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阿宝身世背后,谍都的权力暗战格局 | 沙青青讲《孤岛岁月》| 繁花

《繁花》阿宝身世背后,谍都的权力暗战格局 | 沙青青讲《孤岛岁月》| 繁花

00:00
10:54

       喜马拉雅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沙青青,欢迎回到上海往事。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就一直是各种各样社会运动,政治势力的活动中心,以至于从上海辐射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各种力量的犬牙交错,互相重叠。到了20世纪30年代之后,这里更加是全世界范围内情报战的重要战场。国民党、共产党、租界、日本人、傀儡势力、黑社会,还有我们前面提到的共产国际、苏联以及各种各样的左翼势力都会在上海云集和活动。上海也成为了各种政治势力彼此联合较量,交换情报的场所。所谓的双面间谍,三面间谍,各种各样的斗志、暗算、收买都在上海租界内外上演。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当时的上海这样一种孤岛岁月之下,曾经有过一段非常有意思的世界秘密战,我们还是会拉回金宇澄老师在《繁花》当中,其实在点滴之中,也会对当时的背景有所描写。著名的主人公阿宝,金宇澄曾经描述过阿宝的爸爸曾经这样写道,阿宝的爸爸身份到底是赤俄呢?白俄呢?还是苏格兰的侵略分子呢?他常驻法国又是德国间谍,混到了上海,又做了日本间谍,这样一种非常复杂的身份,在《繁花》中描述了他复杂的身份背景,但似乎能充分说明当时上海的复杂性,以及在孤岛时期上海谍战游戏一种让人眼花缭乱的背景和氛围。


       孤岛时期的上海,虽然表面呈现出畸形的繁荣状态,但背后暗藏杀机。一方面是重庆政府与中共之间的明争暗斗,另外是重庆方面与汪伪之间的斗争,与日本人的斗争,实际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与日本各种各样的人物喷薄而出的时代,其中有间谍,也有汉奸,身份混杂,一时也很难分清。魏斐德在他的《孤岛岁月》一书中认为,国民政府当时的特务组织与汪伪的特务组织围绕银行,报纸,法庭等各种控制权,展开的角逐成为了最混乱的斗争底色。一方面蒋介石的支持者从1937年以后南京撤到了武汉,从武汉又退到了重庆,以此为大本营,直到战争结束。另外一方面,以汪伪为代表,与日本合作的汉奸想要结束战争,想要破坏国共统一战线。日本方面,希望从中国找到政治代理人,签订“和平协议”,从中国战场尽快脱身,摆脱战争泥藻。


       孤岛时期,笼罩在纷繁复杂的政治背景,魏斐德的研究为我们勾勒出了当时的政治版图,明确指出当时日本人的企图,汪伪势力的野心,着重叙述当时的国民政府采取的不择手段的方式来推行政治主张。


        2007年,著名导演李安的电影《色戒》在威尼斯电影节大获成功捧了大奖,这是根据张爱玲的同名小说改编的,而这部小说也是根据当时轰动的郑苹如暗杀事件为蓝本写作的。孤岛时期,郑苹如暗杀丁默村,为之写下记录,产生的文艺作品也很多,不止限于这本小说。“郑苹如暗杀事件”引发了从中国到世界很多人的讨论,作家,影视家,漫画家都以这个事件为蓝本,进行了创作。比如1990年,日本作家平野淳创作《上海巴比伦》;漫画家村上纪香的《龙》也把郑苹如事件当作重要情节予以描写;著名历史作家高阳《粉墨春秋》也将郑苹如事件记录在案,与郑苹如接触过的也留下一些作品。“郑苹如事件”也标志着当时孤岛内外,纷繁复杂的暗战到了什么样的规模,引发了如此巨大的轰动。


       实际上,郑苹如除了有行刺丁默村这样的重大的事件之外,在上海这样特殊的政治环境下,也有其他政治活动的努力。1939年,近卫文麿(mo三声)第一次倒台之后,他的儿子近卫文隆曾在上海游历,郑苹如就用各种渠道接近过他,想从政要的儿子身上打开缺口,试图绑架过近卫文隆,可惜整个计划没有落实,这一系列的事件背后,孤岛时期,上海作为国际谍都有独特的环境,给这样的政治工作者提供一个舞台。


(图为近卫文麿)

