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集大纲
二、逐字文稿
上一讲我讲了笛卡尔哲学的第一个命题,就是怀疑一切。在他那里,怀疑一切是方法,目的是要得到无可怀疑的真理。他认为他得到了这样的真理,就是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这是这一讲我要讲的内容。笛卡尔的哲学,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思故我在。这句话几乎成了笛卡尔的标签,即使哲学的门外汉,只要提起笛卡尔,也会立刻想到这句话。笛卡尔把这个命题称作哲学的第一原理,是他的全部哲学的基石。现在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么得出这个原理的,从这个原理又引出了什么结论。
【我思故我在】
据说笛卡尔是这样得出“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的。某日,他穿着睡衣,坐在壁炉旁烤火,懒洋洋地想:哲学家们书里讲的道理是可疑的,不是真理;世界各地人们信奉的风俗和观念是可疑的,不是真理;我现在坐在壁炉旁烤火,但我怎么知道我不是在做梦呢,我以为自己看见的这个壁炉和火是否真的存在,甚至这个坐在壁炉旁烤火的我是否真的存在,都是可疑的……
想到这里,他跳了起来,对自己说:也许我是在做梦,也许我以为自己看见的这个壁炉和火是假的,但是,我不可能不存在,否则的话,是什么东西在怀疑自己在做梦,在以为自己看见了壁炉和火呢?我可以想一切都是假的,可是当我这样想的时候,这个在这样想的我必须是一个东西。我怀疑这,怀疑那,可是这个在怀疑的我的存在是无可怀疑的。我怀疑,我思考,单凭这一点就证明了我是存在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哲学的第一原理诞生了。
【思是我的本质】
在用我思考证明了我存在之后,笛卡尔继续追问,这个已经被证明存在的我究竟是什么。一方面,我可以设想我没有身体,可以设想没有我所在的世界,也没有我所在的地点,但是这都不影响我的存在,因为是我在做这些设想,我正是从我在思考确知我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如果我一旦停止思想,则即使所有其余的东西都存在,有一个被认为是我的身体的东西,有世界万物,我都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我是存在的。
笛卡尔由此得出结论: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只是思想。我是一个在思想的东西,除了思想,我看不出有什么别的东西必然属于我的本质。这个实体也就是人们称之为灵魂的那个东西。灵魂与身体完全不同,它不依赖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即使身体不存在,灵魂仍然不失其为灵魂。
【二元论:灵魂和肉体是不同的实体】
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推论出思是“我”的本质,这个以思为本质的“我”通常称作灵魂,是我之所以为我的那个东西。他说,我对我自己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观念,即我是这样一个有思想而没有广延的东西。广延,意思是形状、体积、大小这一类物理性质。灵魂是一个实体,其特点是有思想而无广延,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我对肉体也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观念,即它是一个有广延而不能思想的东西。所以,肉体是另一个实体,它和灵魂完全不同,其特点是有广延而无思想。这里有一个疑点,笛卡尔的前提是“我思”,而从“我思”是推论不出我有一个肉体的,更不必说对肉体有一个清楚明白的观念了。
总之,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实体,即灵魂和肉体,或者说精神和物体。所谓实体,是指一种本原性的存在,不是别的东西把它产生出来的。灵魂和肉体是两个平行的实体,互相不能产生。一切物体因为有广延,所以是可分的,灵魂因为没有广延,所以是不可分的。灵魂是一种单纯而完整的东西,你决不能想象有半个灵魂、四分之一个灵魂。虽然灵魂好像是和肉体联结在一起的,可是当一只脚、一条胳臂或别的部分从我的肉体截去的时候,我的灵魂并没有被截去什么东西。
由于灵魂和肉体总是结合在一起,人们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东西。可是,两个东西结合在一起,并不等于它们就是一个东西。笛卡尔强调说,因为这种把精神的东西和物体的东西混淆的习惯根深蒂固,所以他要不惮其烦地通过准确的检查把它们区别开来。
