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163 皇帝流放厄尔巴,陛下重归法兰西

欧洲史话 163 皇帝流放厄尔巴,陛下重归法兰西

00:00
19:30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说拿破仑从俄罗斯铩羽而归之后,欧洲的列强们没给他任何喘息机会,全体集合,整出了第六次反法同盟。


这一次,拿破仑就不是以调兵遣将开始了,而是征召士兵,没办法,法兰西老兵都埋葬在俄罗斯的大地上了,他只能重新征召,凑了40万大军,准备和对方决一雌雄。

一、拿破仑流放厄尔巴岛


10月16日,拿破仑被迫在德意志萨克森的莱比锡城,与反法联军进行莱比锡会战(Battle of Leipzig)。法国当时集结了大概19万人,而对方有38万,这场战争因为参战的国家和民族比较多,所以在欧洲历史上,也被称为民族战争(Battle of the Nations)。


各民族打成一团的结果就是法军惨败,联军惨胜,都是一个惨字,拿破仑一共损失了38000人,而联军付出了54000人的代价,算是打败了拿破仑,让他跑回了巴黎。


莱比锡战役之所以拿破仑不行了,关键问题还不是双方军队人数上的差异,拿破仑几乎从来都是以少打多的,只不过这次和以往比,有两个变化,一是刚说的老兵几乎绝种,新应召入伍的士兵既没有经过充分的训练,更没有经历过十分残酷的战争,战斗力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可要是三军无能,那一将再牛掰,也是白扯;第二个原因就是他主导的那个莱茵联盟在关键时刻背叛了。这当然要怪到远征俄罗斯失败上,德意志地区的大小诸侯眼瞅着拿破仑60万大军土崩瓦解,从心理到行动都开始给自己找后路,反法联盟递过来的橄榄枝当然就是最佳退路,你要是说背叛不道德,那对方可能反问你啥是道德?大哥,你知道不,几百年来,俺们这些小国的生存之道以及光荣传统就是谁强跟谁混,有问题吗?当然没问题。


1814年3月31日,反法联军攻进了巴黎,拿破仑仓皇逃到了枫丹白露,这哥们还想做困兽之斗,甚至有一个再次征召90万大军的计划,可惜的是,树倒猢狲散,法国人自己也不干了。


4月1日,法国当时的外交首相塔列朗(Talleyrand-Périgord),在被列强占领的巴黎,率领法国参议院建立了一个听命于反法同盟的临时政府。4月2日,新政府通过的第一道法令就是废除了拿破仑的皇位。


远在枫丹白露的拿破仑听到这事儿之后,气得在自己当天日记里大骂塔列朗,什么“法奸”,特务,卖国贼,他能想到的词汇,都写了进去。


可问题是,你拿破仑也不是第一天知道塔列朗这个人,想当年你从埃及跑回巴黎,篡夺政权的时候,人家塔列朗可是督政府的外交大臣,还不是马上就跟着你闹革命,造了督政府的反?再往前,塔列朗还背叛过波旁王朝,加入了大革命的造反派队伍,然后在革命队伍里,他又多次叛变,颠覆了革命政府,反叛过罗伯斯庇尔的极左政府等等,你别管每一次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反正这个老塔的后脑勺,就长成了反骨的模样,天生的叛徒。


虽然塔列朗既不忠诚,还是一个喜欢声色犬马,美女美酒的酒色之徒,但有一点必须说明一下,这哥们是一个天生的外交家。


今天去过巴黎的,都知道有一座耶拿桥,横跨在塞纳河上,左手埃菲尔铁塔,右手夏乐宫,这座桥是拿破仑建的,用来纪念当年打败普鲁士的耶拿战争(Battle of Jena),当巴黎这次被反法同盟占领之后,普鲁士的军队自然对这座桥就横竖瞧不上眼,这名字是恶心谁呢?他们就想把桥给拆了,谁劝都不好使。


事情反映到塔列朗这里,老先生觉得当叛徒这事儿没啥,谁知道以后的历史咋写呢?可是要是联合入侵者,把自己城市的桥给拆了,那肯定是千古骂名的,他琢磨了半天,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随后塔列朗就在自己家里摆下酒宴,把俄罗斯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毕恭毕敬地请来,酒足饭饱之后,让对方给耶拿桥取一个新名字,同时举行一个仪式,以沙皇的身份,把这桥赐予巴黎人民。亚历山大一听,这是好事啊,我一分钱不花,就有了一个千古留名的机会,而且巴黎人民还得世世代代感谢我,于是,桥的名字就变成了“军事学院桥”(法语:Pont de l'École militaire)。


