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丨理想国丨09 洞穴比喻:灵魂是如何转向的?——第六、七卷(下)

哲学丨理想国丨09 洞穴比喻:灵魂是如何转向的?——第六、七卷(下)

00:00
11:22

你好,我是周林刚,我们继续来讲柏拉图的《理想国》。

《理想国》第六卷和第七卷的内容都跟哲学王的话题有关。第六卷的重点是在理想国出现之前哲学家当王的问题。这时,哲学王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改革家。第七卷承接第六卷,重点讨论在理想国出现后,应该如何培养哲学王。这时,哲学王是个有“服务期限”的常规统治者。上一讲我们的中心是哲学王体现的一般政治原理。这一讲,我想简单介绍一下如何教育哲学王的问题,因为哲学王的教育与前面谈到的哲学家对权力最没有兴趣的话题,直接相关。然后,我们再转到著名的比喻——“洞穴比喻”,这也是这一讲的重点。

我们先看如何教育哲学王的问题。哲学教育是《理想国》中第二次集中地讨论教育话题。第一次是护卫者的教育。他们已经是被拣选出来的最优秀的人。哲学教育则针对这些优秀者中天赋最卓越的少数。他们需要学习专为他们安排的一系列“课程”,其目标是认识善的理念,可以说,就是要认识一切事物包括一切美德的本原。这种学习被称为“最大的学习”。课程内容包括了算数、几何、天文、音律,最后、也是最困难的则是“辩证法”。“辩证法”我们都很熟悉。它要求联系地而非孤立地看问题,要求看到事物是矛盾的,也就是辩证地统一的等等。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与此类似,但并非完全相同。它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它强调,最高级的认识能力,是通过理性的推理来对问题加以论证;第二个层面,它依靠一个特定的认识程序,就是对每个观点都要从反面提出论据来加以辩驳。辩证法在形式上就是指一种对话和辩驳的程序。我们熟悉的“辩证法”就是后来黑格尔在这基础上的发展,黑格尔把它发展成了“正题—反题—合题”这样一种既是思维规律又是历史发展规律的“逻辑学”。

辩证法的学习是哲学教育中最高级的阶段。苏格拉底说,它非常危险。因为它要对所有的信念、观点进行反驳。只有经过反驳还能得到维护的观点,才能称为得到论证的知识。当一个人经常遇到反驳,而无力论证自己的立场时,他原有的信念和观点就会动摇,失去力量。假如这个过程中没有真正的知识得到确立起来,那么他就会陷入一切虚无、一切皆可的状态,怀疑主义就会占据他的头脑,他的心灵就败坏了。所以,辩证法必须晚一点教。等到天资卓越者年纪较大、心智稳定和成熟时,才开始学习。我们都知道,后来苏格拉底被判死刑的罪名之一就是败坏青年。苏格拉底当然不是有意败坏青年。他像所有老师一样,是要把青年人教育得更好。但是,也像所有的老师一样,苏格拉底的有些学生反而学坏了。这的确不是老师的过错,但它是教育固有的风险。辩证法就更是如此。它本身就带有败坏青年的可能性。可以说,《理想国》很隐晦地回应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自我辩护。

虽然辩证法有这样的危险,但也只有辩证法才能让学习者真正进入理念的世界。其他几门课程都是用来帮助学习者逐渐达到这样的境界的。理念世界与我们实际生活的这个可见世界相对,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用理性才能“看见”。世上有无数种美,但只有在理念世界才有美本身。世上有无数种真实,但只有在理念世界才有真实本身。世上有无数种善,但只有理念世界才有善本身。当人们追求真、善、美的时候,他们追求五花八门的具体事物;但只有在理念世界才能得到真、善、美的原本。它们最终都统一在一个最高的本原·之中,那就是善的理念。所以,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论,只有到达理念世界,才能获得永恒的至善,最高的幸福。这就是为什么说,哲学生活是最幸福的生活的原因。哲学学习的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也就是追求幸福的道路。它促使学习者不断地走向这个只有理论沉思带能到达的境界。这个学习过程,其实也是爱的对象转换的过程。它让学习者把自己的爱从可见世界转向理念世界,就像基督教的信仰理论说的那样,要把自己世俗的热爱转向对上帝的爱。如此一来,幸福的概念就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爱不再是向下指向世俗的满足,而是向上指向超越的满足。所以,苏格拉底把这一套学习称为“灵魂转向技巧”。

说到灵魂转向,我就可以给大家介绍“洞穴比喻”了。“洞穴比喻”跟这个“灵魂转向术”异曲同工。洞穴生活和洞穴外的生活的对比,对应的就是可见世界的生活和理念世界的生活。比喻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只简单地复述一下。它说的是,有一些人从小就生活在洞穴里。他们面向洞穴的后壁,身体被绑着,不能动弹,头也不能转动。他们的身后有一道墙,墙后不远处有火光。在火光和墙之间,有路通向洞穴外边。这条路上有人来来往往,拿着各种器物,这些器物的影子就投射在洞穴的后壁。被绑着的人只能看见墙上的影子。因而这些生活在影子或幻影中的人,根本不认识事物的真实情况,他们认为自己看到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然后,设想有个人挣脱了束缚,来到了洞穴外,看见了光天化日下的真实世界,他的认识会发生什么变化。接着就可以进一步设想,他回到洞穴之后会发生什么,其他没出过洞穴的人会相信这个走出洞穴的人看见的真实世界吗?

