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菜》百味之将,竟是老百姓家家户户的味道,大董的北京炸酱面

《一日一菜》百味之将,竟是老百姓家家户户的味道,大董的北京炸酱面

00:00
09:21
《百味之将,竟是老百姓家家户户的味道,
大董的北京炸酱面》
炸酱面(4)酱
中国人以黄豆发酵做酱。战国末期出土的竹简,已有 “菽
酱”记载。
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了一堆深褐色物体,鉴定认为是
豆豉或豆酱。
西汉元帝时代,史游在《急就篇》中载: “芜荑(wú yí
,木名。姑榆。叶果皮可入药,仁可做酱,味辛。又名无姑)
盐豉(豆豉)醯(xī,本意指醋)酢(cù,同“醋” ,酸醋)酱”。
唐颜师古注:“酱,以豆合面而为之也,以肉曰醢(hǎi,肉酱),
以骨为肉,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酱,又何以名“将”呢?
据说,在古代各种调味品如盐、梅、醯、醢中,酱总是居于
主导地位。如食脍,就得用芥酱,吃煮熊掌,就得有芍药酱。
这就是《论语》中所记载的“不得其酱不食”的“酱”。古人还说:
“酱者,百味之将帅。帅百味而行”。
华北、山西、山东、东北,老百姓家都会做酱。
山东是面酱,叫晒酱(甜面酱)。晒的时间长,颜色深,
褐色。晒的过程中加水,酱稀而淡。东北是大豆的主产区,老百姓日常吃食离不开酱。
我的一位同事是东北人。她说,东北人家,都有酱缸。
每年农历二月始做酱。先煮黄豆,煮到软烂。用绞刀子绞成泥,
又捏又摔,做成“酱块子”。包上黄纸,晾着,慢慢发出一股子
酸腐的味道,长出黑毛——总想离那堆东西越远越好。
东北天冷,有时“酱块子”不发酵,便架到屋里炕梢——那
一屋子的味,不能想。到日子,把酱块子掰小块,刷洗黑毛,
晾干,放到酱缸,兑上盐水——就开始发酱了。
酱缸要放在大太阳底下,平时用透气白棉布盖着。下雨
则一定要遮好,说要是进雨水了会生蛆,恐怖。
每天早晚,要用酱扒子打一百下,每下都要到底,再拽
上来,看着黄糊糊黏糊糊的酱翻滚着,中间会有白色不明物
体或杂质出现,要用小勺撇出来。
随着温度升高,酱满涨起来,会冒小泡泡,味道真说不
上好闻。感觉又咸涩,有股子腐败变质的味道。
东北大酱的颜色有黄褐色的,也有发的好的,金黄金黄的。
大酱里有漏网的豆碎,和婴儿拉的东东极其相似,又稀又粘
又有颗粒,像尿布上黄汤里渣子,一样一样滴。
虽说感官不雅,但是东北吃酱真是家家具备,有人家酱
稀点,会再加点炒熟的豆面,酱会更好吃。
北京炸酱面有名,和酱园的品质优良有关。
北京六必居酱园是山西临汾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
兄弟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 年)创办的。(邓拓从六必居大
量房契与账本中考证,大约创建于清朝康熙十九年到五十九
年间)。是京城历史最悠久最负盛名的老字号之一。说买黄
酱到“六必居”,吃甜面酱到“天源”,还有“桂馨斋”,其实,都
是一家。
六必居有一个说法是: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之必洁,
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六必”在生产操作工艺上可
以解释为:用料必须上等,下料必须如实,制作过程必须清洁,
设备必须优良,火候必须掌握适当,泉水必须纯香。这“六必”
是酿酒的讲究。
“六必居”老掌柜贺永昌先生,说他自学徒时起,只知道
六必居售“开门七件事”中的六件,除了茶叶不卖外,柴、
米、油、盐、酱、醋六样生活必需品都卖,所以叫“六必
居”。
六必居最出名的是它的酱菜。有十二种传统产品,最主
要是稀黄酱。酱味浓郁,咸甜适度。
六必居自制黄酱和甜白酱,黄豆选自河北丰润县马驹桥
和通州永乐店,这两个地方的黄豆饱满、色黄、油性大。白
面选自京西涞水县,为一等小麦,这种小麦粘性大,六必居
自行加工成细白面,这种白面适宜制甜面酱。
六必居在各地制酱品质中,质量最好,信誉最佳。
再说炸酱,宋元时期,肉酱作为旅行调味品,可蘸饼,
拌面,已成常有。
北京、山西、山东、河北、东北都有炸酱。
北京黄酱和其他地区相比:北京酱比山东的颜色要浅,
因晒制时间短,基本不放水。北京小碗干炸,也因酱之故。
王仁兴先生2001到韩国长城饭店,经营山东胶东风味炸
酱面,一碗酱往碗里倒。似北京打卤面稠度,黄色,不咸,
一再强调这是中国正宗味道。这稀而薄的炸酱,东北山东样
子。韩国人,这多年没有进步,倒一直保持中国部分地区炸
酱的原貌。
京城首善之区,天时地利人和,得天独厚。各地优良物
产,能工巧匠和最高消费市场,成就京城美食尽善尽美。
酱良、肉好,火候足,有美食家群体,再卖膀子力气,
抻出“小把面”,北京炸酱面,出了名。
美食,大到世界美食融合,小到北京炸酱面,Fusion恒
古不变。大风味保持,小风味调整,追求完美是万变中的不
变北京炸酱面,到了大董家这一代,肉酱比例达到三斤肉
一斤酱。这碗酱,色泽金红,油光铮亮,肉丁透泽,酱香油
香面香。它仿佛从远古走来,从未停止,和我们相 “拌”,走
向未来。
— —大董先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