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1877遍,解析《广扬名章第十四》

《孝经》1877遍,解析《广扬名章第十四》

00:00
16:29
《孝经》1877遍,解析《广扬名章第十四》
《广扬名章第十四》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

这一章讲的是孔子把至德要道分别讲解得清清楚楚,又把移孝作忠,扬名显亲的具体方法提出来告诉曾子。列为十四章。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就能把对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奉事兄长能尽敬,就能把这种尽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司的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就会把理家的道理移于做官治理国家。因此说能够在家里尽孝悌之道、治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孔子说:“君子能孝亲,必具爱敬之诚,以爱敬之诚,移作事君,必能忠于事君。他能敬兄,必具和悦态度。以和悦态度移于事长。必能顺于长官。处家过日子,都能处理得有条有理,他的治事本能一定很有办法,如移作处理公务,必能办得头头是道。所以说:一个人的行为,能成功于家庭之内,这样由内到外,替国家办事,不但做官的声誉显耀于一时,而且忠孝之名,将永远留传于后世。”

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六尺巷涵养礼让家风《礼让三尺 小巷流光 》的故事:六尺巷故事发生的时间,大约在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间。张英家中兄弟七人,张英排行第五,其育有六子三女,人丁可谓兴旺。张英在入朝为官前并未分家,与父母一同生活在桐城城西存诚堂,为官后携妻儿迁居京都。康熙二十一年在获准回籍葬父之时张英在家中建房,以备回乡之需,更在回京后留下夫人居乡一年,料理建房诸多事宜。
据史料记载,张家与吴家比邻,张家建房期间,吴家越界侵用,以至引起了一桩产权纷争。张英接悉家书后,批小诗一首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举重若轻,语气平和,轻描淡写却寓意绵长。家人阅后立即让地三尺,吴家见状感动悦服,也撤让三尺,于是就空出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六尺巷由此得名并沿用至今。
张英的一封家书化解了邻里之争,“让他三尺”的谦让美德,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让出了一条溢彩流光的六尺巷;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 而是“宽”在人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也伴随宰相遗风广为流传,成就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的一篇大文章。
纵观历史,张英一直是康熙帝手下的重臣,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相当于宰相级别。他是个廉洁自律的人,在京城做官极少喝酒玩乐,也不去娱乐场所看戏,过60大寿也没有大宴宾客,平日在家不穿绸缎,“不食人参”。在处理宅基地纠纷一事上,他完全可以动用手中权力,以公权谋家族私利,但是他没有,显然这有悖他为官的原则。“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他克己自律,廉洁自守的好家风,成就了“六尺巷”这段佳话,泽披后世,儿子、孙子均为清廷重臣,“满门朱紫”,“六代翰林”。
他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孝经》所说“一个人的行为,能成功于家庭之内,这样由内到外,替国家办事,不但做官的声誉显耀于一时,而且忠孝之名,将永远留传于后世。”所以,学好《孝经》身体力行,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心想事成,成为一代忠孝之臣,成就一代忠门旺族。张氏家族的文人士大夫们无论在朝在野,皆能恪守先贤轨则,居官以廉,居乡以善,行礼让,重节义。每遇灾荒之年,设粥厂,开义仓,拯饥民于水火,扶贫助学,修桥铺路,乐施好捐,不惜倾其所有。当年由张廷玉捐助修建的“良弼桥”,至今仍雄踞在古城东门外的龙眠河上,成为一处历史见证。
好,今天就学习到这里,明天同一时间我们继续学习圣贤文化,开启生命智慧,提升生命能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