这样一来,普鲁士人只能干瞪眼,因为当时的他们根本就不敢得罪俄罗斯沙皇,你把沙皇命名的桥给拆了,这不就是劈里啪啦打我亚历山大的脸吗?而且,桥的名字也不叫耶拿了,普鲁士人的屈辱感也没那么强了,这事儿就这么地,被塔列朗圆滑地化解了,此人外交水平可见一斑。


言归正传,尽管拿破仑气得跳脚大骂,但形势比人强,4月13日,拿破仑在枫丹白露宫宣布退位,不当法国皇帝了,塔列朗的文官集团叛变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以内伊元帅为首的法国军队高级将领们也都集体倒戈,拒绝了拿破仑向巴黎进攻的命令。反法同盟随后的表现就很有点儿恶趣味。


他们说哎呦喂啊,您拿破仑这么伟大的人物,咋能不当皇帝呢?这万万不行,您必须当皇帝,这样吧,在你家乡科西嘉岛和意大利本土之间,有一个小岛,叫做厄尔巴岛(Elba),那里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你去那里当皇帝。


结果就是,1814年,随着第六次反法同盟的胜利,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称号是厄尔巴皇帝,并且盟军还给他月月发工资,不领都不行,工资单上写的就是厄尔巴皇帝陛下的收入,这是一个伤害性是零,但侮辱性极强的工资单,可让联军万万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个称号,差点儿让他们全盘皆输,我们接着往下讲。

二、波旁复辟和1814年巴黎和约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拿破仑走了,就需要一个接替他的人,反法同盟一致决定,掉了脑袋的那个路易十六的弟弟,普罗旺斯伯爵,可以继承大统,当然,皇帝肯定是不行了,只能降级回去当国王,号称路易十八(Louis XVIII),因为路易十七的头衔前面已经给了路易十六那个被虐待致死的儿子。


实际上,这位路易十八早在他大侄子路易十七死的那一年,也就是1795年,就自己宣布自己是法兰西新的国王了,只不过那时候他只能偷偷躲在英国享受这个头衔。现在就不一样了,59岁的他在英国和普鲁士军队的护送下,大摇大摆地进了巴黎城,历史上称这件事为“波旁复辟”(Bourbon Restoration in France)。


如果你了解历史,你就知道,这种在一顿乱拳之后被列强扶植上台的“领导人”,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签字,在哪儿签字?当然是所谓的友好协议上。


1814年5月30日,英俄普奥四国和法国路易十八签署了又一份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1814)。


实事求是地讲,比起历史上很多战败之后的条约,这份合约对于法国相当地宽容,除了领土退回到1792年的法国领土,再加上割让几个海外殖民地,其他就没有了,没有赔款,没有驻军,也没有割让本土。


之所以会这样,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列强们愿意看到法国恢复国王君主制,因为这会大大减少他们国家内部共和派的压力,整个欧洲都一样,一个洲它就要整整齐齐都有国王,多好,基于这个原因,他们不可能把法国逼得太狠,万一路易十八控制不住,法国再来一次革命,他老路易的脑袋掉不掉是小事,列强们的麻烦才是大事;


第二个原因就是英国。后来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说:“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的,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围绕这个政策,英国总是要“参加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大陆上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是那一个国家。”这段话被概括为一个策略,叫做大陆均势外交政策(European balance of power)。


实际上,它有很多称呼,比如有时候在英文里也被称为Concert of Europe,意思是欧洲大陆上的国家就像是音乐会上的乐符,需要平衡,而指挥家就是英国;还有光荣孤立(Splendid isolation)这种说法,孤悬海外,通过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让你们欧洲大陆打来打去,而我在旁边看戏,这种不要脸的事情,就是光荣孤立。


无论什么说法吧,本质上就是一个,那就是英国尽自己最大的可能,让欧洲内部不出现一家独大,更不能团结一致,铁板一块。咱们中国人一般管这种人叫搅屎棍,但不得不佩服地说一句,近代国际关系的走向,基本上是操纵在英国的这个均势外交政策之下的,现在是反法同盟,后面的反俄,反德,一战,二战等等,全都有这个政策的影子。


所以呢,当拿破仑下台了,英国就必然坚持不能让法国彻底完犊子,留着一个相对强大的法国,绝对是牵制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的无上利器。


吵吵闹闹之下,1814年巴黎和约最后还是签了字,大家随后就跑到伦敦进行了庆祝活动,然后又跑到维也纳去开一个全欧洲大会,你可能撇撇嘴,这不就是公费旅游嘛。我们说前面去巴黎,去伦敦也许是,但维也纳,当时还真是欧洲开大会的最好地方,为啥?因为拜那个已经死掉的神圣罗马帝国威名所赐,当时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和地区,都在维也纳设有办事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驻京办,总数大概有200来个。


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1814-1815)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四大国英、普、俄、奥想重新划分一下欧洲的势力范围,会议由奥地利的外交部长克莱门斯·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主持。


你都能想到,一开始的时候,梅特涅是把法国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的,你一个战败国,没拆分你,是英国人这个搅屎棍强行插手的,但你哪里有资格和我们平起平坐呢?


