎小贤 黎明即起读圣贤书 2024-04-10


原文:
三十辐1共一毂2,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3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4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词汇:
1.辐:辐条,车轮上连接车毂与轮圈的木条。
2.毂:车轮中心有圆孔的圆木,其中插轴。
3.埏埴[shān zhí]:和土。埏,和,揉,抟。埴,土。
4.户牗[yǒu]:门窗。

20世纪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影响全球,他有一项伟大的贡献是完成了《圣经》的德文版翻译。据说,他的翻译风格特点突出,文辞晦涩幽眇、奥博艰深。但这并非是故弄玄虚,其间自有一番良苦用心。按照他的说法,《圣经》不是可随便读的,人理当“苦习”它。优秀的译文只能为那些希望进行这种艰苦努力的人服务。([德]马丁·布伯:《我与你》“中译者序”,陈维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事实上,我们读任何经典之作皆应秉持这样的态度。只有下了一番功夫,甚至经过一番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经典的奥妙之处。

《我和你》是马丁·布伯的代表作,可以说,他以“我和你”的姿态把全部生命投入到与其他在者的相遇。与经典作者、主角的相遇亦是如此。以我们读老子为例,此时此刻,老子便端身正坐于我们面前。老子,我和你就是如此相遇。敞开心扉,全然地聆听你的教诲,感受你的启发。就在我和你之间,思想在交融,生命在共鸣,跨越了由概念建构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直奔主题。

一、器物之利在有,用在无

器以贮物,室以居人,车以载重致远,皆所以为天下利,利在有。车以转轴为用,器以容物为用,室以出入通明为用,皆在于空虚无礙之处。

二、人之利在有,用在无为何

有在腹实,无在心虚。有在利用以安身,无在入神以致用。

三、全然的世界

老子所言以无为主旋律,不是源于他否定有,而是为了真正的实现有。还源于“有之以为利”,这个道理天下人都知,而“无之以为用”天下人鲜知。然而,天下人都知与天下人所鲜知组成了全然的世界,充盈于生命之中。更因为,若是无消失,有就不可能存在。

一念恒定,美成在久。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这方水土的联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