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一个一言难尽的国家。
1985年,在经历了“老人政治”的领导人去世“三连”后,“年轻”的戈尔巴乔夫登上苏联最高领导人宝座,并承载了挽狂澜于既倒,扶苏联于将倾的历史重任。
身负重担的戈尔巴乔夫也确实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问题是斯大林模式早已积重难返,戈尔巴乔夫根本就无力回天。在经济改革遭遇了空前的惨败后,戈尔巴乔夫决定剑走偏锋,在“新思维”思想的指引下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然而,政治领域的“大兴土木”,非但未能带领苏联走出困局,反而打开了苏联乃至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的潘多拉魔盒。
随着戈尔巴乔夫一系列退缩性和理想化政策的出台,苏联中央的控制力一落千丈,社会思想更是鱼龙混杂,再加上西方颜色革命之风劲吹,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大厦开始摇摇欲坠。
1989年8月,随着波兰组成由反对派出任总理的非共产党政府,震惊世界的东欧剧变拉开序幕。随后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纷纷改旗易帜,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欧迅速退潮。
而在东欧各国加班加点地“翻天覆地”时,在遥远的东方,一个国家的江山也悄悄地变了颜色。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这个国家几经沉浮但依然傲然挺立。十月革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后,这个国家也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一度和苏联称兄道弟。
没错,这个东方国家就是蒙古。
在改旗易帜之风席卷东欧后,蒙古也不甘寂寞顺时而动。
1990年,奥其尔巴特当选为蒙古人民共和国总统,并开始了旨在改革蒙古落后面貌的改革,蒙古历史开始转向。
1992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改国名为蒙古国,并正式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多党制。这标志着蒙古这个亚洲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经过了58年的历程后,也成为亚洲第一个宣布放弃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
那么,明明相隔万里,为何蒙古会和东欧各国一样改弦更张?静夜史认为直接原因在于苏联解体,根本原因则在于蒙古始终有一颗躁动不安的心。
事实上,东欧剧变固然有斯大林模式积重难返的根本因素,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这种主动跪舔西方并大开历史倒车的行为,给了西方民族主义势力趁虚而入的机会,而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盛极而衰后的“不干涉”主义,无疑又给各国动荡不安的局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所以,蒙古的江山变色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但问题是,虽然蒙古距离苏联核心最远,但内心却距苏联最近。毕竟近代蒙古是苏联一手扶植起来的国家,从内而外都受到苏联的全面影响,可谓苏联第16个加盟国。
这也意味着,即便戈尔巴乔夫隔岸观火甚至主动成全,蒙古都不会轻易说再见。毕竟蒙古高原上的水草虽然肥美,但经济发展却长期一贫如洗,如果没有苏联几十年如一日的救济,蒙古连西北风都喝不起。
可以说,蒙古对苏联的热爱,本质上就是依赖,所以只要苏联还在,蒙古就必然爱得死去活来。
而当苏联主动去世,失去依靠的蒙古还有什么理由继续坚持?
首先,有苏联的日子里,意味着将蒙古控制得相当严密,所以等到苏联解体,蒙古终于呼吸到了非社会主义的空气。如同从管理严格的高中迈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一样,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空气,让人怎能不在逍遥快活中迷失自己?
其次,没有了苏联的救济,但蒙古却依然没有实现脱贫攻坚的胜利,所以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找到更有钱的金主实现共同富裕。而放眼四周,几乎都是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所以蒙古想要得到更多的利益,就必须循着西方颜色革命的足迹,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沆瀣一气。
最后,蒙古虽穷,但反华之心却矢志不移。对于蒙古而言,虽然苏联解体,作为直系继承者的俄罗斯早已跑步进入资本主义。但南方邻国则始终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上越走越宽。理论上说,虽然没有了苏联的给力,但只要蒙古愿意和南方邻国搞好关系,吃香喝辣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但蒙古表示,我有自己的脾气。
事实证明,虽然蒙古实力极其有限,但志向却不可小觑,在令人生畏的“东亚怪物房”,蒙古自古以来就有半席之地。时至今日,蒙古虽然在绝大多数领域都不值一提,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背弃则令人啧啧称奇。
之所以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蒙古是个从不安分的国家。而当这个躁动和反华联系在一起,就成为草原上独一无二的一抹绿。
千百年来,虽然草原长期存在,但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却不知换了多少代。在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牧民安居乐业把福享。但当气候转冷,为了生存游牧民族开始南下劫掠,中原王朝就开始了漫长的“大北方战争”。
而根据历史周期律,大约每隔300年,中原王朝就会经历改朝换代,而每一个新王朝的诞生,都意味着反击游牧民族的辉煌进程。所以打不过就跑的游牧民族走马轮换,草原上年年岁岁草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3世纪蒙古兴起后,草原终于有了公认的名字。蒙元帝国盛极而衰后,受到明朝的猛烈打击,直到明朝后期俺答封贡才告一段落。
