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气不足易生七种病】

【阳气不足易生七种病】

00:00
02:09

【阳气不足易生七种病】《黄帝内经》载,人体阴阳协调,精力充沛;若阴阳失调,则易引发疾病。阴阳中,阳气扮演主导作用,阳气旺盛,阴气得以固守内蕴。随年龄增长,体内阳气不断耗损,导致老年人阳气不足较为常见。
     现在很多年轻人也饱受阳气损耗之苦,主要原因是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长期摄入生冷饮食、频繁熬夜及过度出汗等情况。郑重提醒:阳气不足,易生以下七种疾病:
     一、糖尿病:阳气是人体立命之本,阳气不足则脾阳受损。脾胃在体内负责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脾阳虚衰时,运化散精功能下降,诱发痰浊、水饮、湿毒、瘀血等有形邪气,就会引发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二、妇科疾病:阳气就像体内的小太阳,温煦推动生理机能,包括生殖功能。阳气亏虚导致体内动力不足,诱发各种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宫寒不孕,甚至多囊卵巢综合征。七、食欲不振:阳气不足者常见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弱、脾胃功能下降。这类人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护脾胃之气,以维持阳气充足。
     三、肥胖:肥胖患者除超重外,常伴有头晕、乏力、倦怠、气短等症状,也是阳虚表现。中医认为,脾肾阳虚时,运化、推动、温养作用下降,水湿停滞,痰浊生成,从而形成肥胖。
    四、心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中,阳虚者居多。
     五、哮喘:肺主气,肾主根,肺肾阳气不足导致正常呼吸功能减弱,外源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可能引发异常免疫反应,诱发哮喘。
六、反复鼻炎:中医认为,鼻炎不仅是呼吸系统问题,更是正气不足、寒邪侵袭、郁滞鼻窍的表现。
七、食欲不振:阳气不足者常见食欲不振、消化能力弱、脾胃功能下降。建议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养护脾胃之气,以维持阳气充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