关键时刻,法国那位牛掰的外交家兼“职业叛徒”塔列朗出手了,他通过一系列娴熟的操作手法改变了这件事。


这哥们先是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这些小国结盟,搞拉帮结派的那一套,说辞很统一,俺们如果不团结,就会被大国给吞并;然后塔列朗再去和英国以及俄罗斯联系,说就凭俺现在是这些小国的盟主,你们只要支持我进入你们的小圈子,到时候我振臂一呼,你俩的利益那肯定能保障;英国本来就想挺法国,而俄罗斯心中的对手一直都是挨着他的普鲁士和奥地利,心里一盘算,觉得法国的提议相当好。就这样,在塔列朗的一顿忽悠之下,最终维也纳会议的主席团变成了英、普、俄、奥、法五国,当然,你若是问塔列朗是不是保证了那些小国的利益,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三、拿破仑重返巴黎,第七次反法同盟集结


就在大家一边喝着奥地利清煮牛肉汤,一边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会议中心,拿破仑回到了巴黎!


这一天是1815年3月20日,距离这小子被流放仅仅过去了11个月。


那么,拿破仑是如何逃离厄尔巴岛的呢?这事其实还要怪反法同盟,他们不仅给了拿破仑厄尔巴岛皇帝的称号,还给了他薪水和仆人,而厄尔巴岛上零零散散的,居民就那么几百口子,大家也没见过世面,看见拿破仑这排场,对他就很是尊重。结果在拿破仑的一顿忽悠加威逼利诱之下,全都变成了他的助力,居然弄到了七艘船只,而更要命的是,看管岛屿的联军护卫舰也擅离职守,不知道哪里嗨皮去了,有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相助,拿破仑简直可以说是不费吹灰之力,就离开了小岛,扬帆北归。


那沿路的法国人对他是啥态度呢?两个字,欢迎,非要多说俩字的话,热烈欢迎。


之所以造成这个局面,就是俗话讲的“就怕货比货”,拿破仑在的时候,法国跺一跺脚,欧洲都要颤抖几天,现在可倒好,维也纳开个会,差点就把法国拒之门外。而且在这之前,无数拿破仑占据的地盘,甚至在那之前的殖民地,都割让出去了,加上新上台的路易十八施政不得人心,减少部队粮饷等一系列措施,让士兵们也全都怀念拿破仑时代。


这里有一件小事可以说明拿破仑在法国,尤其是军队里的威望,当路易十八派去的一支军队阻拦在拿破仑之前,列队准备进攻时,他推开众人,走到了最前列,大声喊了一句,我就是拿破仑,你们谁想杀死你们的皇帝,就开枪吧。结果是,对面的士兵看见活生生的天子,就像看见神灵一样,躬下身子,高呼“皇帝万岁”,全军倒戈,然后簇拥着拿破仑向巴黎大踏步前进。


最神奇的就是巴黎媒体的反应,据事后一个叫做《黄矮星》(法语:Le Nain Jaune)的巴黎媒体总结,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离之后,巴黎媒体的报道大标题按着时间顺序分别是,“来自科西嘉岛的怪物逃离了厄尔巴岛”,“叛国贼和600人在戛纳登陆”,“波拿巴将军占领了格勒诺布尔”,“拿破仑进入里昂”,最后是“皇帝陛下收到枫丹白露的邀请,预计于3月30日抵达杜伊勒里宫”,这里的杜伊勒里宫(法语:Palais des Tuileries)是拿破仑称帝的时候,指定的法国皇宫,路易十八上台之后,也住在这里。

当然,在巴黎媒体完成从“科西嘉岛怪物”到“尊贵的皇帝陛下”称呼转变之前,路易十八早已逃之夭夭,别的不行,论起逃跑,谁也没他内行,此人对这事儿相当有经验,想当年他哥路易十六被抓之时,这小子也是一个转身就消失了。