俺答封贡后,占据蒙古高原的鞑靼部逐渐分化成漠南和漠北蒙古,势力范围对应内蒙古和蒙古,被鞑靼驱逐的瓦剌则演变成漠西蒙古,活动范围为新疆和中亚。
后金崛起后,于1635年征服了漠南蒙古,并开始了征服漠北和漠西蒙古的进程。1691年,为对抗漠西蒙古准噶尔汗国的侵略,漠北蒙古臣服清王朝,标志着蒙古高原纳入清朝版图。
漠北蒙古臣服后,清朝推行了一系列统治政策,包括移植漠南蒙古盟旗制度,在抽取蒙古精壮男性的同时,画地为牢彻底改变逐水草而居并聚沙成塔的特性;而当蒙古作为游牧民族难以迁徙,不仅抵抗天灾的能力大大降低,近亲结婚也降低了人口生殖的品质,再加上大兴黄教,规定每家每户必须有一名男丁信教,从而对蒙古的人口增长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前夕,蒙古总人口不过50万有余。另外,为了确保蒙古便于管理,清王朝还默许晋商等商帮深入蒙古腹地做生意,然后让广大蒙古人民背上了几辈子都还不完的巨额债务,只能一辈子为商帮出工卖力。
更重要的是,通过与沙俄的划界,尤其是主动妥协带来的被动局面,使沙俄得以长期在北部虎视眈眈。
可以说。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漠北蒙古对清朝有了空前的向心力。
但清朝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任何专制王朝都会盛极而衰,而一旦出现这个问题,蒙古就必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再加上清朝为挽救统治在蒙古地区大兴新政,其巧取豪夺的难看吃相激化了蒙古的社会矛盾,并最终导致了空前的危机。
虽然此时的沙俄帝国也垂垂老矣,但因为有靠近西方文明的地理优势,沙俄对清朝仍然具备强大的碾压力。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陆续夺走外东北和外西北广大地区后,沙俄将魔爪伸向蒙古,大量探险队和商帮以各种名义向蒙古渗透,蒙古高层开始与沙俄称兄道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趁机煽动蒙古高层自立门户,并企图吞并内蒙古和新疆。虽然在北洋政府的坚定抗击下,蒙古分立最终胎死腹中,但沙俄影响力犹在,蒙古离心已经积重难返。
1917年,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在一战中覆灭后,蒙古出现权力真空。皖系军阀徐树铮趁机于1919年收复蒙古和唐努乌梁海。
不过随着北洋军阀内部的相互倾轧,蒙古回归局面仅维持两年便风云再起。
1921年,苏俄红军以追击白军的名义进入蒙古,并拉出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1924年博克多格根死后,蒙古在苏联支持下建立共和制政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之国。彼时的民国政府对蒙古问题鞭长莫及,苏联的影响力越发深远。
为了确保对蒙古的影响力,苏联对蒙古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细致安排”,比如:
经济上完全排除第三国资本,由苏联掌握蒙古经济大权。当然蒙古的吃穿住行也由苏联负责;
政治上推行“肃反”,清除大量喇嘛个封建王公,导致蒙古人口损失5%;
文化上禁止崇拜成吉思汗,废除传统的回鹘蒙古文,推行斯拉夫特色的西里尔蒙古文;
军事上允许苏联驻军,由苏联负责蒙古的国防安全;
另外,苏联在大量培养亲苏人才的同时,要求蒙古高层与苏联人通婚,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和亲”等。
通过一系列操作,蒙古被迅速“改名换姓”,成为苏联势力范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号称苏联第16个加盟国。
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在豫湘桂战役的惨败,美国总统罗斯福为减轻太平洋战争压力,谋求与苏联合作并在雅尔塔会议上形成了损害中国权益的密约。
1945年8月14日,苏联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要求蒙古维持现状,而后在苏联操纵下,蒙古举行公投并以高票数通过自立门户的决策,最终蒋介石予以承认。
但1949年“转进”台湾地区后,蒋介石开始拒不承认蒙古分立结果并在联合国发起“控苏案”,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美国非但没有支持蒋介石,反而出于对抗新中国的需要给蒋介石施压,蒋介石不得不在1961年同意蒙古进入联合国。
可以说,从我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到最熟悉的陌生人,苏联的作用“居功至伟”。由于完全被打上了苏联的印迹,所以即便和俄罗斯一样放弃社会主义制度,蒙古流淌在血液里的反华基因也不曾消失甚至愈加活跃。
对于蒙古而言,最大的危险不是一蹶不振的俄罗斯,而是三面包围的南方邻国。虽然蒙古不一定知道自己的地下拥有多少矿产,但却不可能不清楚自己对南方邻国的战略价值。
毕竟蒙古清晰地记得:1963年苏联红军重返蒙古后,马上对南方邻国的东北、华北乃至西北广大地区形成了巨大威胁。可以说只要蒙古还在,那么南方邻国的北方就始终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
所以,蒙古最害怕的,就是和南方邻国再有交集,在所谓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面前,蒙古最不愿意的就是和社会主义的南方邻国“志同道合”。
时至今日,蒙古加上狗才10000多的军事力量绝大部分都放在中蒙边境,想要干啥是个人都知道。但南方邻国岂是蒙古能螳臂当车的?所以为了活下去,蒙古必须和西方国家攀上亲戚。
毕竟,只有大家都信奉民主和自由,才能坐在一起花天酒地。况且,今天的俄罗斯也早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员,开历史倒车的蒙古反而能得到更多红利。
今天的蒙古,不仅早已和美国建立所谓的“第三邻国”关系,有空就跑到阿富汗给联军看大门,没事就来个“可汗搜索”的军事演习,还无所不用其极地拉拢日本的生意,更经常和印度探讨征服星辰大海的高科技,可谓四面开花,八面玲珑。
只是,连蒙古自己也知道,邻国是搬不走的,况且是两个为对抗西方国家围追堵截而精诚合作的邻国。所以夹在中间的蒙古越不安分,未来就越不美好。
蒙古何尝不知自己的尴尬结局?只是,自诩为成吉思汗后人的他们,从不知什么叫“平平淡淡才是真”。所以当他们背叛阶级又背叛信仰后,蒙古的未来也必然和席卷全国的荒漠化一样,在愈演愈烈中不断沉沦,最终万劫不复。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因为苏修只能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