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发现肠息肉就要切除?这3种息肉易癌变

为什么一发现肠息肉就要切除?这3种息肉易癌变

00:00
04:56

现代医学中,人体黏膜表面的赘生物称为“息肉”。大肠息肉,又称结直肠息肉,是常见的肠道良性病变之一。据统计,约90%的大肠癌由肠息肉恶变而来。

什么样的肠息肉容易癌变?检查出肠息肉就要切除吗?《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答。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陈伟庆

陕西省肿瘤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吴 凯

肠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肠息肉的大小、形态不一。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厘米;数量上可从一个至数个不等,甚至整条肠子都是。若某一部位有两个以上的息肉,就是“多发性息肉”。

近日,消化病学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刊登的一篇综述指出,结直肠息肉分为腺瘤性、炎性、增生性和错构瘤型息肉,而腺瘤性息肉通常被认为是结直肠癌的癌前病变,几乎所有的结直肠癌都起源于腺瘤性息肉。

临床发现,近九成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会经过“正常黏膜—炎性细胞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的转变过程。肠道黏膜受到炎症刺激会出现损伤,如果未及时治疗,就会形成肠息肉。

综述提到,部分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以及环境暴露因素可导致结直肠癌的发生。

综述强调,吸烟与结直肠息肉风险尤为密切相关。

什么样的肠息肉会恶变

从息肉到进展期结直肠癌,时间跨度可达5~10年。

肠息肉初期没有明显症状,只能通过体检筛查发现。发现息肉后,医生会根据其大小、形态、病理结果类型来决定治疗方式。

一般来说,带蒂、直径小于2厘米、表面光滑、活动度好的息肉是良性的;

黏膜下扁平、直径大于2厘米、表面有出血或溃疡的,往往提示息肉恶变。

1

从息肉大小看

一项纳入55万多个息肉的研究显示,长径在1~5毫米、6~9 毫米、10毫米及以上的息肉,病理性质为进展期腺瘤性息肉的比例分别是0.6%、2.1%、13.4%,而腺瘤性息肉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癌前病变。

因此,《中国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内镜诊治共识》建议:

长径大于等于5毫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

小于等于5毫米的非腺瘤性息肉,进展为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极低,特别是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的多发性息肉,若活检证实为非腺瘤性息肉,则无须切除;

对于凹陷、扁平、锯齿状或有绒毛成分的息肉,即使小于等于5毫米,也建议切除。

2

从镜下形态看

边缘平坦、光滑、圆润的息肉,通常是良性,若小于等于5毫米,可以随访观察。

如果外观粗糙,有凹陷、扁平、溃疡、出血或坏死、星芒状开口,恶性病变的可能性很大,一定要切除。

3

从病理类型看

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为非肿瘤性息肉,良性居多,其中增生性息肉最不容易恶化。

腺瘤性息肉、锯齿状病变、遗传性肠息肉综合征均为肿瘤性息肉,恶性居多。

尽管只有约5%的腺瘤性息肉会恶变成癌,但85%~90%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成。因此,腺瘤性息肉不论大小都建议切除。

发现肠息肉最好切除

目前,我国医生更倾向于切除肠息肉。2020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各项肿瘤中排名第二位,死亡率排名第三位,且由于结直肠癌筛查比例较低,发现时多为中晚期。

瑞典科学家去年曾在《柳叶刀-胃肠病学与肝脏病学》杂志发表一份涉及十余万病例的大规模研究,提出所有息肉都有癌变的可能。

医生建议,普通人群应从50岁开始,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患有溃疡性结肠炎、林奇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或既往发现有结直肠腺瘤的高危人群,从40岁起就要开始筛查;

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人群筛查的时间要提前,如果父辈曾发现结直肠癌,子辈要提前10年做肠镜随访,发现息肉必须切除。

肠镜检查后,如果发现有肠息肉,检查频率要更密集,之后3年每年都需要做肠镜检查,根据息肉生长情况确定下一次检查频率。

切除息肉不等于“一劳永逸”,需要定期复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