【上帝是最高的实体】
有两种实体,从人来说是身体和灵魂,从世界来说是物质和精神,两种实体性质完全不同,彼此之间没有丝毫关系。这是彻底的二元论。可是,这就发生了一个问题:如果身体和灵魂毫无关系,它们如何能够协调一致?如果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毫无关系,世界如何能够有秩序?为了把两个不同的实体联系起来,笛卡尔引进了第三个实体,而且是一个最高的实体,就是上帝。是上帝创造了身体和灵魂、物体和精神,让它们之间有了联系。上帝是绝对的实体,物体和精神是两个相对的实体,它们彼此独立,但都依赖上帝才得以存在。
笛卡尔的物体和精神二元论,最后实际上是归结为了上帝一元论。实体是本原性的存在,物体和精神都是上帝创造的,因此都不成其为真正的实体,只有上帝才是唯一真正的实体。
【为什么说笛卡尔是近代哲学之父】
笛卡尔哲学的三个命题,我就讲到这里。三个命题之中,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是核心,也是笛卡尔的独创性之所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命题。这个命题在笛卡尔生前已经招来同行的质疑和反驳,后来更有大哲学家对它提出反驳,认为它不能成立。一个是尼采,他指出,笛卡尔从“思”的现象出发,但给“思”安上了一个主体“我”,这就已经包含了两个假设:第一,“思”有一个思考着的东西作为原因;第二,这个思考着的东西是“我”。这两个假设都是未经证明的,因此所谓“我思”在逻辑上不是自明的。另一个是罗素,他也指出,笛卡尔把“我思”当作原始前提,可是这里的“我”字于理不通,已知事项是“思”的存在,“我”不是已知事项。笛卡尔在任何地方也没有证明,思需要有一个思考者,而且除了按语法上的意义来讲,并没有理由相信这一点。
这两位思想截然不同的哲学家有一个相同的看法,就是给“思”安上一个叫做“我”的主体是未经证明的,并且是错误的。作为普通人,我们会想,思想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在思想的人作为主体呢,而这个在思想的人不就是“我”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在这里无法展开讨论。我们只须知道这一点就可以了:“我思故我在”这个命题在逻辑上是成问题的,并不是自明的。
但是,这个命题虽然在逻辑上不能成立,却有重大意义。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哲学家们都在宇宙中、在外部世界中寻找存在的根据,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是从某种物质元素中,例如水、火、原子等等,唯心主义哲学家是从某种精神形式中,例如数、理念等等。笛卡尔把方向转了过来,在主体(我)和意识(思)中寻找存在的根据,造成了哲学的根本转折。笛卡尔对他造成的这个转折有相当的自觉性。他明确地说,在运用他的方法时,精神不是像惯常那样面向外界的物体,而是以某种方式转向它自身,探究在它自身里的观念。在这种方式下,每个观念都是精神的作品,具有从思维所获得的那种形式的实在性,而并不要求别的形式的实在性。笛卡尔本人对认识论没有做多少研究,但是他把哲学的注意力从外部世界扭转到了内在意识领域,开启了这个方向的研究,因此被公认为近代哲学之父。在他之后,哲学家们越来越重视研究人的认识,认识论取代本体论成为了哲学的中心。
这两讲我讲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的哲学思想,下一讲我给你讲另一个法国哲学家帕斯卡的哲学思想。
思乃高级行为人之行为,植物动物不会。思有改变之意,动物植物没有这个想法。
妙行如住 回复 @远树树: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
(如果有人要搜)广延
为什么没完整讲义?
为什么没完整讲义?
这个题就算考试时,急赤白脸。答不上来,也不死心,期待批卷老师给个感情分,毕竟试着答了。跑没跑题关不了了。我思故我在怎么解释?“思”这过程必须依附着在一个有机体上,这过程怎样形成?是大脑参与还是心灵转动?不知道。大脑有实体,而心灵是虚体(人看不见)。思过必须有结果(结论)。这个“果子”是独立的,就像秋天果子挂在枝头。一旦人思后有了结果(熟果),才叫我“思”,也有可能结“青果”(未熟),是思的过程。
游戏里的角色觉得自己会思考,上帝视角的我们却知道,他的“思”是我们输入的代码,他不可想代码以外的事情,而角色自己并不知道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