这个洞穴比喻经常被人们从政治的角度去加以解读。这当然是不错的,这点我们稍后再细说。但首先,它是用来比喻教育过程的。整个比喻包含了两个大部分,每个部分又可以分成两小部分,一共四个小部分,我们分别来看看。第一个大部分是洞穴,象征着整个可见世界或者感官对应的世界。可见世界又分为两部分,也就是墙上的影子部分和这些影子对应着的实物两部分。第二个大部分是洞穴之外的世界,比喻的是可知世界,或者叫理知世界。理知世界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由理性理解和把握的。但在洞穴比喻中,它用洞穴外的可见的形象来代替了。这个理知世界又分为两个小部分:一部分是对可见世界中实物部分的认识,也就是去认识洞穴墙上的影子对应的实物是什么。它对准的方向是可见世界,其研究的目标是运用它的理论获得实际的运用。大体上接近于我们所说的科学技术。在洞穴外的光天化日之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实物世界,但这时的看见可能只是为了回到洞穴的昏暗世界里更有效地生活。所以,这部分整个方向是朝向洞穴内的。理知世界的第二个部分方向相反,它运用类似的理论能力,不是为了向洞穴之内,而是为了洞穴之外,是向上的,直至观看太阳自身。这时,灵魂的方向就发生了改变。他会热爱在洞穴外的生活,而不只是从洞外抓取一点有用的知识,想回到洞穴里混得更好。

这四个小部分分别对应人的四种灵魂状态,按照我们介绍的顺序依次是想象、信念、理智和理性。更具体的内容这里就不介绍了。刚才我说到,很多现代人从政治的角度来解读“洞穴比喻”,但我之所以要强调“洞穴比喻”涉及的是教育问题,理由在于:哲学教育本身就是针对具备卓越天赋的极少数人的,因此,根本不涉及对洞穴所代表的可见世界、对整个城邦的公民进行启蒙、进行解放的问题。我们不可以给柏拉图、给苏格拉底套上启蒙思想家的行头。他们立论的前提和我们现代人有一个基本的不同。我们相信人人平等,并且以这个原则为基础来理解、评判和建设我们生活的社会与政治世界。但柏拉图们的基本假设是人与人之间是存在自然的禀赋差异的,因此是一个等级秩序。哲学教育只针对这个天赋等级最高级的一小部分人。

不过,“洞穴比喻”的的确确有着政治含义。由于这个比喻出现在理想国的哲学教育部分,也就是在设想理想国已经建成之后,在这个国家当中把少数最优秀的人培养成哲学家。这些哲学家如果是真的爱智之人,那么,他们就会把洞穴外的生活看得比洞穴内的生活更幸福、更值得过。但他们是城邦培养的,因此欠了城邦的债,必须归还。于是他们就有义务回到洞穴内部,和其他人一起生活,并统治这个洞穴。这样就会发生哲学家和城邦其他公民之间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对此作了许多说明。

然而,假如我们要严肃地对待这个“洞穴比喻”的政治含义,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这个比喻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情节设定”:理想国所培养出来的哲学家有义务“回到洞穴”来生活并做一段时间的统治者。注意:他要回到洞穴生活。不是他回到洞穴之后要把洞穴埋掉、填平或打碎,也不是要把所有人一个个强扭着拖到洞穴外面去,而是他要回到洞穴里生活。这就是说,即使是理想国,也是一个洞穴,是想象和信念的世界,是一个由意见组成的世界。我们可以回想一下:理想国的底层也还是一个“猪的城邦”,那里的幸福标准始终都是金钱财富或感官欲望;护卫者阶层始终都有被向下拉扯、腐败变质的可能性,从而导致金钱财富与权力相互混同,最终只剩下一种成功、一种幸福。

可以说,政治生活的本质就带有洞穴的性质。我们作为现代人,很容易被“洞穴比喻”吸引,那是因为我们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假想出了是否对洞穴进行启蒙的难题。在柏拉图那里,不存在这种难题。毕竟,连理想国都只不过是一个洞穴。那理想国与其他城邦体制的不同究竟在哪里呢?这是苏格拉底在下一卷开始谈论的话题。我个人的意见是,理想国的意义也许在于,它向各种禀赋的人开放了各自幸福生活的可能性,尤其是向禀赋最优秀的人开放了哲学生活的道路。而哲学生活与其他生活类型之间的和谐关系,又由于哲学的可能性而得以维持。我们下一讲再继续讨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99925mnch

  • 1399925mnch

  • 1399925mnch

  • 1399925mnch

  • 1399925mnch

  • 1399925mnch