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06 涉江采芙蓉

G006 涉江采芙蓉

00:00
04:35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wèi)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
我涉过江水去采荷花,兰泽中长满香草。
采荷花要送给谁呢?我的爱人还在远方。
他回头瞻望故乡,路漫漫遥远无尽。
同心人却分隔两地,只有愁苦伴我终老。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

  在古代封建社会里,最密切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夫妻朋友关系,由于战争、徭役和仕宦,这种亲密关系往往长期被截断。更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书信不通,相隔两地音信全无,就成为许多人私生活中最伤心的事。因此中国古典诗词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表达别离情绪的。这首《涉江采芙蓉》就是这样一首伤离别的情诗。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芙蓉,就是荷花。兰泽:是生有兰草的沼泽。夏秋时节,江南水乡,日暖花开,女主人公在江中采集了鲜艳的荷花,又到兰泽里摘取了芬芳的兰草。诗歌就这样在绚丽灿烂、愉快欢乐的气氛中起笔。、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了艳丽的“芙蓉”,却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人。采莲,本应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

  接下来的两句,转而写身在“远道”的丈夫:“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远方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思念,回望妻子所在的故乡。然而,展现在他眼前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这样的写法就是一种“悬想”的方法。杜甫的《月夜》就是这样的写法。杜甫不写自己想念妻儿,而写妻子想念自己,这样就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游子回家的希望渺茫,因而思念妻子的情感更为强烈。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同心:指夫妻。古代婚礼的一种仪式,新郎新娘用彩缎结同心,并相挽而行。这两句是说,两个心心相印的人啊,动相隔遥远,只有忧伤陪伴他们终老。想到眼前的孤单,也许永远都不会结束,更深的忧愁涌上心头。

  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夫妻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