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子下16教亦多術矣

告子下16教亦多術矣

00:00
15:13

16(盡上4043


孟子曰:「教亦多術矣,予不屑之教誨也者,是亦教誨之而已矣。」


【語譯】孟子說:「教的方式也是有許多種變化啊,就像我時常表現出不願教導他人的態度,其實也就是用最好的方式在教導他啊。」


【註釋】這章書主題談教,首先必須釐清,教的對象是誰?是比我年輕的弟子嗎?是比我無知的學子嗎?是學問經歷都比我少比我差的孩子嗎?可以算是,但不是全部。綜觀整部孟子經典,孟子教誨的對象,主要是當權者,是執政者,是君子,更是諸侯卿大夫等。所以現在孟子是要告訴君子,在擔任高級公務員時,所教誨的對象,多是上位者,是權力比我大,職位比我高的君主領導。但是要如何做?孟子說教亦多術矣,是要用不同的言語行為方式道路去教化上位者。


孔子說,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其實是用教無類,孔子意思是,教化學生的手段方式,不需要相同,也就是應該要多樣變化,對不同人要用不同方式態度。這與孟子說,教亦多術矣,意思是完全相同。


教,上所施而下所效也,孟子說的教,是教導、教化、教育、教學,總歸離不開教字的涵義,但是教字的涵義是雙向的,老師對學生施以道德開示,學生必須效仿老師的道德行為。誨,曉教也,傳授知識給對方。教誨,現在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與單獨一個教字或誨字,意思有差別嗎?當然有!而且差別很大!請注意教字是「上所施而下所效也」,是老師做一遍,學生也模仿一遍,但是學生能夠理解老師行為中的道理嗎?可能沒有。於是老師再施以誨,是要「曉教也」,要將教學的內容,曉明於學生,要使學生明白所以然,這才是傳授知識的正確作法,是要將其中道理灌輸給學生,而後學生才能運用在工作生活中,是要將學問用在事業上。


從教育工作的立場說,教而有誨,才能真正達到教化的作用,是我教你,而你被我感化,是你的思想行為產生善(進步)的變化。假如我教你,你只有聽聽而已,卻沒有接受我傳授的道理,你的思想行為就沒有變化,這是教而無誨,也就沒有達到教化的作用。但是教而無悔的情況,是誰的責任?孟子以為是師者的責任,而不是學生的責任,所以說教亦多術矣,為人師者應該想盡辦法教學生能夠理解學問的道理,而不是得過且過敷衍了事。但是要怎麼做?這就要看每個人的智慧,每位老師的風格都不同,而孟子則選擇用「不屑」的態度,去對待那些不想學習的學生。


所以當孟子發現這學生只是來攀談,但並沒有效仿執行道德的意願(如梁襄王、齊宣王),是孟子不能達成「誨」的作用時,孟子就用「不屑」的方式態度去教他,就像是孟子離開齊國,是用不屑教誨齊宣王,於是就發生與淳于髡的對話(告子下06)。現在問題是,甚麼是不屑的教導方式?


屑,絜也,清潔、整齊,使乾淨,引申為修飾、清廉。孟子說「予不屑之教誨也者」,予字我也,之字至也,這話意思是「我用不屑去教誨他」,孟子並非不教對方,而是正在用不清潔或不修飾的方式態度教誨對方,等於是用粗魯無禮不正當的方式。例如羞辱對方,諷刺對方,取笑對方,質疑對方,甚至是離開對方,所以孟子離開齊國就是在教導齊宣王,而與淳于髡的幽默對談,責備樂正子(離婁上24),與右師王驩的對話(離婁下27),也都是同義。一般人總以為不屑是不理會,其實不理會、不答應只是不屑的其中一種表現方式而已。因為教亦多術,不屑態度也是多術,用不屑態度對待,也是在教誨對方。


是亦教誨之而已矣,這八個字若是濃縮成「是教誨之矣」,好像意思相同,但是古文精簡,少了語助辭,意義大不同。是,總結前言,指不屑教誨的作法。亦,更也,更加,加強。之,代名辭,指學生。而,連接辭,以至於。已,作動辭停止,又結束、完成。矣,語助辭。最後這句話八個字,只有矣字是語助辭,整句話的意思可以理解為:「我的不屑教誨,就是加強對學生教誨,也是最後的教誨,更是對學生最有幫助的教誨啊。」而已矣三字可以體會成,以至於停止,以至於結束,以至於成功。


然而我為何以為不屑的教誨,是對對方最有幫助的教誨?這是因為不屑的態度,就是將不潔之物,往對方身上抹。責備、嘲笑、諷刺、拒絕、質疑、甚至離開對方,這種種的行為,都會使對方感覺難堪不舒服,但是這種不舒服,就是前章書所說「人恆過,然後能改」,孟子就是要使對方感覺到自己真的做錯事了,才能有反躬自省追求進步的覺悟,所以不屑的教誨,應該是最有效的教誨方式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