当参加维也纳会议的列强知道拿破仑回到巴黎之后,他们的反应当然也只有四个字:必须拍死。于是,第七次反法同盟成立,这次同盟规定英、俄、普、奥四大国每个国家出15万士兵,围攻法国,务必彻底毁灭拿破仑。


这里插一句,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这时候已经变成了一个精神病,他得病的原因当时没有医生知道,但现代医学表明,此人头发里的砒霜含量特别地高,很有可能,这让他得了一种罕见的叫做紫质症的血液病,从而精神失常。不过和武大郎不一样的是,他体内的砒霜应该不是来自那个和他生了15个孩子的媳妇儿,而是某种化妆品带来的,具体是啥,咱不知道。


所以,第七次反法同盟签订的时候,英国实际的领导人是乔治三世的儿子乔治四世,他被称为摄政王。


不过呢,这位摄政王最喜欢的是艺术品,是潮流和品味,是奢靡的生活,而不是什么政治事务以及欧洲大陆局势这些很无聊的东西。这样一来,权力就转移到了英国议会里面占据多数的托利党,他们当时才是真正的英国执政者,而托利党的一个最重要的政策就是我们前面说的大陆均势政策,也就是俺们英国要搅合你们欧洲大陆国家互相斗,但我们自己尽量不下场。


于是,虽然第七次反法同盟说每个国家要出15万的军队,英国的反应却是,除了威灵顿公爵率领的英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联军,多余的,俺们一个兵都不出,但是拿钱,一名士兵20英镑,一名骑兵30英镑,你们接受不?其他三个国家考虑了一下,觉得可以,就另外拟定了一个协议,接受了英国的要求,当然,这时候还没人知道,干死拿破仑,威灵顿公爵最好使。


巴黎皇宫里的拿破仑当然是不想打仗的,路易十八这小子一转身跑了,一共给他留下的军队只有5万多人,其中4万人还是预备役,对方一个国家就15万人,这仗怎么打?可是自他从厄尔巴岛逃出来的那一天,他就知道,这仗是避免不了的,所以他也一直在准备,幸运的是,在巴黎条约签署之后,很多法国的战俘被反法同盟释放了,这些人回到家乡,正在无所事事,一听皇帝陛下有召唤,就赶了过来,这样到五月底的时候,拿破仑能用的军队有了将近20万人。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拿破仑率领大军直接扑向了巴黎东北方向的布鲁塞尔,这里驻扎着两支部队,一个是布吕歇尔亲王指挥的普鲁士军队,另一个就是英国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联军。拿破仑的策略很简单,他要把防御战变成进攻战,趁着反法同盟还没形成真正的包围圈,以最快的速度吃掉这两支军队,既可以震慑对方,又可以牢牢把握住主动权。


那么,拿破仑想得这么美,他成功了吗?滑铁卢又是咋回事?这些,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历史的尘烟

    主播在前面说没有证据证明路易十七受过虐待,本集却说他是被虐待致死的,真相到底如何?

    枫落白衣 回复 @历史的尘烟: 前面说的是他妈妈被指责的“虐待他”以及和他那个啥的罪名,现在说的是他妈妈死后的遭遇

  • 枫落白衣

    【小助手】 欢迎加入枫落白衣福利群: 为答谢老铁们对节目的支持喜爱,枫落白衣老师想给大家开系列福利小灶,首次主题是:中华帝国制度随便聊,预计一个半小时,约在草长莺飞暮春三月的某个周末,大家先加小助手微信:ximajun2018,备注“史话”入群,了解详情,到时可获赠部分讲课资料,并和枫落白衣及众多听友同群吹水。

  • Lynda37

    我來了我來了 搬来我了的小板凳

  • 金钰珏

    越来越过瘾

  • hajamata

    拿破仑,堪称整个人类历史的传奇人物!

  • 涓涓细流cpj

    枫落白衣老师的节目《中国史话》结集出版了!新书将在2024年3月份与大家见面,为答谢听友,首期将推出部分精装签名版,并赠送价值149元的音频节目,请加微信ximajun2018,备注史话,进入枫落白衣历史群了解详情。白衣老师也在群里哦。

  • 1x903360m7784

    哪位看了电影拿破仑?我还没看 据说不好

    三丫家的丫 回复 @1x903360m7784: 我看了,不咋滴

  • 哪吒11

    欧洲史话什么时候结集呀,中国史话已买。

  • 亚历山大_餅

    欧洲几大国真是有种兄弟的感觉,打归打,闹归闹,之后还是兄弟

  • 三丫家的丫

    新书就要出版了,千呼万唤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