       实际上,有类似看法的人,其实古往今来一直都有。我可以再举个例子,当时苏联远东通讯社驻北京分社的社长,他名字叫霍多罗夫,曾经如此评价过上海,他说,上海是全世界最能藏污纳垢的地方,是骗子出没的城市。在华界、苏界分治,华洋各色人等混杂的情况之下,也使上海成为了一个遍布各种各样权力真空地带,我们称之为魔都,或者称之为“间谍之都”。所以说这可能是孤岛时期上海的一种比较显著的特征和一个最值得描写的特色,我们可以重新来审视一下孤岛时期上海非常奇怪的权力格局。


       我们发现任何一段描述当时上海谍战岁月的著作,都会是吸引人的,包括《孤岛岁月》这样一本书。魏斐德通过自己非常详细的笔触描写,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孤岛时期的上海这样一个众生乱象。实际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租界还存在的时段,当时的上海处于一个各种各样的外侨社群,通过各自的方式来互相彼此的联系。大部分来自于英国、德国、苏联、日本的情报机构也在租界内外混迹。通过包打听的方式,以及上海当地的各种黑恶势力,或者是黑社会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一些情报机构搜罗跟上海,中国、远东有关的一切的信息。


       我们反过来看,佐尔格以及苏联当时的一些情报机构,他们之所以能够在上海如此的活跃,也跟上海自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大量的俄国人社群存在有关系。这些组织就是经常与上海的俄国社群保持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在抗战爆发之后,苏联方面,除了跟中共的各级组织建立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之外,也跟当时的国民党军队系统进行了一些全方位的秘密合作。这是在抗战全面爆发之后,抗战初期,实际上面当时的苏联是成为了唯一一个给中国抗战实际支持的大国。除了军事援助之外,双方在情报和方面也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合作。


       在19385月份的时候,苏联方面跟南京政府正式签订了中苏情报合作的相关协定。通过技术输出的方式,为中国方面提供各种各样的一些情报的技术的支持。在1938年年底的时候,当时苏联在上海地区的一些情报机构已经截获了几十份日本重要的军政文件。其中也不乏与苏联和远东地区相关的一些重要的情报政策文件。


       其中也把一些相关情报传递给了中国方面,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相关的一些贡献。所以说在当时的背景和情境之下,上海能成为一个东亚地区的信息交换中心,提供了这样一种传统和可能。然而,随着太平洋战争全面的爆发,日本人正式进入租界。这一切所谓的情报的黄金时代也随之落幕。


      时至1942年底,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当时在上海内外活动的各式各样的海外情报机构多达15家。然而随着孤岛岁月的结束及上海被日军全面占领,这些海外情报机构所能发挥的实际作用也就变得越来越低。


       当时英国军情六处的高级官员凯斯威曾经很无奈的表示,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情报部门当时在上海已经毫无独立性可言。要建立这样一套体系,在和平时期都要花上好几年的功夫。然而,在孤岛时期落幕之后,他们只能够通过跟中国相关部门合作,才能继续工作。换句话说,就是要看蒋介石和戴笠的眼色。正因为凯斯威,当时在上海,他另外一个公开的掩护身份就是著名的怡和洋行的大班。


(图为怡和洋行


       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对于当时的英国情报部门来说,似乎也就失去了在上海活动的能力。这也是因为作为国际都市的上海已经落幕了。对于他们这些洋人来说,已经没有了活动的空间和舞台。实际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上海作为一个世界都市,它的国际秘密站的舞台和可能性就是来自于它的国际化和世界性。当孤岛岁月结束,当日本重新全面占领了上海之后,它作为一个国际谍都的舞台也就随之落幕了。


      如果我们想要了解1937~1941年前后,上海秘密战的全貌,除了去研究各个国家的情报机构的一些相关资料之外,可能更要去探究当时中国国内各方政治势力与日本与汪伪势力在这个隐蔽战线斗争的情况。那么魏斐德的这本《孤岛岁月》其中,关于上海歹土的研究便是绕不过去的一本必读书。


       所以说,孤岛时期前后,上海这个谍都中的暗战不仅在中日双方之间,同时也涉及到各种方面,有德国,英国,美国,苏联,也有中国的各种势力和日本境内的各种势力彼此犬牙交错,在上海历史的大舞台上碰撞,交易以及妥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水孩子和pan

    伍豪、潘汉年、梅机关~~

  • 谢志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