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愿打欧盟愿挨?合伙欺负塞尔维亚25年,欧盟为何从未长记性?

美国愿打欧盟愿挨?合伙欺负塞尔维亚25年,欧盟为何从未长记性?

00:00
18:34

欧盟,一个一言难尽的联盟。

1999年3月24日,北约在未经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打着“防止科索沃人道主义危机”的旗号,对南联盟展开了猛烈的狂轰滥炸,震惊世界的科索沃战争爆发。

在地面部队不曾参战的情况下,为了确保南联盟在北约大军压境下尽快投降屈服,19个北约国家火力全开,即便6个国家不曾出动战机撸袖子上手,也提供了雄厚的后勤保障。面对势单力薄的南联盟,北约1200多架“第四代”战机在长达78天的时间里先后出动32000多架次,投掷精确制导炸弹13000多吨,包括被严令禁止使用的贫铀弹。

在北约军队全方位、多手段的立体打击下,本土作战的南联盟顽强抵抗,虽然军事设施损失较小,但举国上下却几乎一片狼藉。虽然击毁了北约61架飞机、30架无人机、7架直升机及238枚巡航导弹,但南联盟方面有1800多平民丧生,6000多人受伤,近百万人沦为难民。另外,南联盟还损失20多家医院,300多所学校遭破坏、50多座桥梁、12条铁路、5条公路干线、5个民用机场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线路等,大批工厂、商店、发电厂被摧毁或瘫痪,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美元,远超南斯拉夫在整个二战中的损失。

更令人愤怒的是,5月8日,美国B-2轰炸机发射的5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了3名记者死亡、20多名外交人员受伤,使馆几乎被彻底损毁,严重践踏中国主权,其罪行令人发指。

北约发动科索沃战争的直接原因,是1998年2月底南联盟特警部队和科索沃“解放军”发生武装冲突导致科索沃危机爆发后,英、法、美、意、德、俄六国组成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外长要求科索沃冲突各方于2月6日在法国举行谈判,并在7天内达成“允许科索沃实现实质性自治的协议”。

根据协议,各大国尊重南联盟领土完整,要求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同时南联盟军队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军”解除武装,按当地居民人口比例组成新的警察部队维持治安,而北约则向科索沃派遣多国部队保障协议实施。

这是个南联盟和科索沃都无法接受的结果,毕竟南联盟不仅反对科索沃独立,更反对北约驻军;而科索沃不仅要独立,更要保留武装。面对不可调和的局面,前南问题国际联络小组充分发挥霸王硬上弓的“优良”传统,要求双方必须签字,立刻!马上!

于是,科索沃犹豫了很久后,终于签了字,而南联盟则最终坚持了底线,代价就是北约铺天盖地的狂轰滥炸。

科索沃战争,作为一边倒的对抗,帮助科索沃挡住了南联盟维护领土完整的脚步,展示了北约的先进武器,将北约的肌肉1080度秀了个遍,更将南联盟这个俄罗斯的巴尔干半岛小伙伴几乎打残,将俄罗斯势力彻底逐出了巴尔干,可以说是大获全胜。

但蓦然回首,欧盟突然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问题,那就是1999年1月1日欧盟在各成员国范围内正式发行的欧元,因为这一场漂亮的“烟火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还未横空出世就遭遇迎头痛击,比如欧元兑美元汇率暴跌30%,1欧元只能兑换0.82美元。

毕竟科索沃虽远在巴尔干,但却也是欧洲的一部分,即便没有难民涌入欧盟各国的巨大压力,科索沃战争给欧洲大地带来的战争阴霾也长期笼罩,直接影响到了资本对欧盟的投资信心。

所以,欧盟兴高采烈参加的,是一场出卖自己的饕餮盛宴,到头来欧盟不仅提供酒水餐食,末了还主动刷盘子洗碗,更拿出了全部积蓄请美国享受了一条龙服务。

地主家余粮似乎很多啊!

所以这样的盟友,美国焉能不爱不释手?这样被卖了还帮忙数钱的操作,欧盟焉能不以头抢地、捶胸顿足?

于是痛定思痛后,欧盟终于幡然醒悟,这是德法等国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和介入叙利亚危机时不再积极回应并主动追随的重要因素。

但当战争的阴霾再度笼罩在塞尔维亚尤其是科索沃上空,欧盟却似乎再度魔怔。在科索沃警察特种部队占据塞尔维亚中部地区与科索沃省的入境点,并要求入境科索沃的塞尔维亚车辆换上科索沃签发的临时车牌,进而让双方局势再度剑拔弩张后,北约五国和欧盟代表迅速回应,并扔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一堆文件,告诉武契奇只要同意这些霸王条款,他们就可以命令科索沃警察特种部队离开塞族人居住的地方。

听听,这是人干的事吗?

