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 抵巇第四(抵巇之态,抵巇有无)

《鬼谷子》 抵巇第四(抵巇之态,抵巇有无)

00:00
04:00

《鬼谷子》

抵巇第四(抵巇之态)

《鬼谷子》原文。

天下分错,士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窜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本段译文。

当天下混乱的时候,朝廷上没有贤明的君主,公侯们不遵守道德,小人们就会犯上作乱,残害忠良。即使再贤能的人也不会被任用,这时候圣人已经隐居藏起来了,那些贪赃枉法的人兴风作浪。君主和大臣之间相互猜忌。国家即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境地,导致各种势力互相攻战杀伐。父子离散,互相不和,趁着这种混乱反目成仇。这些都已经显露出轻微的痕迹了。圣人,看到这种轻微的萌芽征兆之时,就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去弥补,挽回局面。当这个国家可以用抵巇之术弥补的话,就弥补,恢复原状。如果不可以弥补和挽回的话,那就顺其这个缝隙,毁掉它,重新建立起新的王朝。用“抵”的这种方法来治世,或者用“抵”的那种方法来治世,要么把缝隙堵住,要么就摧毁它。在五帝的时候,那时的政治就用“抵”的方法使其堵住,弥补了漏洞。在三王的时候,就是用“抵”之术来取代它,建立起新的天下。现在这个时候,诸侯之间相互征代,次数已经无法统计了。这种情况之下,正是运用抵巇之术能取得成功的时候了。

-《鬼谷子》

抵巇第四(抵巇有无)

《鬼谷子》原文。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巇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此道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本段译文。

这开天辟地来就有离合,就有始有终,有裂隙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不可以不留心的观察,可用捭阖之术去明查其中的道理,又可以用抵巇之术去解决问题,这就是圣人了。所说的圣人,就是天地间的使者,如果天下没有可以抵的缝隙,那么圣人就隐居起来,等待时机,如果那时的天下可有底的缝隙,那么圣人就会用抵巇之术进行谋划。这种方法上可以为君主治理国家,下可以对老百姓进行监督检查,如果能够顺应自然规律,加以利用。那么就可以灵活自由的掌握天地间的一切自然变化规律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