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德行充盈的人丨德充符译文

做一个德行充盈的人丨德充符译文

00:00
06:25

《庄子·德充符其一》译文


《德充符》是庄子内篇的第五篇。跟前几篇的标题相比,“德充符”似乎略有些晦涩难懂。


庄子所谓的“德”,不同于儒家口中的“仁义道德”,而是“得道之德”,指的是能够像《齐物论》一篇中的圣人一样,消弭一切分别心和是非心,因循万物的变化,领悟宇宙间的大道。在本篇的第四个故事中,庄子借着孔子的话说,“德者,成和之修也”,可见,在庄子看来,“德”就是指完满和谐的心灵修养。


  “德充”连起来是指一种德性充盈的状态,完满和谐的自然德性充盈于一个人的内在。


“符”字的本意是指古代朝廷中用以传达命令、调兵遣将的凭证,最初是用竹子的外皮制成,讲究一些的则用金石制成,比如影视剧中最为常见的虎符。为了防止有人假传圣旨,符通常会被剖成两半,主帅和执行者各持一半,等到发号施令的时候,以两半能完全吻合为信。成语“若合符节”,就是由“符”字的本义而来,比喻两者完全吻合。但“符”在这里用的是引申义,因为符是竹子的外皮,所以又引申为外显、彰显的意思。“德充符”合起来,可以用《大学》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就是说德行“诚于中而形于外”,一个自身内德充盈的人在应物于外时,便会与此德性有所对应、若合符节。


本篇的主旨在于打破“以貌取人”的世俗偏见,使人们认识到,在“德”与“形”的关系中,“德”应当居于主导地位,外在形貌不过是一个皮囊、一件容器,用来盛装内在德性,所以,外貌的妍媸(chī)美丑,肢体的健全或残缺,都不该影响我们对一个人人格生命的判断。为此,庄子特别讲述了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闉(yīn)跂支离无脤、瓮㼜大瘿六位贤人的故事,他们或身有残疾,或样貌丑陋,却无一不是能够保始守常、顺时畅性的至人。不只如此,他们还凭借自己内德的深厚而感召众人,使人们乐意跟随着他们。而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某些形体健全的人,却都德行有亏。像是郑国的宰相子产,他身居高位却以貌取人、以势压人;还有庄子的朋友惠施,整日与人论辩不休、致使身心疲惫不堪,反而伤害了天赋的德性。


这种打破世俗偏见的观点在现在看来理所当然,可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却极其难能可贵,流露着人性的光辉,传递出一种崇高的精神力量。


本篇的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人气据说与孔子不相上下的老师,名叫王骀。根据《说文解字》中的释义,“骀”字的本义是指马脱掉了嚼(jiáo)头。因此,该名字中透露出,王骀是一匹脱离了樊笼、任性于自然的“野马”。


故事说,鲁国有个叫王骀的人,只有一只脚,但跟随他学习的人,却和跟随孔子学习的人一样多。孔子的弟子常季对这件事感到困惑不解,于是向老师提问道:“王骀这个人,只有一只脚,但鲁国的读书人除了有一半跟随您以外,另一半都去了他那里。他传道受业的方式也很特别,既不给学生们讲课,也不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就是那么安静地站着或坐着,美其名曰‘不言之教’,可教学成果却非常丰硕,他的那些弟子们去时心中脑中都是空空如也,可回来时却都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难道说,这世上真有所谓不说话都能达成的教育吗?真有那种仅仅是通过身教就能感化学生心灵的老师吗?您怎么看王骀这个人呢?”


孔子回答说:“王骀是个圣人啊,我只是落在了众人后面,尚未前去请教这位先生罢了。连我都要向他求教,更何况那些不如我的人呢!不止是鲁国的读书人,我甚至愿意把全天下的读书人都引荐到王先生那里去,让他们都跟着先生学习。”


王骀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得到孔子如此高的评价呢?我们下一讲再继续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