惺惺作态、明火执仗,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而这也意味着:时隔25年,欧盟在塞尔维亚面前依然没有变,即便被坑惨也终归没有怨言。

很多人说,因为欧盟与北约高度重合,所以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毕竟欧盟27个成员国中,24个都是北约成员国,想要逃过美国主导的北约约束,基本等于天方夜谭。

应该说,这种说法无懈可击,毕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想要出淤泥而不染,可能性基本等于负数。而且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本就是美国为控制西欧各国的常规操作,所以欧盟在北约也就是美国面前硬不起来也实在不是稀奇事。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并随即拉开了冷战的序幕。鉴于美苏两国都是超级大国,火并起来基本等于同归于尽,所以传统的热战形式被摒弃,你死我活的冷战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为围堵社会主义阵营,美国自西向东在亚欧大陆周边分别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因为西欧各国是美国对抗社会主义阵营的最重要阵地,所以美国对北约也相当上心。毕竟,只有一个强大的联盟,才能跨越浅浅的大西洋,保持美国对西欧的遥控。再加上美国在战后推出的“马歇尔计划”,帮助满目疮痍的西欧各国迅速复兴,所以西欧各国沦为美国的小伙伴实在不足为奇。

但问题是西欧各国自15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始,就始终是世界近代文明的中心,引领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老子当年”的气概,让西欧各国开始寻求抱团取暖的方式夺回昔日的的光芒。

于是以1951年欧洲煤钢联营开始,法德和解,欧洲一体化一发不可收拾,并最终在1993年形成了实力强大的欧盟,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

可以说,欧盟的出现就是西欧各国为了摆脱美国掌控而诞生的,而且为了团结起来有力量,欧盟从市场和技术共享开始,再到货币和防务的一体化,整合程度远高于其他国际组织。

然而,挣扎着站了起来的欧盟最终还是踉踉跄跄地拜倒在了美国的牛仔裤下,甚至与美国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那么,时隔22年,为何欧盟始终不长记性?难道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那句“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对欧盟完全免疫吗?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欧盟虽然有满满的凌云壮志,但却更有深深的力不从心。

从欧盟的组成状态来看,它和苏联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毕竟二者都是一堆国家的集合。但相比于俄罗斯主导苏联大家庭的“说一不二”,欧盟则显得“群龙无首”。

欧盟的起源,除了对抗美苏的影响力,更有德国曲线统一欧洲的宏伟梦想。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后裔,德国在1871年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第二次工业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大国崛起。

但彼时的世界早已被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瓜分完毕,而地处欧洲十字路口的德国又没有美国的庞大体量,所以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夺取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就只能拿老牌帝国主义开刀,这是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因素。

但战争结果又是极其残酷的,德国非但没有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鸟枪换炮,反而被打回原形,领土面积更是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的54万平方公里锐减到35.7万平方公里,连龙兴之地东普鲁士都成为它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战争难以达到扩张目的的情况下,德国选择了欧洲一体化。虽然表面上各国互惠互利,但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德国无疑是主导者和获利最大者。

所以德国自然不遗余力地推动欧盟的提质扩容,在不断扩大势力范围的同时提升欧盟的整合水平,力争达到准国家的程度。

但问题是德国经济虽强,但却不具备俄罗斯之于苏联的领导力,更要命的是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时至今日依然被美国驻军牢牢束缚。连最基本的独立自由都办不到,何谈在国际社会与美国分庭抗礼?

而且当年的“马歇尔计划”,在帮助西欧复兴经济的同时也将西欧纳入了美国为主导的国际市场,所以欧盟自然力不从心。

欧盟的异军突起,根本原因在于冷战的大格局下,欧盟的次要矛盾服从于美苏争霸的主要矛盾。但等到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烟消云散,国际矛盾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欧盟就再也不是美国爱不释手的小可爱,而是一只带刺的玫瑰,是美国迫切想要辣手摧花的猎物。

所以,美国在裹挟欧盟轰炸南联盟时毫无心理负担,在将欧盟绑上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战车时从来气定神闲,因为“孩子有危险时,爸爸是保护神;孩子没有危险时,爸爸就是最大的危险”,关于角色的转换,美国希望欧盟心里有点儿数。

但欧盟尤其是德国怎能看到辛辛苦苦构建的欧盟大厦毁于一旦?所以追随北约东扩的脚步从未停止,和美国叫板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然后,被“压榨”了几十年的英国“突然”不堪忍受,毅然作出了远走高飞的历史性决定,于是三年脱欧路,天天不重样,欧盟体会到了被分手的折磨和痛苦。

英国与欧盟的分道扬镳,是欧盟的巨大损失,毕竟欧盟不仅少了一架马车,扶贫摊派指标更重了,而且英国脱欧还给其他蠢蠢欲动的欧盟成员国起到了极坏的榜样作用。更要命的是英国的心虽然走了,但身体还杵在欧盟边上,让欧盟一看到就想起了奥力给。而事实上和欧盟分家析产后,英国也确实重拾“搅屎棍”精神,和美国唱起了盎格鲁风格的二人转,比如美英勾结澳大利亚建立AUKUS,公然拿法国开涮,而法国在愤怒了8天后缴械投降,再次打破了投降的记录。而法国的窘迫,也反映了欧盟咬牙切齿却又力不从心的尴尬感情。

