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脑梗、肺栓塞……这些疾病背后都藏着共同的凶手——血栓,它就像路障一样阻塞血液顺畅流通,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还有一些体质天生容易招惹血栓,医学上称之为“易栓症”。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指出哪些人是“易栓体质”,并教你通过几种迹象提前排查致命血栓。
受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副主任医师 王欣
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剑
美国血液学会:6类人是“易栓体质”
近日,美国血液学会发布指南提醒,6类人要特别重视排查。
“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患者体内形成血栓的风险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理状态,与遗传因素、环境触发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
简而言之,就是人体内促进血栓形成的机制亢进,抑制血栓形成的能力不足,造成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随着血流堵塞重要血管,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脑内静脉血栓形成、肝门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等,部分情况下还会引起动脉血栓,从而引发心梗和中风。
6类人尤其要注意排查“易栓症”:
1.与妊娠、产后或口服避孕药相关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
2.与激素相关,或手术无关的暂时性风险静脉血栓栓塞患者;
3.存在脑部或内脏静脉血栓栓塞的患者;
4.有抗凝血酶、蛋白C或蛋白S缺陷家族史的人;
5.有高危血栓形成倾向家族史的孕妇;
6.有血栓形成低等或中等风险,且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癌症患者。
以上人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比如:
口服避孕药的女性,雌孕激素会促进肝脏分泌凝血因子;
妊娠后的女性,下肢静脉回流容易出现障碍,导致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增强;
恶性肿瘤会压迫患者静脉,并释放促进凝血的物质。
易栓体质怎么预防血栓?
如果初步判断自己是易栓体质,最好及时就医评估风险,遵医嘱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
基础预防措施
包括戒烟戒酒,控制血糖和血脂,多饮水,卧床时抬高双下肢高于心脏水平20~30厘米,勤翻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
机械预防措施
包括利用足底静脉泵、穿着抗血栓压力袜等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常用抗凝药有艾多沙班、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肝素、华法林等,应结合患者易栓症病因、年龄、性别、合并症等,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目前,遗传性易栓症检测包括蛋白活性和高通量基因测序检测。血液体液常规项目、凝血指标、免疫指标,也是重要筛查项目。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多普勒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静脉造影和磁共振成像、磁共振静脉造影,有助观察血管内是否有血栓形成。
除进行筛查外,患者出现以下表现也应及时就医检查。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为下肢不对称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疼痛性质多为钝痛和胀痛。
肺栓塞表现为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并伴有气促、心悸、晕厥等,严重时可发生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
颅内静脉血栓形成,根据栓塞处的大脑功能区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常有头痛、视力障碍、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表现。
门静脉血栓与消化系统血液回流有关,临床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等。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表现为持续数小时至数周与腹部体征不相称的脐周绞痛,呈持续性钝痛,可伴有阵发性加重、恶心和呕吐等表现。
7种迹象排查致命血栓
当身体出现7个迹象时,说明血栓具有“致命性”,一定要尽早就医治疗。
严重头痛
当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时,应警惕脑静脉血栓的可能。脑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新发的神经系统症状
若突然出现新发的神经系统症状,应首先考虑脑动脉血栓的可能。患者可根据BEFAST原则来评估:
B: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行走或站立不稳;
E:视物不清或看东西重影;
F:一侧口角歪斜、流口水;
A:双上肢平举,单侧无力;
S:吐字不清、表达困难;
T:迅速拨打120,前往有卒中救治能力、离患者最近的医院,尽快接受治疗。
严重腹痛
当出现严重腹痛,且服药无法缓解时,应警惕肠系膜动脉血栓的可能。
肠系膜动脉是肠道的供血动脉,一旦里面出现血栓,可引起肠道缺血和严重腹痛,甚至危及生命。
腿肿
下肢有血栓,会堵塞静脉血液流通,引起腿部肿胀。若血栓从腿部静脉脱落,会顺着血液流到肺内,导致肺栓塞。
有久坐、长期卧床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注意。
皮肤瘀点
皮肤上有瘀点,可能是皮肤微血栓的表现,多见于脂肪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疾病。
皮肤瘀点多呈红色、棕色或紫色,可以一簇簇出现,也可以单个出现,但表面光滑,按下时不变色。
胸闷、胸痛
当出现胸闷、胸痛,特别是活动后加重时,最应警惕急性心梗,须立即拨打120,等待救援。
呼吸急促
肺动脉出现血栓,会减慢肺内血液的流通,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