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德充符》其八译文
在上一讲中,庄子提到圣人应该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就“有情”和“无情”的问题,庄子和他相爱相杀的好朋友惠子进行了一番论辩。
惠子问庄子:“你认为人本来是无情的吗?”
庄子回答说:“是的,没错。”
惠子又问:“人要是没有感情,那还称得上是个人吗?”
庄子说:“人的外貌和身体都是天道自然所赋予的,怎么不能叫人呢?”
惠子又问:“那既然说是人,怎么可能没有感情?”
庄子一听,原来惠子是误解了他所说的“无情”的意思,于是解释道:“你理解的那个‘情’不是我想说的。我所说的‘无情’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说人不该因个人好恶等主观情绪而伤害到自己的身心,只要顺应自然之道即可,不用人为地去培养性情。”
惠子一听,瞬间就杠精附体了,立刻追问庄子:“不特别地去培养性情,靠什么来养护身心呢?”庄子心想,我刚才的话算是白说了。于是,就把刚才说过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我说过了,道与之貌,天与之形。天道给了我们容貌和身体,我们只要不以个人好恶等主观情绪伤害身心即可,根本就不需要再去有所增益。你瞧瞧你,整天靠着那棵枯朽的梧桐树喋喋不休地跟人论辩,没完没了地消耗着自己的心神,真是劳心又劳力而不自知,恨不得直接躺在树下睡觉,等醒来接着辩论。上天赋予了你这副形体,你却以与人论辩为乐事,整日就在那儿跟人争论石头的坚硬和色白到底算一回事还是两回事。”
关于“坚白论”,《齐物论》中已经讲过,它是战国时期公孙龙提出来的一个辩题,坚硬和色白都是石头的属性,但“离坚白派”却认为坚和白是分离的,因为一个是触觉感受,一个是视觉感受。不过,在《齐物论》中,庄子认为不需要去区分石头的坚硬和色白,主要是想表达物我为一的道理;而在本篇中,庄子慨叹惠子“一入坚白误终身”,则是在可惜天道给了他一副好皮囊,他却不知道保养身心,只是为了追名逐利而一味地辩论不休、劳心劳神,说是“损”还差不多,又怎么能谈得到“益”呢。
庄子和惠子的这场辩论,看似是在讨论“有情”与“无情”,似乎与前五个“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的故事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其实都是一样的,就是讨论人究竟应当怎样做才能保全天赋的德性,使内德充盈。在庄子看来,人的形貌本就是天道赋予的,根本不必做任何人为的增益,只要一切顺其自然即可。
《德充符》一篇塑造了六个形貌有缺但却内德充盈的人:王骀“视丧其足犹遗土”,把被砍去一只脚看作丢掉泥土一般;申徒嘉“游于形骸之内”,虽然断了一只脚,却能让自己的内心悠游于充盈和圆满的大道之中;叔山无趾没有脚,但认为“犹有尊足者存”,把大道看作比脚更珍贵的东西;哀骀它“才全而德不形”,德行完满而不彰显于外;闉跂支离无脤、瓮㼜大瘿“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能让人因为他们崇高的德行而忘记其形体的缺陷……
庄子之所以杜撰出这些形体残缺的人,是为了打破人们对外形的偏见,彰显形体之外真正美好的生命价值。所以在故事里,王骀的学生数量可与孔子相比,申徒嘉能让郑国的宰相子产惭愧地低下头,叔山无趾能使孔子承认自己的鄙陋,哀骀它能迷倒众生、令君王自觉反省,闉跂支离无脤、瓮㼜大瘿甚至改变了卫灵公、齐桓公的审美,这样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有力地证明了内德充盈则外物自然来附,呼应着本篇的题目——“德充符”。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