英国的出走,给欧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大到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僭越之举,并从此不得不下定决心登上美国的贼船并与这个昔日的盟友同舟共济。

只是,美国早已深谙同床异梦甚至同室操戈之能,对于欧盟这个有“前科”的盟友就更是轻车熟路了。

本次科索沃危机,你要说不是美国从中作梗,拜登都跟你急。在“拆牌行动”发生后,美国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在克罗地亚举行了军事演习,是煽风点火还是煽风点火不言而喻。

所以美国有备而来,塞尔维亚注定在劫难逃。而欧盟作为为虎作伥之流,也必然会在一片欢呼中再度“沦陷”,而为了欧盟的未来,欧盟不得不和美国携手并肩。

这是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故事,更是欧盟进退维谷窘况的最好注解。

不过在静夜史看来,除了形势比人强的力不从心,欧盟骨子里的霸权思想也永远在骚动,这也是欧盟今日悲剧的重要原因。

虽然欧盟内部维护国家统一不假思索、不遗余力,典型如西班牙之于加泰罗尼亚。但在面对科索沃危机时,欧盟却开始高唱自由独立,坚决支持科索沃地区阿尔巴尼亚人争取独立的“正当”诉求。

那么,是欧盟圣母心在作怪吗?但问题是阿尔巴尼亚人基本信仰伊斯兰教,而塞尔维亚人大部分信仰东正教,属于基督教世界,相比之下欧盟更没有理由胳膊肘朝外拐。

所以静夜史认为,这就是欧盟悲剧的最终根源,能力小野心大,本是搅屎棍却总喜欢充当道貌岸然的君子。

最早的科索沃,生活着伊里利亚人,这是阿尔巴尼亚人与塞尔维亚人的共同祖先,6世纪南斯拉夫各族到来后,巴尔干半岛逐渐成为南斯拉夫人的地盘。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南斯拉夫文明的伊里利亚人成为塞尔维亚人,固守传统未被同化的人则逐渐形成阿尔巴尼亚人。

奥斯曼帝国征服巴尔干半岛后,推行“宗教自由”政策,但信奉伊斯兰教不用交高额税收。

随后,阿尔巴尼亚人改信伊斯兰教,坚守宗教信仰的塞尔维亚人则纷纷背井离乡,再加上奥斯曼帝国人口迁移的推波助澜,导致原来以塞尔维亚人为主的科索沃逐渐成为阿尔巴尼亚人的天下。

所以,针对阿尔巴尼亚人的“鸠占鹊巢”,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方面矛盾丛生,并在一战后达到高潮。

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后,塞尔维亚将科索沃纳入版图,随后在二战后塞尔维亚并入南斯拉夫联邦。

1963年,南斯拉夫修改宪法,将科索沃升级为自治省。1974年宪法又进一步将科索沃升格塞尔维亚共和国的“联邦单位”。

不过,科索沃地位的抬升,带来的不是民族团结,而是无穷无尽的矛盾和争端。尤其是1980年铁托去世后,长期被压制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难扛大旗,各加盟国离心趋势越来越严重。1991年南斯拉夫开始解体后,科索沃和车臣一样自认为自己也应该和其它加盟国一样自立门户,但塞尔维亚表示你净想屁吃,所以双方马不停蹄地干了起来。

理论上说,如果没有外部原因,塞尔维亚收拾科索沃那是一个轻松加愉快,毕竟科索沃情感上的靠山阿尔巴尼亚,在昔日的“巴尔干之虎”塞尔维亚面前也不不值一提。

但欧盟不允许这样一个受尽磨难的异类还能寸土必争,更不能允许这样一个国家和俄罗斯藕断丝连。虽然他们大多数是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后裔,祖上也是纯正的野蛮人。但面对同为蛮族的斯拉夫人,西欧国家这些高质量的蛮族表现出了强烈的高高在上,这种优越感持续了成百上千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再加上塞尔维亚所处的巴尔干半岛俗称“欧洲火药桶”,以及南斯拉夫曾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欧盟对塞尔维亚自然深恶痛绝。

所以说,即便没有美国的煽风点火,欧盟对塞尔维亚局势也不可能袖手旁观。虽然历史上,穆斯林强权奥斯曼帝国一度碾压欧洲,时至今日欧盟仍然不接受奥斯曼帝国继承者土耳其的加盟请求,但为了遏制塞尔维亚,欧盟不惜和阿尔巴尼亚族“求同存异”。

而欧盟在塞尔维亚问题上的所谓执念,也必将再度被美国轻易利用,并最终将欧盟拖入更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渊。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老派上海闲话传承

    欧盟真的一直这么蠢吗?我无法理解他们的言行。是不是还有一些深层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